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交换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0187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1 13:05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量交换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开设有介质出孔、第一分入孔和第二分入孔;所述泵体包括连通调整区域;所述主空腔位于所述导向空腔的下方,所述连通调整区域位于所述主空腔和导向空腔之间;在所述连通调整区域,所述第一分入孔和第二分入孔分别位于所述介质出孔的左右两侧;主活塞,所述主活塞位于主空腔内并与所述泵体滑移连接;导向活塞,所述导向活塞位于导向空腔内并与所述泵体滑移连接;所述介质出孔分别与导向空腔和主空腔连通。

An energy exchang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交换泵
本申请涉及气体输送
,特别涉及一种能量交换泵。
技术介绍
在地下的地层温度和压力下,天然气内含有饱和水汽。由于水汽的存在,天然气管输过程中往往会造成管道积液,降低输气能力及降低热值,加速天然气中硫化氢对钢材的腐蚀。即使在天然气的温度髙于水的冰点时,水也可能和气态烃形;及烃类的固态水化物,引起管道阀门堵塞,严重影响平稳供气。因此从地下储气库出来的天然气在管输前必须脱除其中的水分。而在脱除其中水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泵来满足天然气在除水系统中的流动,现有的泵占用空间大、不易安装且耗能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交换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一种能量交换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开设有介质出孔、第一分入孔和第二分入孔;所述泵体包括连通调整区域;所述主空腔位于所述导向空腔的下方,所述连通调整区域位于所述主空腔和导向空腔之间;在所述连通调整区域,所述第一分入孔和第二分入孔分别位于所述介质出孔的左右两侧;主活塞,所述主活塞位于主空腔内并与所述泵体滑移连接;导向活塞,所述导向活塞位于导向空腔内并与所述泵体滑移连接;所述介质出孔分别与导向空腔和主空腔连通;所述主活塞在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导向活塞在第二右工位,第一分入孔与主空腔连通并与导向空腔断开,第二分入孔与导向空腔连通并与主空腔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进入主空腔,并产生将主活塞向右移动的驱动力;在所述主活塞运动至第一右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分入孔与主空腔断开并与导向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分入孔与导向空腔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进入导向空腔,并产生将导向活塞向左移动的驱动力;在导向活塞移动至第二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分入孔与主空腔连通,保持第一分入孔与主空腔断开并与导向空腔连通,介质由第二分入孔进入主空腔,并产生将主活塞向左移动的驱动力;在所述主活塞移动至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使第一分入孔与导向空腔断开,第二分入孔与导向空腔连通并与主空腔断开,介质由第二分入孔进入导向空腔,并产生将导向活塞向右移动的驱动力。可选地,所述主空腔包括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导向空腔包括左腔体和右腔体;所述主活塞在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介质出孔分别与右腔体和右腔室连通;所述导向活塞在第二右工位,第一分入孔与左腔室连通并与右腔体断开,第二分入孔与左腔体连通并与右腔室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进入左腔室,并产生将主活塞向右移动的驱动力;在所述主活塞运动至第一右工位的情况下,所述介质出孔分别与左腔体和右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分入孔与左腔室断开并与右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分入孔与左腔体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进入右腔体,并产生将导向活塞向左移动的驱动力;在导向活塞移动至第二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介质出孔分别与左腔体和左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分入孔与右腔室连通,保持第一分入孔与左腔室断开并与右腔体连通,介质由第二分入孔进入右腔室,并产生将主活塞向左移动的驱动力;在所述主活塞移动至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介质出孔分别与右腔体和左腔室连通;使第一分入孔与右腔体断开,第二分入孔与左腔体连通并与右腔室断开,介质由第二分入孔进入左腔体,并产生将导向活塞向右移动的驱动力。可选地,所述主活塞包括活塞杆、左压环和右压环;所述左压环位于所述左腔室内,所述右压环位于所述右腔室内,所述左压环和所述右压环均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泵体滑移连接。可选地,所述左压环将所述左腔室分隔为第一左分腔室和第二左分腔室,所述第一左分腔室位于所述左压环远离所述右压环的一侧,所述第二左分腔室位于所述左压环的另一侧;所述右压环将所述右腔室分隔为第一右分腔室和第二右分腔室,所述第一右分腔室位于所述右压环远离所述左压环的一侧,所述第二右分腔室位于所述右压环的另一侧;所述泵体还开设有第一介质流通孔和第二介质流通孔,所述第一介质流通孔与所述第二左分腔室连通,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与所述第二右分腔室连通。