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滑移门内开把手方向片卡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122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把手方向片卡接结构,包括手柄(1)、底座(2),第一方向片(3)和第二方向片(4);手柄包括把手部(11)和第三转轴部(12),第三转轴部上设置第一推杆(13)和第二推杆(14);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孔位(21)、第二孔位(23)、第一卡接位(22)和第二卡接位(24);第一、第二卡接位分别卡接第一、第二方向片;第一方向片包括第一推臂(31)、第一转轴部(32)和第一连接臂(33);第二方向片与第一方向片结构相同,第一推臂和第二推臂设置在第三转轴部两侧,第一、第二转轴部为圆台状实心体且在上底面径向开设切口(32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满足装配便捷性的要求,又提高了内开把手总成的耐久性能。

Clamping structure of direction piece of inner handle of automobile slid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滑移门内开把手方向片卡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滑移门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把手方向片卡接结构。
技术介绍
商务车,例如宽体轻客车,一般会配置滑移门,滑移门锁一般包括主锁、限位锁以及相关传动机构来实现滑移门的正常开启、限位和关闭,而且滑移门的内开把手必须同时具备解主锁和限位锁的功能。通常在内开把手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方向片分别连接有拉线,一个拉线连接主锁,另一个拉线连接限位锁,通过内开把手的手柄在不同方向的转动来带动相应的方向片转动,从而进一步实现主锁或限位锁的解锁。参见图1,内开把手方向片卡接结构,包括手柄1、底座2,第一方向片3和第二方向片4;参见图2,手柄1包括把手部11和第三转轴部12,第三转轴部12的轴方向设置在Z方向,第三转轴部设12有轴销15,手柄1通过轴销15与底座2铰接,在第三转轴部12上平行设置第一推杆13和第二推杆14,把手部11围绕第三转轴部12转动并带动第一推杆13和第二推杆14同步转动。手柄1(除轴销15)、底座2、第一方向片3和第二方向片4一般均为PA6+GF30材质制成,轴销15一般为金属材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把手方向片卡接结构,包括手柄(1)、底座(2),第一方向片(3)和第二方向片(4);/n所述手柄(1)包括把手部(11)和第三转轴部(12),第三转轴部(12)的轴设置在Z方向,第三转轴部(12)设有轴销(15),手柄(1)通过轴销(15)与底座(2)铰接,在第三转轴部(12)上平行设置第一推杆(13)和第二推杆(14);底座(2)上在Z方向设置有第一孔位(21)和第二孔位(23);/n第一孔位(21)一侧设置第一卡接位(22),第一卡接位(22)上卡接第一方向片(3);第一方向片(3)包括第一推臂(31)、第一转轴部(32)和第一连接臂(33),第一转轴部(32)的轴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滑移门内开把手方向片卡接结构,包括手柄(1)、底座(2),第一方向片(3)和第二方向片(4);
所述手柄(1)包括把手部(11)和第三转轴部(12),第三转轴部(12)的轴设置在Z方向,第三转轴部(12)设有轴销(15),手柄(1)通过轴销(15)与底座(2)铰接,在第三转轴部(12)上平行设置第一推杆(13)和第二推杆(14);底座(2)上在Z方向设置有第一孔位(21)和第二孔位(23);
第一孔位(21)一侧设置第一卡接位(22),第一卡接位(22)上卡接第一方向片(3);第一方向片(3)包括第一推臂(31)、第一转轴部(32)和第一连接臂(33),第一转轴部(32)的轴向为Y方向,第一推臂(31)和第一连接臂(33)连接在第一转轴部(32)且呈夹角并围绕第一转轴部(32)同步转动;第二孔位(23)一侧设置第二卡接位(24),第二卡接位(24)上卡接第二方向片(4);第二方向片(4)包括第二推臂(41)、第二转轴部(42)和第二连接臂(43),第二方向片(4)的结构和轴向与第一方向片(3)相同,第一推臂(31)和第二推臂(41)设置在第三转轴部(12)的两侧,第一推臂(31)与第一推杆(13)接触,第二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莲陈亚洲夏平云栾佳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