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人血浆中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映体的浓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898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Chiral‑LC‑MS/MS),用于同时检测人血浆中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映体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采用含0.2%乙酸的乙酸铵‑乙腈为流动相;本方法检测的4对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映体及其相应的内标色谱峰峰形良好,无杂峰干扰测定,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4对PPIs对映体的定量下限均为5.00ng/mL,检测准确度在±20%之内,RSD小于20%。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血浆中的PPIs在5.00~5000ng/mL范围里内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测定人血浆中PPIs的浓度。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omeprazole, rabeprazole, lansoprazole and pantoprazole enantiomers in human plasma by LC-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人血浆中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映体的浓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人血浆中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映体的浓度。
技术介绍
质子泵抑制剂(PPIs)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酸药物。通常,PPIs被认为是安全的,然而,随着长期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出现了较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慢性肾脏疾病、心肌梗塞和中风。酸分泌的抑制效率以及药物的不良作用与血浆浓度密切相关。因此,应建立有立体选择性的高灵敏度方法,测定人血浆中四种主要的PPIs对映体的浓度。目前尚未报道同时测定人血浆中4种PPIs(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映体的手性方法。有文献报道了同时测定非生物样品中PPIs对映体的方法,分析时间为18min,PPIs的定量下限为61.0~77.0ng/mL,鉴于生物样品具有内源性干扰物质,药物浓度较低,文献报道方法不适用于血浆中PPIs对映体的检测。有一些文献报道了在人血浆中分别单独测定奥美拉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人血浆中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映体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储备液的配制:用含0.1%氨水的乙腈分别溶解4对PPIs对映体对照品,得到各对照品储备液;用含0.1%氨水的乙腈分别溶解四种内标对照品,得到各内标储备液。/nS2:工作液的配制:分别取4对PPIs对映体储备液于EP管中并加入0.1%氨水的乙腈稀释、混匀,得到系列浓度的标准曲线用混合工作液和质控用混合工作液;取四种内标储备液,用含0.1%氨水的乙腈稀释、混匀,得到浓度为20.0μg/mL的混合内标工作液;同法稀释得到浓度为50.0ng/mL的含内标的沉淀剂。/nS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人血浆中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映体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储备液的配制:用含0.1%氨水的乙腈分别溶解4对PPIs对映体对照品,得到各对照品储备液;用含0.1%氨水的乙腈分别溶解四种内标对照品,得到各内标储备液。
S2:工作液的配制:分别取4对PPIs对映体储备液于EP管中并加入0.1%氨水的乙腈稀释、混匀,得到系列浓度的标准曲线用混合工作液和质控用混合工作液;取四种内标储备液,用含0.1%氨水的乙腈稀释、混匀,得到浓度为20.0μg/mL的混合内标工作液;同法稀释得到浓度为50.0ng/mL的含内标的沉淀剂。
S3:标准曲线和质控样本的配制:取40.0μL空白血浆,分别加入2.50μL上述相应浓度的标准曲线或质控用混合工作液,得到标准曲线样本和质控样本。
S4:标准曲线和质控样本前处理:取上述标准含药血浆样本,加入含内标的沉淀剂,混合离心,取上清液转移至自动进样器样品瓶中,进行Chiral-LC-MS/MS分析;血浆样本的前处理:取血浆样本,加入含内标的沉淀剂,混合离心,取上清液转移至自动进样器样品瓶中,进行Chiral-LC-MS/MS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4对PPIs对映体对照品为左旋兰索拉唑、右旋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镁、右旋奥美拉唑钠、左旋泮托拉唑、右旋泮托拉唑、左旋雷贝拉唑钠、右旋雷贝拉唑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种内标对照品为右旋泮托拉唑-d6、奥美拉唑-d3、兰索拉唑-d4、雷贝拉唑-d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庆孙鲁宁张烨杨雨晴沈叶张宏文王敦建应玉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