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透气椅,在椅架上设椅垫10,在椅架内设风扇装置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椅垫10包括有相互连接的靠垫11和座垫12,分别在靠垫11和座垫12的背面凸设有数条纵肋13,将靠垫11和座垫12划分成数个通风槽14,在纵肋13的适当位置嵌设数条用于固定纵肋13的横肋15; 所述的风扇装置20,由一梯形壳体21与斜板22组成,该壳体21的一侧面之上下两端弯折有相对于上述斜板22斜度的靠置板23,并藉由螺丝221将斜板22锁合于两靠置板23上而形成一体;于下端靠置板23的下方设有入风口24;于上端靠置板23的侧边向壳体21内冲压出一挡风板25,并在此冲压位置设出风口26;在壳体21内设一马达27及二固定板28,阴离子发生器29依斜板22的倾斜度锁固于固定板28上,在二固定板28之间设横流扇30,在其周围嵌设有数个随马达转动而转动的弧状叶片。(*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用家具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空气滤清效果的、能使空气在椅垫下流通的通风透气椅。一般的座椅的椅垫均以海棉作为里衬,其外再以绒布或皮面加以缝制而成,如一般的沙发椅、皮椅或汽车座椅等,虽能使人感到柔软舒适,但海棉受挤压后,其组织即成紧密状,无法使椅垫内的空气得以适当的流通。因此,在夏季,身体紧靠于上述的座椅时,因座椅的空气无法流通而使背部产生闷热感,甚至流汗。尤其是皮椅,人体的汗液更造成皮肤与皮面相黏的不适感。特别对于在车内长途旅行,无法通过不时的走动而有所减轻。市场上出现的以铁丝、竹片、玉石编织而成的各种凉垫,采用隔离座椅的方式避免人体背部直接接触而产生不舒服感,但人体的热量散发在该座垫上时,无法进一步有效地将其散发出去。因此,人坐在其上,也仅有竹片、玉石表面短暂的凉爽感。相反,由于上述凉垫的材质均系硬质材料,久坐将会造成背部酸痛而难于习惯。又如专利号为七九二一二三二四的台湾专利″汽车座椅空调装置″,是在座椅内藏置有连续环列固定的中空扰性导管,该环列导管外周表面设有无数通气孔,藉由一衔接导管枢接于冷暖气装置出口,使冷暖气由座椅内的环列导管通气孔流散出冷或暖气。这种座椅的空调装置需使用一导管连接于冷暖气装置出口,且环列导管以连续环绕的方式设置在座椅内,无形中增加了冷暖气输送路径,冷暖气装置所输出的气流难于保证有足够的流速经导管流入座椅内的环列导管;又,冷暖气自通气孔流出后,是否有能力穿透座椅内的泡棉及座椅外的皮套,若无适当的风扇推动,恐难于达到预期的目的。另,冷暖气装置出口加装一导管,将造成驾驶者进出的不便,甚至造成汽车内部管线的混乱,因而,实用性较差。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的带有空调装置的座椅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空气滤清效果的、能使空气在椅垫下流通的通风透气椅。本技术的通风透气椅,在椅架上设椅垫,在椅架内设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垫包括有相互连接的靠垫和座垫,分别在靠垫和座垫的背面凸设有数条纵肋,将靠垫和座垫划分成数个通风槽,在纵肋的适当位置嵌设数条用于固定纵肋的横肋;所述的风扇装置,由一梯形壳体与斜板组成,该壳体的一侧面之上下两端弯折有相对于上述斜板斜度的靠置板,并藉由螺丝将斜板锁合于两靠置板上而形成一体;于下端靠置板的下方设有入风口;于上端靠置板的侧边向壳体内冲压出一挡风板,并在此冲压位置设出风口;在壳体内设一马达及二固定板,阴离子发生器依斜板的倾斜度锁固于固定板上,在二固定板之间设横流扇,在其周围嵌设有数个随马达转动而转动的弧状叶片。这种通风透气椅,通过在靠垫和座垫的连接部下放置的风扇装置产生流动的气流,沿座垫的通风槽流入,经由其内部的横风扇的作用,将气流由下往上排出,经由靠垫所设的通风槽流出,使坐于其上方的人体背部因空气快速流通而感到舒适。本技术的通风透气椅,可以通过在所述的入风口设若干个闸板,以提供入风口的支撑力,防止被人体压置而变形。本技术的通风透气椅,还可通过在壳体入风口的内缘设置向下延伸出数个尖状片的放电板,藉由阴离子发生器产生高压,自入风口流入的空气经过高压状态的放电板,将空气中的灰尘收集于风扇装置内而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本技术的通风透气椅,为了达到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气流吹出的方向,可以在所述出风口设由数个隔板所组成的风向调节装置,通过通过调整其隔板的角度而改变气流吹出的方向,满足使用者的不同的需求。