可选地,所述第一介质流通孔包括:第一介质流入孔和第一介质流出孔;所述第二介质流通孔包括:第二介质流入孔和第二介质流出孔;所述第一介质流入孔处和第二介质流入孔处均设置有将介质送入所述主空腔内的流入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流入孔处的流入单向阀将介质送入第二左分腔室,所述第二介质流入孔处的流入单向阀将介质送入第二右分腔室;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孔处和第二介质流出孔处均设置有将介质流出泵体内的流出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孔处的流出单向阀将介质送出泵体,所述第二介质流出孔处的流出单向阀将介质送出泵体;所述流入单向阀和所述流出单向阀均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可选地,还包括:左主泵盖、右主泵盖和两个导向泵盖;所述左主泵盖和右主泵盖分别位于所述主空腔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导向泵盖分别位于所述导向空腔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左主泵盖、右主泵盖和两个导向泵盖均与所述泵体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泵体内开设有连通孔组;所述连通孔组包括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第三连通孔和第四连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右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左腔体连通,在所述连通调整区域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位于所述介质出孔的左右两侧并均位于所述第一分入孔和第二分入孔之间;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左分腔室连通,所述第四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右分腔室连通,且在所述连通调整区域所述第三连通孔和所述第四连通孔位于所述介质出孔的左右两侧并均位于所述第一分入孔和第二分入孔之间。可选地,所述左主泵盖朝向泵体的侧部开设有左导通槽,所述右主泵盖朝向泵体的侧部开设有右导通槽;所述第三连通孔通过左导通槽与所述第一左分腔室连通;所述第四连通孔通过右导通槽与所述第一右分腔室连通。可选地,所述主活塞还包括:切换套和推动块;所述主空腔还包括:第三腔室;其中,所述第三腔室位于所述连通调整区域的下方,且所述切换套和所述推动块均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推动块套接在所述活塞杆的周侧并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切换套套接在所述推动块外侧并与所述推动块滑移连接,所述推动块通过所述主活塞带动所述切换套在第三腔室内移动;在所述主活塞位于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套可使所述第一连通孔与介质出孔连通,同时所述第二连通孔与第二分入孔连通且第一分入孔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主活塞位于第一右工位的情况下,所述切换套可使所述第一连通孔与第一分入孔连通,同时所述第二连通孔与介质出孔连通且第二分入孔处于断开状态。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量交换泵,能够通过介质出孔、第一分入孔和第二分入孔使高压的介质进入主空腔和导向空腔内,并在主活塞和导向活塞的作用下使主空腔和导向空腔内低压的介质推送出泵体且高压的介质由于推动主活塞和导向活塞变为新的低压的介质,如此循环往复,则能够在无需外接其他动力源的情况下实现介质的输送与压强的改变,从而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交换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泵体(1),所述泵体(1)开设有介质出孔(14)、第一分入孔(131)和第二分入孔(132);所述泵体(1)包括连通调整区域(5);主空腔(11)位于导向空腔(12)的下方,所述连通调整区域(5)位于所述主空腔(11)和导向空腔(12)之间;/n在所述连通调整区域(5),所述第一分入孔(131)和第二分入孔(132)分别位于所述介质出孔(14)的左右两侧;/n主活塞(2),所述主活塞(2)位于主空腔(11)内并与所述泵体(1)滑移连接;/n导向活塞(31),所述导向活塞(31)位于导向空腔(12)内并与所述泵体(1)滑移连接;/n所述介质出孔(14)分别与导向空腔(12)和主空腔(11)连通;/n所述主活塞(2)在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导向活塞(31)在第二右工位,第一分入孔(131)与主空腔(11)连通并与导向空腔(12)断开,第二分入孔(132)与导向空腔(12)连通并与主空腔(11)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131)进入主空腔(11),并产生将主活塞(2)向右移动的驱动力;/n在所述主活塞(2)运动至第一右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分入孔(131)与主空腔(11)断开并与导向空腔(12)连通,所述第二分入孔(132)与导向空腔(12)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131)进入导向空腔(12),并产生将导向活塞(31)向左移动的驱动力;/n在导向活塞(31)移动至第二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分入孔(132)与主空腔(11)连通,保持第一分入孔(131)与主空腔(11)断开并与导向空腔(12)连通,介质由第二分入孔(132)进入主空腔(11),并产生将主活塞(2)向左移动的驱动力;/n在所述主活塞(2)移动至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使第一分入孔(131)与导向空腔(12)断开,第二分入孔(132)与导向空腔(12)连通并与主空腔(11)断开,介质由第二分入孔(132)进入导向空腔(12),并产生将导向活塞(31)向右移动的驱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交换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1),所述泵体(1)开设有介质出孔(14)、第一分入孔(131)和第二分入孔(132);所述泵体(1)包括连通调整区域(5);主空腔(11)位于导向空腔(12)的下方,所述连通调整区域(5)位于所述主空腔(11)和导向空腔(12)之间;
