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705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水泵和计量泵,所述支撑架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料箱,所述入料口的内部皆设置有电机,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的顶端皆焊接有入料管,所述支撑架底端的内壁安装有计量泵,所述支撑架顶端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用户非常准确的根据自身需要来调整配比的比例,且对两组分别进行调节,调节更加准确,且操作方便,使用简单,且通过弧形盖板避免外部杂物进入,影响配比或堵塞该装置影响正常运转,对该装置内部进行清洗,使得再次使用时内部残留的配料和残留的胶粘剂不会将管道堵塞,影响使用。

Adhesive proportioning flow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
,具体为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胶粘剂的配比混合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比例进行精确的比例调配的,不同比例或比例错误后调配出的胶粘剂可能是没有教好的粘合效果,且需要对双组分进行同时调整,现阶段的配比流量控制器只单单通过计量装置对比例进行单次控制,不够精确,且胶粘剂在管道内混合后产生粘性,若不清理会堵塞管道,影响再次使用,且配料箱内残留的料入场时间不清理,也会粘附在配料箱的内壁上,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且长时间未清理会凝固在内壁上更加难以清理。为此我们提出了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的配比流量控制器只单单通过计量装置对比例进行单次控制,不够精确,且胶粘剂在管道内混合后产生粘性,若不清理会堵塞管道,影响再次使用,且配料箱内残留的料入场时间不清理,也会粘附在配料箱的内壁上,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且长时间未清理会凝固在内壁上更加难以清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水泵和计量泵,所述支撑架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料箱,且料箱的的顶端皆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内部皆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的输出端皆延伸至入料口的内部与刷杆焊接固定,所述入料口顶端的左侧皆焊接有复位轴,所述支撑架顶端的内壁焊接有水箱,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进液管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出液管与分流管相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左右两端皆与料箱相连通,所述支撑架左右两侧的内壁皆安装有液体流量控制器,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的顶端皆焊接有入料管,且入料管穿过支撑架与料箱相连通,所述支撑架底端的内壁安装有计量泵,且计量泵的进液口与混料管相连通,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的底端皆与混料管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通,所述计量泵的出液口与出料管相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右侧穿过支撑架延伸至支撑架的外部,所述支撑架顶端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左右两侧皆与支撑杆的一端焊接固定,且支撑杆的另一端皆与入料口左右两侧的内壁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刷杆的左右两侧皆胶合有毛刷,且毛刷皆与料箱的内壁相抵触。优选的,所述复位轴包括轴圈、轴杆和轴板,所述轴圈的内部焊接有轴杆,且轴杆的表面套设有轴板,所述轴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轴杆焊接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轴板焊接固定,所述轴板的右侧皆焊接有弧形盖板。优选的,所述计量泵的右侧安装有加热板,且加热板套接在出料管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使得用户非常准确的根据自身需要来调整配比的比例,且对两组分别进行调节,调节更加准确,且操作方便,使用简单,且通过弧形盖板避免外部杂物进入,影响配比或堵塞该装置影响正常运转,对该装置内部进行清洗,使得再次使用时内部残留的配料和残留的胶粘剂不会将管道堵塞,影响使用;(1)通过设置入料口、混料管和液体流量控制器,控制面板控制液体流量控制器对流向混料管的配料进行控制,然后通过计量泵将配料吸入,通过液体流量控制器和计量泵的精确控制,能够使得用户非常准确的根据自身需要来调整配比的比例,且对两组分均进行调节,调节更加准确,且操作方便,使用简单,且通过弧形盖板避免外部杂物进入,影响配比或堵塞该装置影响正常运转;(2)通过设置水箱、水泵、分流管、电机、刷杆和复位轴,通过控制面板将水泵和加热板打开,然后通过水泵将水箱内部的水通过分流管输送至料箱的内部,然后通过电机带动刷杆转动,通过毛刷对料箱的内部进行清洗,且将入料管、混料管和出料管进行清洗,通过加热板加热出料管,通过清水清洗,对该装置内部进行清洗,使得再次使用时内部残留的配料和残留的胶粘剂不会将管道堵塞,影响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复位轴