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排乘员保护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属于汽车安全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后排乘员保护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受被动安全技术发展以及现行法规的引导,汽车制造企业在车辆设计过程中主要侧重对前排乘员的保护,然而依照实际调查,现在家庭用车后排座椅的乘坐率很高,因此对汽车后排乘员的安全防护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现在国内在汽车使用时后排乘员不系安全带的情况经常发生,现在国内法规开始鼓励后排乘员系安全带,在实际使用时还是有很多乘员在后排乘坐时不系安全带,这时发生侧面碰撞时乘员的姿态可能不够稳定,躯干不受约束,可能会击穿气帘,与车辆的C柱护板接触,使C柱护板变形与车辆侧围结构发生硬接触,乘员会受到非常大的伤害。国内针对后排的乘员保护要求覆盖范围相对较小,没有涵盖儿童的防护;当后排乘坐儿童或者身材矮小的乘员时,发生侧碰时后排乘员可能在侧面气帘的保护范围外,乘员可能会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排乘员保护装置及车辆,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后,通过吸能层受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排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辆C柱护板与车辆侧围之间的X向保护吸能层、Y向保护吸能层和Z向保护吸能层;/n所述X向保护吸能层用于在所述车辆后排乘员发生X方向上的撞击时对其起到保护作用;/n所述Y向保护吸能层用于在所述车辆后排乘员发生Y方向上的撞击时对其起到保护作用;/n所述Z向保护吸能层用于在所述车辆后排乘员发生Z方向上的撞击时对其起到保护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排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辆C柱护板与车辆侧围之间的X向保护吸能层、Y向保护吸能层和Z向保护吸能层;
所述X向保护吸能层用于在所述车辆后排乘员发生X方向上的撞击时对其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Y向保护吸能层用于在所述车辆后排乘员发生Y方向上的撞击时对其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Z向保护吸能层用于在所述车辆后排乘员发生Z方向上的撞击时对其起到保护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排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保护吸能层设置于所述车辆C柱护板与所述车辆侧围之间对应所述车辆后排乘员头部及肩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排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保护吸能层设置于所述车辆C柱护板与所述车辆侧围之间对应车辆后排座椅前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