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援专利>正文

液态二氧化碳无热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47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液态二氧化碳无热制冷装置,绝热膨胀压力容器(1)位于冷柜或冰箱的冷冻室(2)内,冷凝器(3)位于容器(1)内,其蛇形管一端经溢流阀(4)与介质泵(5)连接,介质泵(5)通过吸液管(6)与容器(1)内下部的液态二氧化碳连通,容器(1)上部的气相二氧化碳经回流低压连接管(10)与冷柜或冰箱外接的制冷蒸发器(7)的蛇形管一端连接,制冷蒸发器的蛇形管的另一端经节流器(8)与冷凝器(3)的蛇形管的另一端连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制冷设备有关,尤其与利用现有的冷柜或冰箱制冷空气的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已有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器,如通用的冰箱、冰柜、空调器,由压缩机连通冷凝器一端,冷凝器的另一端经高压管连通节流阀,再接通蒸发器的一端,蒸发器的另一端经回流管连通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构成。压缩机将氟里昂制冷经高压管、节流阀、送入蒸发器气化吸热而制冷。气态制冷剂吸热后经回流管送回冷凝器,如此循环连续制冷。这类蒸气压缩制冷器在制冷的同时向外排放热量,因此制冷量越大,排热量也越大,相应破坏环境。已有的蒸气压缩机制冷的冰箱,冰柜,冷藏柜的冷冻室的冷冻温度一般在零下,冰柜等大多都是常年365天不停的工作,而压缩机制冷的冷量都白白的浪费掉了。这种高昂的来之不易的冷量确无用武之地,浪费实在可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原有的冰箱、冷柜的制冷系统制冷室内空气的装置。本技术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液态二氧化碳无热制冷装置,绝热膨胀压力容器1位于冷柜或冰箱的冷冻室2内,冷凝器3位于容器1内,其蛇形管一端经溢流阀4与介质泵5连接,介质泵5通过吸液管6与容器1内下部的液态二氧化碳连通,容器1上部的气相二氧化碳经回流低压连接管10与冷柜或冰箱外接的制冷蒸发器7的蛇形管一端连接,制冷蒸发器的蛇形管的另一端经节流器8与冷凝器3的蛇形管的另一端连接。回流低压连接管10上串接有至少一台热电制冷器11的蛇形制冷管12,制冷管12位于箱体13内,至少一对热电偶14串接于电源16间,其P极和N极由金属片15连接,金属片15与箱体13的壁绝缘连接。若干台串联使用,只有第一台的容器1位于冷冻室2内,上一台的蒸发器7位于下一台的容器1内。本技术在不破坏原有冰箱、冰柜的原有制冷系统及原有电路的基础上,加装一种无排放热量、制冷效率高、不破坏环境和臭氧层的易于调节控制、且价格低廉的二氧化碳无热制冷装置。该装置将介质泵、溢流阀和冷凝器浸泡在液态制冷工质中,使其产生的热量被绝缘膨胀压力容器中的液态二氧化碳制冷工质的气化潜能全部吸收,从而使制制冷蒸发温度与冷凝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减小实现正常制冷。本技术可多台串联使用,即上一台的蒸发器(7)位于下一台的容器(1)内,该台容器(1)不需置于冷柜冷冻室内,其它结构相同,各级制冷循环为相变化冷制冷循环系统,它们均利用上一级制冷循环所提供的更低温的冷量来降温冷凝本级制冷工质相变后所产生的蒸气,使工质由气态恢复到液态,实现相变以冷制冷循环,在每一级相变的以冷制冷循环中,蒸气首先被冷凝成过冷液态工质,过冷液态工质层层下流,与从下部不段进入并层层上升的蒸气进行对流换热,最终源源不断地成为饱和温度的液态二氧化碳工质,使冷凝液化蒸气过程所消耗的冷量很小,在同一级相变的以冷制冷循环中,制冷二氧化碳相变气化所提供的制冷量远远大于液化蒸气所消耗的冷量。在本技术工作时,介质泵5将液态二氧化碳送入冷凝器3,在系统超压时溢流阀将液态二氧化碳直接送回容器1。液态二氧化碳在冷凝器散热冷却,经节流器8进入蒸发器7蒸发吸热制冷室内空气,气态二氧化碳经热电制冷器冷却成液态二氧化碳流回容器1。