一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24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包括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经分别封装,并集成一体的混光光源;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分别设在左右列支架中,通过固晶胶和导电银胶分别固定于左右列支架的正负极功能区中,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的正负极分别与其正负极功能区连接,正负极功能区的电路通过左右列支架的PPA绝缘层隔开;正负极功能区同时与左右列支架的正负极引脚连接,从而驱动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点亮。本光源蓝光芯片激发红色荧光粉产生650nm波峰红光和芯片波峰为730nm发出远红光,其红光和远红光的组合,对植物生长具有增益效应,可大大提升植物对光的感知度,缩短植物的光周期,促进植物的开花。

Led plant growth light source with double light gai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
本技术属于发光元件,具体应用于植物照明领域一种新型的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农业作业人口不断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等因素刺激,植物工厂数量将快速增加,进而刺激LED植物照明需求快速成长。目前,应用于植物照明的LED光源,其光谱形式比较多样,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多以蓝光芯片激发红色荧光粉,形成红蓝比例光谱,一般比例6~9:1,且红光峰值波长在640-680nm,蓝光峰值波长在445-460nm,此波段为植物最敏感的光波段,与植物光合成和形态建成的光谱范围吻合,在视觉效果上,红蓝组合的植物光源,发光呈现粉红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该LED植物光源具有双光增益效应,是蓝光芯片激发红色荧光粉,且具有红蓝光谱的荧光胶封装,与远红光芯片的透明胶封装,进行集成一体的混光封装光源。可大大提升植物对光的感知度,缩短植物的光周期,促进植物的开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包括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经分别封装,并集成一体的混光光源;所述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分别设在左右列支架中,通过胶体分别固定于左右列支架的正负极功能区中,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的正负极分别与其正负极功能区连接,正负极功能区的电路通过左右列支架的PPA绝缘层隔开;正负极功能区同时与左右列支架的正负极引脚连接,从而驱动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点亮。蓝光芯片激发红色荧光粉产生650nm波峰红光和芯片波峰为730nm发出远红光,其红光和远红光的组合,对植物生长具有较大的增益效应。进一步,所述蓝光芯片通过晶固胶固定于左列支架的负极功能区,远红光芯片通过导电银胶固定于右列支架的正极功能区。进一步,所述蓝光芯片的正负电极通过第一金线分别与左列支架的正负极功能区连接。进一步,所述远红光芯片的正电极在远红光芯片底部,通过导电银胶与右列支架的正极功能区连接;远红光芯片的负电极在远红光芯片顶部,通过第二金线与右列支架的负极功能区连接。进一步,在左列支架的碗杯区域,表面封装荧光胶,为透明硅胶与660nm红色荧光粉混合并经高温固化形成覆盖层。进一步,在右列支架碗杯区域,表面封装透明胶,为透明硅胶并经高温固化形成覆盖层。本技术的特点在于:本技术LED植物光源是基于红蓝比例光谱的基础上,增加了远红光FR(730nm),即远红光FR(730nm)(远红光芯片)与红光R(650nm)(蓝光芯片激发红色荧光粉产生)的两次封装的集成一体双光参与组合混光光源。远红光FR与红光R(650nm)的比例,可诱发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光敏色素以两种较稳定的状态存在:红光吸收型(Pr,lmax=650nm)和远红光吸收型(Pfr,lmax=730nm),两种光吸收型在红光和远红光照射下可以相互逆转,光敏色素(Pr,Pfr)对植物形态的作用包括种子萌发、去黄化作用、茎的伸长、叶的扩展、避荫作用以及开花诱导等,具有较大的增益效应,可大大提升植物对光的感知度,缩短植物的光周期,促进植物的开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远红光FR光谱图和红蓝比例光谱的双光增益效应的植物光源光谱。图中,11、蓝光芯片;12、固晶胶;13、第一金线;14/15、左列支架的正负极功能区;16/17、左列支架的正负极引脚;18为左列支架的PPA绝缘层;19、荧光胶;21、远红光芯片;22、导电银胶;23、第二金线;24/25、右列支架碗杯的正负极功能区;26/27、右列支架的正负极引脚;28、右列支架的PPA绝缘层;29、透明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包括集成蓝光芯片11和远红光芯片22经分别封装,并集成一体的混光光源。其中:蓝光芯片的透明胶封装:包括左列支架、蓝光芯片11、固晶胶12、第一金线13和荧光胶19,蓝光芯片11通过固晶胶12固定于左列支架碗杯的负极功能区15,蓝光芯片11的正负电极通过第一金线13与正极功能区14和负极功能区15连接;正负极功能区的电路通过左列支架的PPA绝缘层18隔开,不相通;正极功能区14和负极功能区15同时与左列支架的正极引脚16和负极引脚17连接,从而驱动蓝光芯片11点亮。进一步,在左列支架碗杯区域,表面覆盖荧光胶19为透明硅胶与红色荧光粉(660nm)混合胶体,混合胶体通过高温固化,保护芯片以及金线连接,蓝光芯片激发混合胶体里面的红色荧光粉,产生红(650nm)蓝比例光谱的粉紫光。其中,远红光芯片的透明胶封装:包括右列支架、远红光芯片21、导电银胶22、第二金线23和透明胶29,远红光芯片21通过导电银胶22固定于右列支架碗杯的正极功能区24,同时,其远红光芯片的正电极在远红光芯片底部,可通过导电银胶22与正极功能区24连接;远红光芯片的负电极在远红光芯片顶部,可通过第二金线23与负极功能区25连接;正负极功能区的电路通过右列支架的PPA绝缘层28隔开,不相通;正极功能区24和负极功能区25同时与右列支架的正极引脚26和负极引脚27连接,从而驱动远红光芯片R1点亮。进一步,在右列支架碗杯区域,表面覆盖透明胶29,透明胶29为透明硅胶通过高温固化,保护芯片以及金线连接,远红光的芯片发光,产生单色光谱的远红光FR(730nm)。本技术蓝光芯片激发红色荧光粉,且具有红蓝比例光谱的荧光胶封装,与远红光芯片的透明胶封装,进行集成一体的混光封装光源。这种两次封装集成一体的混光封装光源,具有远红光FR(730nm)与红光R(650nm)的双光谱,可较大发挥增益效应,提升植物对光的感知度,缩短植物的光周期,促进植物的开花。这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光源,其光谱由红蓝光谱与远红光FR(730nm)光谱混光而成,如图2所示。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经分别封装,并集成一体的混光光源;/n所述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分别设在左右列支架中,通过胶体分别固定于左右列支架的正负极功能区中,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的正负极分别与其正负极功能区连接,正负极功能区的电路通过左右列支架的PPA绝缘层隔开;正负极功能区同时与左右列支架的正负极引脚连接,从而驱动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点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经分别封装,并集成一体的混光光源;
所述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分别设在左右列支架中,通过胶体分别固定于左右列支架的正负极功能区中,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的正负极分别与其正负极功能区连接,正负极功能区的电路通过左右列支架的PPA绝缘层隔开;正负极功能区同时与左右列支架的正负极引脚连接,从而驱动蓝光芯片和远红光芯片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的LED植物生长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芯片通过晶固胶固定于左列支架的负极功能区,远红光芯片通过导电银胶固定于右列支架的正极功能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光增益效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强辉高璇梁田静孙峰强王继弘赵新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