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压机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空压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往复式空压机主要为双柱塞往复式空压机。双柱塞往复空压机虽然可以实现压力连续输出,但其换向瞬间输出压力为零,使得输出的压力产生脉动,在某些要求恒压场合不能使用,例如申请号为:201810479411.1的一种液压驱动的往复式空压机,其在工作时,在活塞运动到位后需要停止,等待外置换向阀换向后再反向运动,这样使得输出的压力产生脉动,并且其外置换向阀所以体积较大、成本高昂;外置的换向阀油路复杂、控制复杂、结构复杂,当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但不容易排查问题,也不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压机,其不仅结构紧凑,整体设计高度集成,而且无需电机,避免了电气不稳定因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压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地设有至少三个左端开口的轴向孔,所述机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端盖、右侧固定安装有右机壳;每个轴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体,每个活塞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压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地设有至少三个左端开口的轴向孔,所述机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端盖、右侧固定安装有右机壳;每个轴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体,每个活塞体的右侧均延伸设有伸入右腔室内的活塞杆;所述左端盖内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地设有与轴向孔一一对应的泵气组件;所述泵气组件由对应的轴向孔内的活塞体驱动;所述机体内设有轴孔,且所述轴孔与机体同轴设置,所述轴孔内转动连接有配流轴;所述配流轴侧外圆周侧面对称设有第一配流槽和第二配流槽,所述机体的侧面设有与第一配流槽连通的P口,以及与第二配流槽连通的T口;每个轴向孔内在活塞体的右侧和轴向孔的右端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地设有至少三个左端开口的轴向孔,所述机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端盖、右侧固定安装有右机壳;每个轴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体,每个活塞体的右侧均延伸设有伸入右腔室内的活塞杆;所述左端盖内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地设有与轴向孔一一对应的泵气组件;所述泵气组件由对应的轴向孔内的活塞体驱动;所述机体内设有轴孔,且所述轴孔与机体同轴设置,所述轴孔内转动连接有配流轴;所述配流轴侧外圆周侧面对称设有第一配流槽和第二配流槽,所述机体的侧面设有与第一配流槽连通的P口,以及与第二配流槽连通的T口;每个轴向孔内在活塞体的右侧和轴向孔的右端之间形成活塞腔,每个活塞腔均通过设置在机体内的油孔与轴孔连通,每个油孔均与第一配流槽和第二配流槽依次交替连通;所述右机壳在正对机体的侧面中心位置球铰接有轨道轴,所述轨道轴在远离右机壳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配流轴右端的偏心位置;所述轨道轴的外圆周侧面沿其径向设有凸边,每个活塞杆的右端均球铰接在凸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孔的个数为三个,且分别为第一轴向孔、第二轴向孔、第三轴向孔,第一轴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体,第二轴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体,第三轴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体;第一活塞体的右侧均延伸设有伸入右腔室内的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体的右侧均延伸设有伸入右腔室内的第二活塞杆,第三活塞体的右侧均延伸设有伸入右腔室内的第三活塞杆;第一轴向孔内在第一活塞体和第一轴向孔的右端之间形成第一活塞腔,第二轴向孔内在第二活塞体和第二轴向孔的右端之间形成第二活塞腔,第三轴向孔内在第三活塞体和第三轴向孔的右端之间形成第三活塞腔;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活塞腔和轴孔的第一油孔、用于连通第二活塞腔和轴孔的第二油孔、以及用于连通第三活塞腔和轴孔的第三油孔;所述空压机工作时,P口通过第一配流槽依次循环地与第一油孔、第二油孔、第三油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同,姜桂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陈少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