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733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车身的中央处理单元、CAN信号收发单元、CAN总线和撑杆控制单元,撑杆控制系统还包括撑杆控制装置、尾门开关、报警器、防夹条装置和电源模块,撑杆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杆、电机、电机控制单元和霍尔传感器;驱动杆内套管的外表面设有耐腐润滑复合涂层,外套管的外侧设有防腐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霍尔传感器和防夹条传感器两种结构,双重保险,使得在尾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碰到障碍物,随即反向运转,使得汽车尾门开关过程安全可靠;且撑杆通过在内套管的外表面设有耐腐润滑复合涂层,提高内套管和外套管相对轴向运动的顺畅度和耐磨性,提高撑杆的使用寿命。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automobile electric tailgate str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自动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尾门控制
,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汽车电动尾门撑杆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电动尾门,驾乘者通过按动车辆尾门开关键、遥控车钥匙或在尾门相应区域使用手或任意物体感应操作,控制尾门开闭的装置,电动尾门还带智能防夹、高度记忆功能等功能。具有操控便捷,实用性强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在SUV等车型上。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电动尾门只能通过加装的尾门开关来开启和关闭尾门,且在非停车档或行驶中在碰到尾门开关时仍能开启尾门,甚至一些电动尾门还没有防夹功能,这样就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甚至有些车辆在运动状态时背门仍能打开,可能会对消费者人身财产造成损失。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雨水酸度的变大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以及洗车过程中的洗涤剂中含有的腐蚀成分,时间久了,使得尾门撑杆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容易被腐蚀氧化生锈等,且在尾门撑杆的伸缩和伸长的初期,内套管或外套管自带的毛刺等容易将外套管的内壁刮伤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设置霍尔传感器和防夹条传感器两种结构,双重保险,使得在尾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碰到障碍物,随即反向运转,使得汽车尾门开关过程安全可靠,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且通过在内套管的外表面设有耐腐润滑复合涂层,提高内套管和外套管相对轴向运动的顺畅度,以及二者相对滑动时的耐磨性,再通过外套管的外侧设有水位防腐涂层提高撑杆的防腐性能,进而提高撑杆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于车身的中央处理单元、具有信号收发功能的CAN信号收发单元、用于接收车辆信息的CAN总线和安装于尾门的撑杆控制单元,所述CAN信号单元的一端与所述CAN总线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撑杆控制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撑杆控制系统还包括撑杆控制装置、尾门开关、报警器、防夹条装置和电源模块,所述尾门开关、所述报警器和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撑杆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杆、电机、电机控制单元和霍尔传感器,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驱动杆,通过电机驱动杆驱动所述驱动杆伸长或或收缩,所述电机驱动单元、所述霍尔传感器和所述防夹条装置分别与所述撑杆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驱动杆包括丝杠、丝杠套管、丝杠螺母、弹簧、内套管和外套管,定义内套管所在的一侧为右,所述丝杠的左端与所述丝杠螺母连接,所述丝杠螺母固定安装于所述丝杠套管的右端,所述丝杠的右端与所述内套筒的右端连接,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丝杠和所述丝杠套筒,所述内套筒套装于所述弹簧,所述外套管套装于所述内套管且所述外套管能够沿内套管轴向移动;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设有耐腐润滑复合涂层,所述耐腐润滑复合涂层包括位于内侧的耐磨镀层和位于所述耐磨镀层外侧的润滑涂层,所述耐磨镀层的厚度为0.08-0.15mm,所述润滑涂层的厚度为0.01-0.03mm;所述外套管的外侧设有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涂层为防锈层,所述防锈层的厚度为0.03-0.05mm。进一步地说,所述防夹条装置为防夹胶条传感器,所述防夹条传感器为上下两个互不接触的导体,所述防夹条传感器的安装间隙为0.01-0.015mm。进一步地说,所述耐磨镀层为电镀工艺制成的镀铬层,或者是溅镀工艺制成的镀铬层;所述润滑涂层为二硫化钼喷射涂层或二硫化钼电泳涂层;所述防锈层的原料为乙醇胺与酸的复配防锈剂、多元醇酯防锈剂、硅烷偶联防锈剂或气相防锈水。进一步地说,所述尾门撑杆还包括两个球窝,其中一个球窝安装于所述外套管的左侧,且另一球窝安装于所述内套管的右侧,所述球窝与安装于车辆的球头杆相匹配并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撑杆控制系统还包括故障检测模块,所述故障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机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电源模块为安装于车顶或尾门外的太阳能电池或风力发电的电池。进一步地说,所述霍尔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为:当尾门在开启或关闭遇到障碍物时,电机转速下降至设定的限度以下,则霍尔传感器探测到障碍物的存在,同时电机电流消耗增加则对电机的电源供应会反向进行从而导致行李箱盖按相反的行程方向运动。进一步地说,所述防夹胶条的工作过程为:在尾门关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施力后,内部导体接触导通,撑杆控制单元接收信号传递给电机控制单元,控制电机反转将尾门打开。进一步地说,所述驱动杆的内套管和外套管上还设有用于排出驱动杆内的积水的排水孔。