在所述连通调整区域(5),所述第一分入孔(131)和第二分入孔(132)分别位于所述介质出孔(14)的左右两侧;
主活塞(2),所述主活塞(2)位于主空腔(11)内并与所述泵体(1)滑移连接;
导向活塞(31),所述导向活塞(31)位于导向空腔(12)内并与所述泵体(1)滑移连接;
所述介质出孔(14)分别与导向空腔(12)和主空腔(11)连通;
所述主活塞(2)在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导向活塞(31)在第二右工位,第一分入孔(131)与主空腔(11)连通并与导向空腔(12)断开,第二分入孔(132)与导向空腔(12)连通并与主空腔(11)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131)进入主空腔(11),并产生将主活塞(2)向右移动的驱动力;
在所述主活塞(2)运动至第一右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分入孔(131)与主空腔(11)断开并与导向空腔(12)连通,所述第二分入孔(132)与导向空腔(12)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131)进入导向空腔(12),并产生将导向活塞(31)向左移动的驱动力;
在导向活塞(31)移动至第二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分入孔(132)与主空腔(11)连通,保持第一分入孔(131)与主空腔(11)断开并与导向空腔(12)连通,介质由第二分入孔(132)进入主空腔(11),并产生将主活塞(2)向左移动的驱动力;
在所述主活塞(2)移动至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使第一分入孔(131)与导向空腔(12)断开,第二分入孔(132)与导向空腔(12)连通并与主空腔(11)断开,介质由第二分入孔(132)进入导向空腔(12),并产生将导向活塞(31)向右移动的驱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交换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空腔(11)包括左腔室(111)和右腔室(112);
所述导向空腔(12)包括左腔体(121)和右腔体(122);
所述主活塞(2)在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介质出孔(14)分别与右腔体(122)和右腔室(112)连通;所述导向活塞(31)在第二右工位,第一分入孔(131)与左腔室(111)连通并与右腔体(122)断开,第二分入孔(132)与左腔体(121)连通并与右腔室(112)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131)进入左腔室(111),并产生将主活塞(2)向右移动的驱动力;
在所述主活塞(2)运动至第一右工位的情况下,所述介质出孔(14)分别与左腔体(121)和右腔室(112)连通;所述第一分入孔(131)与左腔室(111)断开并与右腔体(122)连通,所述第二分入孔(132)与左腔体(121)断开,介质由第一分入孔(131)进入右腔体(122),并产生将导向活塞(31)向左移动的驱动力;
在导向活塞(31)移动至第二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介质出孔(14)分别与左腔体(121)和左腔室(111)连通;所述第二分入孔(132)与右腔室(112)连通,保持第一分入孔(131)与左腔室(111)断开并与右腔体(122)连通,介质由第二分入孔(132)进入右腔室(112),并产生将主活塞(2)向左移动的驱动力;
在所述主活塞(2)移动至第一左工位的情况下,所述介质出孔(14)分别与右腔体(122)和左腔室(111)连通;第一分入孔(131)与右腔体(122)断开,第二分入孔(132)与左腔体(121)连通并与右腔室(112)断开,介质由第二分入孔(132)进入左腔体(121),并产生将导向活塞(31)向右移动的驱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交换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2)包括活塞杆(21)、左压环(22)和右压环(23);
所述左压环(22)位于所述左腔室(111)内,所述右压环(23)位于所述右腔室(112)内,所述左压环(22)和所述右压环(23)均与所述活塞杆(2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泵体(1)滑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交换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压环(22)将所述左腔室(111)分隔为第一左分腔室(1111)和第二左分腔室(1112),所述第一左分腔室(1111)位于所述左压环(22)远离所述右压环(23)的一侧,所述第二左分腔室(1112)位于所述左压环(22)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宗南陈云峰颜亚萍高连中林晓威苑长忠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天泵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