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15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底座,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板的左侧表面设置有齿块,且活动板的左侧设置有齿轮,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排气管的内侧设置有扇叶,且扇叶的左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充电桩本体外侧设置有外导流管,且外导流管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鳍。该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可以有效的提高充电桩的散热效果,且可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并且可以对充电头和充电线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A charging post with convenient heat dissipation at charging pl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电动汽车也在不断发展,电动汽车需要到设定的充电处通过充电桩对汽车进行充电,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1、由于充电桩在对汽车进行充电时,充电桩内部的充电结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大多散热性能较差,且散热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对充电桩进行散热,从而影响充电桩的正常工作;2、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的充电头和充电线大多放置在充电桩的外侧,使得充电头和充电线会被雨水淋湿,容易造成充电头和充电线的损坏,导致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充电桩散热性能不理想和充电头易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底座,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底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头(3),并且充电头(3)的下方设置有绕线柱(4),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5),且滑动槽(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左侧表面设置有齿块(7),且活动板(6)的左侧设置有齿轮(8),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9),且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排气管(10),所述排气管(10)的内侧设置有扇叶(11),且扇叶(11)的左侧设置有防尘网(12),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导热片(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底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头(3),并且充电头(3)的下方设置有绕线柱(4),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5),且滑动槽(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左侧表面设置有齿块(7),且活动板(6)的左侧设置有齿轮(8),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9),且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排气管(10),所述排气管(10)的内侧设置有扇叶(11),且扇叶(11)的左侧设置有防尘网(12),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导热片(13),且导热片(13)的外侧设置有内导流管(14),所述底座(15)的内部设置有水箱(16),且水箱(16)的上方设置有集水口(17),并且集水口(17)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18),所述充电桩本体(1)外侧设置有外导流管(19),且外导流管(19)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鳍(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权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金冠公交充电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