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级钢及其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7029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生产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C级钢,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4~0.32份的C,0.3~0.5的Si,0.8~1份的Mn,0~0.03份的P,0~0.03份的S,0~0.2份的Cu,0.4~0.6份的Cr,0.1~0.2份的Mo。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化学成分的严格控制,以保证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下得到稳定的产品机械性能。

A C grade steel and its heat treat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级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生产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级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C级钢,一般特指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均达到美国铁路协会(A.A.R.)AAR-M-201和AAR-M-211C级钢标准的钢材。从1962年开始,美国经AAR批准的货运列车,所有车钩均采用C级钢。满足铁路高速重载运输的需求,C级钢正逐步取代传统使用的普通碳素铸钢,成我国铁路货车车钩的主导材料。C级钢在使用过程中对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低温冲击值要求极其严格,但现有C级钢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化学成分的原因,在热处理方式下得到的产品的机械性能不稳定,因而影响了C级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级钢及其热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化学成分的严格控制,以保证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下得到稳定的产品机械性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C级钢,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4~0.32份的C,0.3~0.5的Si,0.8~1份的Mn,0~0.03份的P,0~0.03份的S,0~0.2份的Cu,0.4~0.6份的Cr,0.1~0.2份的Mo。作一种优选的方式,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6份的C,0.39份的Si,0.87份的Mn,0.016份的P,0.016份的S,0.049份的Cu,0.48份的Cr,0.14份的Mo。作一种优选的方式,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7份的C,0.4份的Si,0.86份的Mn,0.018份的P,0.017份的S,0.044份的Cu,0.46份的Cr,0.15份的Mo。作一种优选的方式,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8份的C,0.37份的Si,0.84份的Mn,0.017份的P,0.018份的S,0.053份的Cu,0.48份的Cr,0.15份的Mo。上述C级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C级钢随炉以每小时≤150℃的速度升温至870~900℃,雾冷。b将冷却至300℃以下的C级钢加热至630~660℃,保温时间≥3小时,空冷。作一种优选方式,步骤a、b中300℃以上升温速度≤150℃/h,且300℃以内不限制升温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0.26份的C、0.39份的Si、0.87份的Mn、0.016份的P、0.016份的S、0.049份的Cu、0.48份的Cr、0.14份的Mo制成的C级钢通过热处理工艺能得到稳定的产品机械性能,使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低温冲击值都处于稳定的状态。(2)本专利技术中0.27份的C、0.4份的Si、0.86份的Mn、0.018份的P、0.017份的S、0.044份的Cu、0.46份的Cr、0.15份的Mo制成的C级钢通过热处理工艺能得到稳定的产品机械性能,使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低温冲击值都处于稳定的状态。(3)本专利技术中0.28份的C、0.37份的Si、0.84份的Mn、0.017份的P、0.018份的S、0.053份的Cu、0.48份的Cr、0.15份的Mo制成的C级钢通过热处理工艺能得到稳定的产品机械性能,使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低温冲击值都处于稳定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热处理工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6份的C,0.39份的Si,0.87份的Mn,0.016份的P,0.016份的S,0.049份的Cu,0.48份的Cr,0.14份的Mo。上述C级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C级钢随炉以每小时≤150℃的速度升温至870~900℃,雾冷。b将冷却至300℃以下的C级钢加热至630~660℃,保温时间≥3小时,空冷。作一种优选方式,步骤a、b中300℃以上升温速度≤150℃/h,且300℃以内不限制升温速度。具体的,铸件最大壁厚90mm。在本实施例中,由0.26份的C、0.39份的Si、0.87份的Mn、0.016份的P、0.016份的S、0.049份的Cu、0.48份的Cr、0.14份的Mo制成的C级钢在热处理工艺中需要随炉以每小时130℃的速度升温至880℃,保温时间3.6小时,雾冷,然后将冷却至300℃以下的C级钢加热至640℃,保温4小时,然后空冷。经过热处理的C级钢,其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且标准Q/CSR015-2006要求C级钢机械性能的标准值如表1-1。表1表1-1其中,表1中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低温冲击值的性能都高于表1-1中对C级钢机械性能的标准,因此0.26份的C、0.39份的Si、0.87份的Mn、0.016份的P、0.016份的S、0.049份的Cu、0.48份的Cr、0.14份的Mo制成的C级钢通过热处理工艺不仅提高了C级钢的机械性能,还能使其机械性能具有稳定性,因而保证了C级钢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参见图1,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7份的C,0.4份的Si,0.86份的Mn,0.018份的P,0.017份的S,0.044份的Cu,0.46份的Cr,0.15份的Mo。上述C级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C级钢随炉以每小时≤150℃的速度升温至870~900℃,雾冷。b将冷却至300℃以下的C级钢加热至630~660℃,保温时间≥3小时,空冷。作一种优选方式,步骤a、b中300℃以上升温速度≤150℃/h,且300℃以内不限制升温速度。具体的,铸件最大壁厚90mm。在本实施例中,由0.27份的C,0.4份的Si,0.86份的Mn,0.018份的P,0.017份的S,0.044份的Cu,0.46份的Cr,0.15份的Mo制成的C级钢在热处理工艺中需要随炉以每小时140℃的速度升温至885℃,保温时间5小时,雾冷,然后将冷却至300℃以下的C级钢加热至650℃,保温5小时,然后空冷。经过热处理的C级钢,其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且标准Q/CSR015-2006要求C级钢机械性能的标准值如表2-1。表2表2-1其中,表1中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低温冲击值的性能都高于表2-1中对C级钢机械性能的标准,因此0.27份的C、0.4份的Si、0.86份的Mn、0.018份的P、0.017份的S、0.044份的Cu、0.46份的Cr、0.15份的Mo制成的C级钢通过热处理工艺不仅提高了C级钢的机械性能,还能使其机械性能具有稳定性,因而保证了C级钢的使用寿命。实施例3:参见图1,按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级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4~0.32份的C,0.3~0.5的Si,0.8~1份的Mn,0~0.03份的P,0~0.03份的S,0~0.2份的Cu,0.4~0.6份的Cr,0.1~0.2份的Mo。/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级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4~0.32份的C,0.3~0.5的Si,0.8~1份的Mn,0~0.03份的P,0~0.03份的S,0~0.2份的Cu,0.4~0.6份的Cr,0.1~0.2份的Mo。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C级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6份的C,0.39份的Si,0.87份的Mn,0.016份的P,0.016份的S,0.049份的Cu,0.48份的Cr,0.14份的Mo。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C级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27份的C,0.4份的Si,0.86份的Mn,0.018份的P,0.017份的S,0.044份的Cu,0.46份的Cr.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刘颇柏在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洪发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