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琮仁专利>正文

两用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2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用椅综合了普通靠背椅和跪坐椅(平衡椅)的功能,能当普通的靠背椅使用,也能将靠背下降,并固定在适当位置。充当膝垫。作为平衡椅使用,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用椅,它即能当普通靠背椅,又能当跪坐椅(平衡椅)使用。其功能间的变换过程十分简便,制造成本与普通靠背椅近似。近年来,国外设计界根据人们长时间地坐靠背椅容易疲劳的情况,设计出一种椅(称平衡椅)。它使使用者的身体重量分别落在膝部和臀部。形成三点支撑,这使身体各部受力更加合理,不易疲劳。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往往也需要采用普通靠背的坐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即能当普通靠背椅,又能当平衡椅的两用椅方案。本技术所提及的椅子包括椅背、坐面、椅腿架和将这三者联系起来的“L”形支架。坐面及椅背形状与普通椅近似。“L”形支架上有定位用的孔。支架的一端,有一活动轴与坐面或腿架连接,另一端与椅背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当需要普通靠背坐姿的使用状态时,将椅背固定在比坐面高的位置。当需要跪坐姿的使用状态时,将椅背下降到比坐面更低的位置,并将其固定。这样椅背就变为膝部重量的承托面(以下简称膝垫)。这实际上就成为平衡椅,支架与腿架之间位置关系的固定,可以用两个套在腿架上的圆环挂勾,其中的一个勾入支架上的孔中即可,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解决。本技术由于直接将椅背变为膝垫,所以,不增加重量,操作简单,也不影响美观,并达到了一物两用的目的。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如图1的实施例当跪坐姿使用时的侧视图。图4是图1的实施例跪坐姿使用示意图。参照图1、图2,支架和腿的形式可以有多种状态,只要便于使用均可,附图中仅举图1、图2两个例子。参照图3,坐面(6)底部有一转动支点(3),支架(2)有一转动轴(4),当膝垫(椅背)上升或下降时,支架(2)的一端与坐面底部接触的点(10)位置会变化,使这点与转动支点(3)。活动轴(4)之间形成的三角形角度变化,从而使坐面的倾斜度变化。参照图3,以支架(2)为滑轨,膝垫(1)与支架(2)之间是用活动结合的,可前后滑动,以便根据各人腿之长短选择最佳距离而后再固定。参照图3,当支架(2)绕轴(4)下降到适当位置时可转动套在腿架上的圆环挂勾(5),勾入支架(2)上预留的孔中,以固定支架与椅腿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参照图1,当支架(2)升起时,可转动圆环挂勾(8),勾入支架(2)上的孔(7)中,支架与腿架之间的固定也可随着腿架形式的变化采用其它的形式来解决。如图2的拉杆(9)就是一例。权利要求1.可当普通靠背椅。又可当跪式平衡椅的两用椅。这种椅有坐面、膝垫(椅背)、腿架和“L”形支架。它的一端有活动轴(4)与坐面或腿架连接。另一端用来固定膝垫(椅背)。其特征在于支架(2)可绕轴(4)转动。并有一个紧固装置。使膝垫(椅背)(1)不但能在比坐面高的位置上固定。也可以在比坐面低的位置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椅,其特征是膝垫(1)与支架(2)之间用活动结合,可前后滑动,并有紧固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椅,其特征是支架(2)的一端有与坐面底部的触点(10),这点与转动支点(3)、活动轴(4)之间形成的三角形,角度可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椅,其特征是支架(2)上有孔,圆环挂勾(5)、(8)套在腿架上,并可勾入支架(2)上的孔中。专利摘要一种两用椅综合了普通靠背椅和跪坐椅(平衡椅)的功能,能当普通的靠背椅使用,也能将靠背下降,并固定在适当位置。充当膝垫。作为平衡椅使用,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文档编号A47C1/031GK2041119SQ8820502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琮仁 申请人:刘琮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当普通靠背椅。又可当跪式平衡椅的两用椅。这种椅有坐面、膝垫(椅背)、腿架和“L”形支架。它的一端有活动轴(4)与坐面或腿架连接。另一端用来固定膝垫(椅背)。其特征在于支架(2)可绕轴(4)转动。并有一个紧固装置。使膝垫(椅背)(1)不但能在比坐面高的位置上固定。也可以在比坐面低的位置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琮仁刘琦
申请(专利权)人:刘琮仁刘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