进一步地说,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ipad。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安装于车身的中央处理单元、CAN信号收发单元、CAN总线和撑杆控制单元,撑杆控制系统还包括撑杆控制装置、尾门开关、报警器、防夹条装置和电源模块,撑杆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杆、电机、电机控制单元和霍尔传感器,防夹条装置为防夹胶条传感器,防夹条传感器为上下两个互不接触的导体,一是当尾门在开启或关闭遇到障碍物时,电机转速下降至设定的限度以下,则霍尔传感器探测到障碍物的存在,同时电机电流消耗增加则对电机的电源供应会反向进行从而导致尾门按相反的行程方向运动;二是,当障碍物比较小或霍尔传感器的精度不够时,防夹条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的存在时,会将信号传递给撑杆控制单元,再传递给电机控制单元从而控制电机的反向运转;通过上述的双重障碍物检测方式,即双重保险,使得在尾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碰到障碍物,随即反向运转,使得汽车尾门开关过程安全可靠,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自动化,避免意外夹伤或损坏车辆等情况;再者,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在内套管的外表面设有耐腐润滑复合涂层,提高内套管和外套管相对轴向运动的顺畅度,以及二者相对滑动时的耐磨性,再通过外套管的外侧设有水位防腐涂层提高撑杆的防腐性能,进而提高撑杆的使用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套管的局部的轴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套管的局部的轴向剖视图;中央处理单元1、CAN信号收发单元2、CAN总线3、撑杆控制单元4、撑杆控制装置5、电机51、尾门开关6、报警器7、故障检测模块8、防夹条装置9和电源模块10;内套管100、耐腐润滑复合涂层20、耐磨镀层201、润滑涂层202、外套管30、防腐涂层4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实施例: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自动控制系统,如图1到图3所示,包括安装于车身的中央处理单元1、具有信号收发功能的CAN信号收发单元2、用于接收车辆信息的CAN总线3和安装于尾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身的中央处理单元(1)、具有信号收发功能的CAN信号收发单元(2)、用于接收车辆信息的CAN总线(3)和安装于尾门的撑杆控制单元(4),所述CAN信号单元的一端与所述CAN总线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撑杆控制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n所述撑杆控制系统还包括撑杆控制装置(5)、尾门开关(6)、报警器(7)、防夹条装置(9)和电源模块(10),所述尾门开关、所述报警器和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撑杆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杆、电机(51)、电机控制单元和霍尔传感器,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驱动杆,通过电机驱动杆驱动所述驱动杆伸长或或收缩,所述电机驱动单元、所述霍尔传感器和所述防夹条装置分别与所述撑杆控制单元连接;/n所述驱动杆包括丝杠、丝杠套管、丝杠螺母、弹簧、内套管和外套管,定义内套管所在的一侧为右,所述丝杠的左端与所述丝杠螺母连接,所述丝杠螺母固定安装于所述丝杠套管的右端,所述丝杠的右端与所述内套筒的右端连接,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丝杠和所述丝杠套筒,所述内套筒套装于所述弹簧,所述外套管套装于所述内套管且所述外套管能够沿内套管轴向移动;/n所述内套管(100)的外表面设有耐腐润滑复合涂层(20),所述耐腐润滑复合涂层包括位于内侧的耐磨镀层(201)和位于所述耐磨镀层外侧的润滑涂层(202),所述耐磨镀层的厚度为0.08-0.15mm,所述润滑涂层的厚度为0.01-0.03mm;/n所述外套管(30)的外侧设有防腐涂层(40),所述防腐涂层为防锈层,所述防锈层的厚度为0.03-0.0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身的中央处理单元(1)、具有信号收发功能的CAN信号收发单元(2)、用于接收车辆信息的CAN总线(3)和安装于尾门的撑杆控制单元(4),所述CAN信号单元的一端与所述CAN总线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撑杆控制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撑杆控制系统还包括撑杆控制装置(5)、尾门开关(6)、报警器(7)、防夹条装置(9)和电源模块(10),所述尾门开关、所述报警器和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撑杆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杆、电机(51)、电机控制单元和霍尔传感器,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驱动杆,通过电机驱动杆驱动所述驱动杆伸长或或收缩,所述电机驱动单元、所述霍尔传感器和所述防夹条装置分别与所述撑杆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驱动杆包括丝杠、丝杠套管、丝杠螺母、弹簧、内套管和外套管,定义内套管所在的一侧为右,所述丝杠的左端与所述丝杠螺母连接,所述丝杠螺母固定安装于所述丝杠套管的右端,所述丝杠的右端与所述内套筒的右端连接,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丝杠和所述丝杠套筒,所述内套筒套装于所述弹簧,所述外套管套装于所述内套管且所述外套管能够沿内套管轴向移动;
所述内套管(100)的外表面设有耐腐润滑复合涂层(20),所述耐腐润滑复合涂层包括位于内侧的耐磨镀层(201)和位于所述耐磨镀层外侧的润滑涂层(202),所述耐磨镀层的厚度为0.08-0.15mm,所述润滑涂层的厚度为0.01-0.03mm;
所述外套管(30)的外侧设有防腐涂层(40),所述防腐涂层为防锈层,所述防锈层的厚度为0.03-0.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撑杆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条装置为防夹胶条传感器,所述防夹条传感器为上下两个互不接触的导体,所述防夹条传感器的安装间隙为0.01-0.015mm。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峰高松马佳佳熊叶义黄水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赛诺泰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