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料箱;3、入料口;4、电机;5、刷杆;6、复位轴;61、轴圈;62、轴杆;63、轴板;7、弧形盖板;8、水箱;9、水泵;10、分流管;11、液体流量控制器;12、入料管;13、计量泵;14、混料管;15、出料管;16、加热板;17、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1、电机4、水泵9和计量泵13,支撑架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料箱2,且料箱2的的顶端皆开设有入料口3,入料口3的内部皆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型号为Y90S-2,电机4的左右两侧皆与支撑杆的一端焊接固定,且支撑杆的另一端皆与入料口3左右两侧的内壁焊接固定,其作用为对电机4进行支撑,且不影响料箱2入料,电机4的的输出端皆延伸至入料口3的内部与刷杆5焊接固定,刷杆5的左右两侧皆胶合有毛刷,且毛刷皆与料箱2的内壁相抵触,其作用为通过毛刷对料箱2内部进行刷洗,入料口3顶端的左侧皆焊接有复位轴6,复位轴6包括轴圈61、轴杆62和轴板63,轴圈61的内部焊接有轴杆62,且轴杆62的表面套设有轴板63,轴杆6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轴杆62焊接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轴板63焊接固定,轴板63的右侧皆焊接有弧形盖板7,其作用为,通过弹簧带动弧形盖板7复位对入料口3进行遮挡,避免杂物进入料箱2内部,支撑架1顶端的内壁焊接有水箱8,支撑架1的顶端安装有水泵9,且水泵9的进液管延伸至水箱8的内部,水泵9的型号可为PH-176EAH,水泵9的出液管与分流管10相连通,分流管10的左右两端皆与料箱2相连通;支撑架1左右两侧的内壁皆安装有液体流量控制器11,液体流量控制器11的型号为P2000I,液体流量控制器11的顶端皆焊接有入料管12,且入料管12穿过支撑架1与料箱2相连通,支撑架1底端的内壁安装有计量泵13,且计量泵13的进液口与混料管14相连通,计量泵13的右侧安装有加热板16,且加热板16套接在出料管15的表面,其作用为通过加热板16对出料管15内部的粘剂加热,避免胶粘剂受冷凝固,液体流量控制器11的底端皆与混料管14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通,计量泵13的出液口与出料管15相连通,出料管15的右侧穿过支撑架1延伸至支撑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1)、电机(4)、水泵(9)和计量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料箱(2),且料箱(2)的顶端皆开设有入料口(3),所述入料口(3)的内部皆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皆延伸至入料口(3)的内部与刷杆(5)焊接固定,所述入料口(3)顶端的左侧皆焊接有复位轴(6),所述支撑架(1)顶端的内壁焊接有水箱(8),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安装有水泵(9),且水泵(9)的进液管延伸至水箱(8)的内部,所述水泵(9)的出液管与分流管(10)相连通,所述分流管(10)的左右两端皆与料箱(2)相连通,所述支撑架(1)左右两侧的内壁皆安装有液体流量控制器(11),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11)的顶端皆焊接有入料管(12),且入料管(12)穿过支撑架(1)与料箱(2)相连通,所述支撑架(1)底端的内壁安装有计量泵(13),且计量泵(13)的进液口与混料管(14)相连通,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11)的底端皆与混料管(14)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通,所述计量泵(13)的出液口与出料管(15)相连通,所述出料管(15)的右侧穿过支撑架(1)延伸至支撑架(1)的外部,所述支撑架(1)顶端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胶粘剂配比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1)、电机(4)、水泵(9)和计量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料箱(2),且料箱(2)的顶端皆开设有入料口(3),所述入料口(3)的内部皆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皆延伸至入料口(3)的内部与刷杆(5)焊接固定,所述入料口(3)顶端的左侧皆焊接有复位轴(6),所述支撑架(1)顶端的内壁焊接有水箱(8),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安装有水泵(9),且水泵(9)的进液管延伸至水箱(8)的内部,所述水泵(9)的出液管与分流管(10)相连通,所述分流管(10)的左右两端皆与料箱(2)相连通,所述支撑架(1)左右两侧的内壁皆安装有液体流量控制器(11),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11)的顶端皆焊接有入料管(12),且入料管(12)穿过支撑架(1)与料箱(2)相连通,所述支撑架(1)底端的内壁安装有计量泵(13),且计量泵(13)的进液口与混料管(14)相连通,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11)的底端皆与混料管(14)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通,所述计量泵(13)的出液口与出料管(15)相连通,所述出料管(15)的右侧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渊孙思严娄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斯多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