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主要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指出,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定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并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并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价值提升、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由柱状透水砖和柱状岩棉混拼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由柱状透水砖和柱状岩棉混拼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透水砖是选用颗粒径度5~15mm的粗骨料,粗骨料表面包裹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成,具有均匀分布蜂窝状结构的孔穴,横截面是几何形状的柱状透水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是由石材或次废石材、瓷砖、陶瓷器破碎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柱状透水砖的横截面是六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岩棉是多孔纤维岩棉压制成横截面是几何形状的长柱体,其外形、规格、尺寸与混拼的透水砖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岩棉是整条1段式或2段式结构;2段式的,上半段为透水砖,下半段为岩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海绵城市透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