由于二氧化碳纯相变无热制冷装置是利用原有冰箱、冰柜冷冻室的原始巨大低温冷量来作功的,所以不使用蒸气压缩机,只用介质泵来完成作功。因此非常节约电能,节电率在90%左右。如果作为多级制冷,它的耗电率还要低,完全可称为“节能专家”。由于本技术是利用了原有冰箱、冰柜等冷冻室来完成本装置,所以造价成本低、普通消费者均能承受,市场空间很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图之一。图2本技术的结构图之二。图3本技术的结构图之三。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在冰箱或冷柜的冷冻室内置一个密封压力容器1,容器1的下部贮存液态二氧化碳,并通过吸液管6与介质泵5相连,容器1的上部通过回流低压连接管10与室内的制冷蒸发器7的蛇形管的一端连接。冷凝器3置于容器1内,其蛇形管的一端经容器1外的溢流阀4与介质泵5连接,其蛇形管的另一端经节流器8和高压连接管9与制冷蒸发器7的蛇形管的另一端连接。实施例2主要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在回流低压连接管10上串接了热电制冷器11的蛇形制冷管12。制冷管12位于箱体13内,由三对热电偶14串接于电源16间。各热电偶的P极和N极由金属片15连接,金属片15位于箱体13的外壁,如箱体为金属材料,其间需要绝缘层。制冷器12位于箱体13内的保温材料中。介质泵和溢流阀直接浸泡了容器1内的液态二氧化碳之中。权利要求1.液态二氧化碳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热膨胀压力容器(1)位于冷柜或冰箱的冷冻室(2)内,冷凝器(3)位于容器(1)内,其蛇形管一端经溢流阀(4)与介质泵(5)连接,介质泵(5)通过吸液管(6)与容器(1)内下部的液态二氧化碳连通,容器(1)上部的气相二氧化碳经回流低压连接管(10)与冷柜或冰箱外接的制冷蒸发器(7)的蛇形管一端连接,制冷蒸发器的蛇形管的另一端经节流器(8)与冷凝器(3)的蛇形管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流低压连接管(10)上串接有至少一台热电制冷器(11)的蛇形制冷管(12),制冷管(12)位于箱体(13)内,至少一对热电偶(14)串接于电源(16)间,其P极和N极由金属片(15)连接,金属片(15)与箱体(13)的壁绝缘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碳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台串联使用,只有第一台的容器(1)位于冷冻室(2)内,上一台的蒸发器(7)位于下一台的容器(1)内。专利摘要本技术为液态二氧化碳无热制冷装置,绝热膨胀压力容器(1)位于冷柜或冰箱的冷冻室(2)内,冷凝器(3)位于容器(1)内,其蛇形管一端经溢流阀(4)与介质泵(5)连接,介质泵(5)通过吸液管(6)与容器(1)内下部的液态二氧化碳连通,容器(1)上部的气相二氧化碳经回流低压连接管(10)与冷柜或冰箱外接的制冷蒸发器(7)的蛇形管一端连接,制冷蒸发器的蛇形管的另一端经节流器(8)与冷凝器(3)的蛇形管的另一端连接。文档编号F25D3/10GK2720360SQ20042006052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吴援, 栾殿玺 申请人:吴援, 栾殿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态二氧化碳无热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热膨胀压力容器(1)位于冷柜或冰箱的冷冻室(2)内,冷凝器(3)位于容器(1)内,其蛇形管一端经溢流阀(4)与介质泵(5)连接,介质泵(5)通过吸液管(6)与容器(1)内下部的液态二氧化碳连通,容器(1)上部的气相二氧化碳经回流低压连接管(10)与冷柜或冰箱外接的制冷蒸发器(7)的蛇形管一端连接,制冷蒸发器的蛇形管的另一端经节流器(8)与冷凝器(3)的蛇形管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援栾殿玺
申请(专利权)人:吴援栾殿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