本技术的通风透气椅,最好在靠垫上缘表面挖设一反折槽,以便挡住靠垫的通风槽吹出的气流而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在座垫外缘背面挖设一凹槽,能使座垫外缘自然随腿部弯曲而向下弯折,以避免座垫外缘顶挚于腿部而造成不适。与现有的类似的坐椅相比,本技术的通风透气椅,采用软质材料制作而成,不仅透气性好,能有效散发人体的热量,使人坐于其上倍感舒适,而且,还能净化空气,实用性好,制作也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通风透气椅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通风透气椅的椅垫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通风透气椅的风扇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通风透气椅的椅垫部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通风透气椅的风扇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通风透气椅的风扇装置的入风口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通风透气椅的风扇装置的出风口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通风透气椅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通风透气椅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通风透气椅,包括椅垫10及风扇装置20两部分,该椅垫10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的靠垫11和座垫12,在靠垫11及座垫12的背面凸设有数条纵肋13,将靠垫11与座垫12分割出数个通风槽14,在该纵肋13的适当位置嵌设有藉以固定纵肋13位置的数条横肋15,以保证不随人体晃动而产生凌乱现象;在该靠垫11上缘表面挖设一反折槽16,可挡住靠垫11的通风槽14吹出之气流而改变气流流动方向;在座垫12外缘的背面挖设一凹槽17,当人坐于椅垫10上时,能使座垫12外缘自然随腿部弯曲而向下弯折,以避免座垫12外缘顶挚于腿部,造成不舒服感。参看图3,该风扇装置20,由一梯形壳体21与斜板22组成,该壳体21的一侧面之上下两端弯折有相对于上述斜板22斜度的靠置板23,并藉由螺丝221将斜板22锁合于两靠置板23上而形成一体,于下端靠置板23的下方设有入风口24,该入风口24设有数个闸板241,以提供入风口24的支撑力,防止被人体压置而变形;于上端靠置板23的侧边向壳体21内冲压出一挡风板25,并在此冲压位置设出风口26,在壳体21内设一马达27、二固定板28,阴离子发生器29依斜板22的倾斜度锁固于固定板28上,在二固定板28之间设随马达转动而转动的横流扇30,可将气流由入风口24卷入,由出风口26流出。所述的斜板22可在制作椅垫10时直接与椅垫10一起射出成型,亦即可以嵌设方式将该斜板组装于椅垫10的靠垫11与座垫12的连接部位内,再将该壳体12锁合于斜板11而形成一体的结构。如图4所示,壳体21于入风口24的内缘设有向下延伸出数个尖状片243的放电板242,藉助阴离子发生器29而产生高压。自入风口24流入之空气将经过高压状态的放电板242,将空气中的灰尘收集于风扇装置20内,作为空气净化装置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如图5所示,出风口26设有由数个隔板261所组成的风向调节装置,通过调整其隔板261的角度而改变气流吹出的方向,满足使用者的不同的需求。如图6所示,在使用这种汽车座椅32时,先将风扇装置20置于汽车座椅32的弯折处,并使出风口26方向向上,再将椅垫10置于风扇装置20上方,风扇装置20恰位于靠垫11和座垫12的连接部位下。由于风扇装置20的斜板22斜度约等于人体坐姿时身体部位的倾斜度,故使用者不会产生任何异状。当马达27带动横流扇30转动时,自座垫12处将空气卷入,该气流由各通风槽14流入风扇装置20的入风口24,经由放电板242转变为新鲜空气后,再顺着横流扇30的转动而形成向上流动的气流,经挡风板25的阻隔而限制气流流出的方向,将气流导引至出风口26流出,该流出的气流即沿着靠垫11所设的各个通风槽14流动,使坐于上方的人体背部感觉到有气流的流通而有凉爽感受。此时,若沿着靠垫11上缘的反折部向前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弘哲,范盛荣,
申请(专利权)人:陈弘哲,范盛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