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7080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配制纺丝溶液、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步骤二,将纺丝溶液冷却至40‑60℃,加入发泡剂,获得聚乙烯醇喷丝原液;步骤三,喷丝进入硫酸钠溶液,含有发泡剂与芒硝反应产物的脱水成聚乙烯醇初生纤维;步骤四,与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反应,获得二生纤维;步骤五,加热发泡;步骤六,拉伸,清洗,干燥,得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加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的比表面积;反应形成的硫酸钙或者碳酸钙与聚乙烯醇分子链上的羟基形成强相互作用而限制分子链的运动,使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且有效减少硫酸钠在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残留,有利于其在医用方面的应用。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microporous PVA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醇制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乙烯醇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耐磨、抗酸碱、耐候性好的特点,且无毒、无污染、不损伤人体肌肤,对人体无害,因此,聚乙烯醇纤维不仅被广泛应用在了建材中,还较为广泛地被应用在医用材料中。然而,聚乙烯醇纤维存在着尺寸稳定性差、遇水收缩明显的缺点。目前,为了改善聚乙烯醇纤维的尺寸稳定性、遇水收缩的情况,通常采用在聚乙烯醇树脂溶解的过程或者聚乙烯醇树脂熔融的过程中增加填料来实现。然而,直接填料添加受比重不同,常发生沉淀现象;特别时在纺丝原液中添加,经常出现喷丝板堵孔现象。传统的聚乙烯醇纤维的生产工艺,对喷丝后形成的纤维先采用硫酸钠溶液进行凝固浴脱水,再进行清洗,最后进行干燥。传统的对聚乙烯醇纤维进行湿法纺丝的工艺中,通常是采用芒硝溶液(即硫酸钠溶液)对聚乙烯醇原液迅速脱水,即凝固浴处理。经过硫酸钠溶液的凝固浴处理的聚乙烯醇纤维的表面和内部会残留硫酸钠。由于使用硫酸钠这一强电解质作为聚乙烯醇纺丝原液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配制纺丝溶液:将原料聚乙烯醇树脂与水混合,加热至原料聚乙烯醇树脂完全溶解,形成纺丝溶液;/n配制氢氧化钙溶液:将氢氧化钙粉末与水混合,形成氢氧化钙溶液;/n配制硫酸钠溶液:将芒硝与水形成的浓度为35%的硫酸钠溶液:/n步骤二,配制聚乙烯醇喷丝原液:将步骤一中获得的纺丝溶液冷却至40-60℃,加入发泡剂,获得聚乙烯醇喷丝原液;/n步骤三,喷丝和第一凝固浴处理:将步骤二中获得的聚乙烯醇喷丝原液进行喷丝,喷出的纤维进入硫酸钠溶液进行第一凝固浴处理,脱水成聚乙烯醇初生纤维;/n步骤四,第二凝固浴处理:将步骤三中获得的聚乙烯醇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纺丝溶液:将原料聚乙烯醇树脂与水混合,加热至原料聚乙烯醇树脂完全溶解,形成纺丝溶液;
配制氢氧化钙溶液:将氢氧化钙粉末与水混合,形成氢氧化钙溶液;
配制硫酸钠溶液:将芒硝与水形成的浓度为35%的硫酸钠溶液:
步骤二,配制聚乙烯醇喷丝原液:将步骤一中获得的纺丝溶液冷却至40-60℃,加入发泡剂,获得聚乙烯醇喷丝原液;
步骤三,喷丝和第一凝固浴处理:将步骤二中获得的聚乙烯醇喷丝原液进行喷丝,喷出的纤维进入硫酸钠溶液进行第一凝固浴处理,脱水成聚乙烯醇初生纤维;
步骤四,第二凝固浴处理:将步骤三中获得的聚乙烯醇初生纤维与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反应,获得二生纤维;
步骤五,发泡致孔:将步骤四中获得的二生纤维加热进行发泡,同时进行拉伸,形成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初成品;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获得的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初成品进行清洗,干燥,获得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成品;
所述发泡剂为碳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发泡剂优选为碳酸氢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化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聚乙烯醇树脂和发泡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0.0003-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菊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红雨医药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