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Y方向可调节的隐形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4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Y方向可调节的隐形把手,涉及隐形把手调节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固定安装于外壳内部的靠近一侧位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螺母,且第三螺母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螺栓,所述支架的前段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母,且第二螺母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母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母,固定安装于第一螺母内部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三螺母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螺母,且第四螺母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螺栓,所述外壳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拉动机构,可以实现隐形把手在Y方向的移动,通过拉动辅拉板能够将在Y向移动较深的隐形把手拉出来。

An invisible handle with adjustable Y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Y方向可调节的隐形把手
本技术涉及隐形把手调节
,具体为一种Y方向可调节的隐形把手。
技术介绍
在车身坐标系中,X为汽车的长度方向,Y为宽度方向,Z为高度方向,一般的汽车隐形把手在安装到车门上后,无法实现Y方向的调节,如果隐形把手不能够在Y方向调整位置,则可能不容易满足主机厂的面差要求,为了使得隐形把手能够满足公差,需要考虑隐形把手Y向移动的问题,而且现有技术中若是使得隐形把手满足面差,则需要严格管控影响把手造型面位置的相关零件尺寸,成本较高。一般汽车隐形把手的把手造型面凹陷于车外门板的开孔之内,主机厂对于把手造型面相对于车外门板的面差有严格要求,公差一般是±1mm。由于隐形把手构成零件较多,车外门板和安装板又是大型冲压件,尺寸公差较大,导致隐形把手安装到车门上时,很难满足主机厂的面差要求,因此,在隐形把手装配到车门上时,隐形把手Y方向能够调整以达到面差要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隐形把手在移动时若是在Y向过于移动,则可能不方便将隐形把手取出,所以还要考虑方便拉动隐形把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Y方向可调节的隐形把手,包括外壳(1)、固定安装于外壳(1)内部的靠近一侧位置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螺母(7),且第三螺母(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螺栓(8),所述支架(2)的前段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母(6),且第二螺母(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栓(5),所述第二螺母(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母(4),固定安装于第一螺母(4)内部的第一螺栓(3),所述第三螺母(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螺母(10),且第四螺母(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螺栓(11),所述外壳(1)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拉动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Y方向可调节的隐形把手,包括外壳(1)、固定安装于外壳(1)内部的靠近一侧位置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螺母(7),且第三螺母(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螺栓(8),所述支架(2)的前段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母(6),且第二螺母(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栓(5),所述第二螺母(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母(4),固定安装于第一螺母(4)内部的第一螺栓(3),所述第三螺母(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螺母(10),且第四螺母(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螺栓(11),所述外壳(1)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拉动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Y方向可调节的隐形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拉动机构(9)包括有辅拉板(901)与放置槽(917)、固定安装于辅拉板(901)一侧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第一推杆(902)、固定安装于第一推杆(902)一端外表面的第一弹簧柱(904)、固定安装于辅拉板(901)一侧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的第二推杆(909)、固定安装于第二推杆(909)的第二弹簧柱(905)、设置于辅拉板(901)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的第一卡杆(906)与第二卡杆(908)、固定安装于第一卡杆(906)上端外表面远离辅拉板(901)一端位置的第一卡块(903)、固定安装于第二卡杆(908)上端外表面远离辅拉板(901)一端位置的第二卡块(907)、固定安装于放置槽(917)内部的第一形缝杆(910)与第二形缝杆(915)、固定安装于放置槽(917)上端外表面的抵板(91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辰
申请(专利权)人:有信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