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701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淬火系统技术领域的淬火系统,其对淬火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包括机架、水槽板、底板、风力装置、动力装置、以及升降装置,底板安设于机架上,第一安装板上安设有定齿,第二安装板上安设有动齿,定齿与所述动齿接触时密封啮合,第一水槽板与第二水槽板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第一水槽板以及第二水槽板形成围壁空间,所述管道与底板贯通;还包括放置台,放置台与所述底板连接,放置台上放置待淬火的型材。通过本装置不仅可快速实现过水进行淬火的功能,相比传统人工搬抬式的水槽,大大减轻了工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够进行强风淬火,实现一机多用。

A quench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淬火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淬火系统。
技术介绍
淬火,指金属型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使得型材性能更好、更稳定;传统淬火过程中,需要人工需要搬运抬式的水槽,进而对型材进行淬火,操作不便且效率低下,且传统淬火系统功能单一。经过检索发现一些典型的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621363855.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淬火系统,通过淬火模具对置于产品台上的工件进行淬火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又如申请号为201821252678.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淬火系统,通过轧辊承载区沿旋转件的转轴的长度方向延伸,轧辊可承载于轧辊承载区并与旋转件的表面抵接可为轧辊的各表面提供相同冷却条件;又如申请号为20182209142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淬火系统,通过工件就会进入加热感应线圈,此时工件即可开始进行表面淬火,通过控制运动件的速度,即可控制工件进入加热感应线圈的速度,以使工件表面淬火更加均匀。由此可见,对于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减轻工人操作,快速进行淬火,一机多用)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淬火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淬火系统,包括机架、第一水槽板、第二水槽板、底板、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挡水板、风力装置以及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以及第二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机架的两端,所述底板安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槽板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二水槽板连接,所述挡水板设置于底板之上且在驱动第一水槽板与第二水槽板升起时与所述第一水槽板、第二水槽板以及底板形成一个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容纳腔,所述底板底端中部还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与底板贯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风力装置,所述管道的中部安装有注水阀以及排水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淬火的型材的传输装置,所述挡水板开设有用于供型材穿过的通孔,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型材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水槽板上设置有水位控制系统,所述水位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水位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水位变化信号的水位信号采集装置,所述水位信号采集装置连接有信号分析装置,所述信号分析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水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信号进行判断,所述信号分析装置连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连接所述注水阀以及排水阀。优选的,所述风力装置包括电机以及风机主体,所述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所述风机主体,所述风机为主体为蜗壳状,所述风机主体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管道的一端与风机主体的出风口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槽板的底端以及第二水槽板的底端均朝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设有定齿,所述底板的两端均朝外延伸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安设有动齿,所述定齿与所述动齿接触时密封啮合。优选的,所述定齿的齿底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动齿的齿顶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以及第二升降装置均包括驱动装置以及伸长杆,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伸长杆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伸长杆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一水槽板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伸长杆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水槽板的一侧面连接。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若干个滚轮机构,若干个所述滚轮机构均包括滚轮以及支座,所述滚轮与所述支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座的另一端与底板连接,若干个所述滚轮机构等距平行分布于底板上。优选的,所述定齿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安装板,所述动齿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优选的,还包括若干个调整支座,若干个所述调整支座均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机架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板连接。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调整支座对称安装于机架的底端。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挤压机。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1.通过启动升降装置驱动水槽板上升,使得第一水槽板以及第二水槽板上升且与底板上接触密封,然后将可拆卸的挡水板安装于第一水槽板与第二水槽板之间,使得挡水板与第一水槽板、第二水槽板以及底板形成容纳腔,所述挡水板上开设有供型材通过的通孔,型材通过通孔滑动配合,通过底板底端中部的管道的注水阀进行注水,使得容纳腔空间内形成注满水的水槽,通过水浸没传输装置上的待淬火的型材,且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型材缓慢通过通孔前进(型材通过通孔的过程中渗出少量的水流入地坑,使得渗出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进而实现对型材进行淬火,在不使用时,通过拆卸挡水板,进而启动升降装置驱动水槽板下降,通过打开排水阀进行排水;也可以通过启动风力装置,风力装置所产生的强风通过管道对传输装置上的型材进行强风淬火,实行一机多用,通过本装置可快速实现过水进行淬火的功能以及强风淬火功能,相比传统人工搬抬式的水槽,大大减轻了工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当升降装置启动上升时,注水阀开始注水,所述水位信号采集装置采集到容纳腔的水位信号,所述水位信号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信号传递给信号分析装置确认为容纳腔指定的注水线信号时,感应装置关闭注水阀停止注水;当升降装置启动下降时,感应装置打开排水阀进行排水,通过水位控制系统实现水位的自动化控制。2.通过所述第一水槽板的底端以及第二水槽板的底端均朝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设有动齿,所述底板的两端均朝外延伸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安设有定齿,所述定齿与所述动齿接触时密封啮合,通过定齿与动齿的配合不仅实现密封,而且由于两部分的啮合克服了水对水槽板的压力。3.通过所述定齿的齿底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动齿的齿顶接触,动齿与定齿在啮合的过程中通过挤压密封条,极大的增强了密封的效果。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水位控制系统运作系统流程图。图中:1、型材;10、水位控制系统;11、水位信号采集装置;12、信号分析装置;13、感应装置;100、机架;200、水槽板;210、第一水槽板;220、第二水槽板;230、第一安装板;240、动齿;300、底板;310、第二安装板;320、定齿;321、凹槽;322、密封条;400、升降装置;410、第一升降装置;420、第二升降装置;430、驱动装置;440、伸长杆;500、挡水板;600、管道;610、注水阀;620、排水阀;700、传输装置;710、滚轮机构;720、支座;730、滚轮;800、调整支座;810、第一固定板;820、第二固定板;900、风力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水槽板、第二水槽板、底板、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挡水板、风力装置以及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以及第二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机架的两端,所述底板安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槽板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二水槽板连接,所述挡水板设置于底板之上且在第一水槽板与第二水槽板升起时与所述第一水槽板、第二水槽板以及底板形成一个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容纳腔,所述底板的底端中部还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与底板贯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风力装置,所述管道的中部安装有注水阀以及排水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淬火的型材的传输装置,所述挡水板开设有用于供型材穿过的通孔,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型材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水槽板上设置有水位控制系统,所述水位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水位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水位变化信号的水位信号采集装置,所述水位信号采集装置连接有信号分析装置,所述信号分析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水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信号进行判断,所述信号分析装置连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连接所述注水阀以及排水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水槽板、第二水槽板、底板、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挡水板、风力装置以及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以及第二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机架的两端,所述底板安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槽板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二水槽板连接,所述挡水板设置于底板之上且在第一水槽板与第二水槽板升起时与所述第一水槽板、第二水槽板以及底板形成一个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容纳腔,所述底板的底端中部还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与底板贯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风力装置,所述管道的中部安装有注水阀以及排水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淬火的型材的传输装置,所述挡水板开设有用于供型材穿过的通孔,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型材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水槽板上设置有水位控制系统,所述水位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水位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水位变化信号的水位信号采集装置,所述水位信号采集装置连接有信号分析装置,所述信号分析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水位信号采集装置的信号进行判断,所述信号分析装置连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连接所述注水阀以及排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装置包括电机以及风机主体,所述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所述风机主体,所述风机主体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管道的一端与风机主体的出风口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板的底端以及第二水槽板的底端均朝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设有定齿,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鸿杰胡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赛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