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滤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61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离技术领域中一种离心式滤油机,包括框架、电机、外筒、转鼓、转轴、控制箱,框架上设置有一支撑板,电机与所述支撑板紧固连接,外筒上部有一筒盖,外筒设置有接液槽,接液槽下部靠外筒一侧设置有回液孔,转鼓底部具有一转轴孔,转鼓底部有若干个余液排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离效果好,便于油泥的清理,而且设备运行起来比较清洁。

A centrifugal oil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滤油机
:本技术涉及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式滤油机。
技术介绍
:在金属拉丝过程中,由于金属丝与拉丝模之间摩擦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末,这些粉末与拉丝液混合在一起,随着拉丝液的循环使用便再次进入拉丝模的模孔中,使拉丝模口部金属粉末堆积,从而降低成品金属丝表面质量,还会使金属丝短线。因此,拉丝液需不断进行在线过滤处理,才能保证循环使用。传统式(拦截式)滤清器是通过过滤介质来拦截杂质的,它的过滤精度是靠所采用的过滤介质来保证的。当过滤介质负荷过大,即两端压差过大时,可能会发生过滤介质被撕裂(击穿)的危险,并且滤芯更换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一种离心式滤油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离心式滤油机,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一支撑板;一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朝下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撑板紧固连接;一外筒,所述外筒上部有一筒盖,所述筒盖的一边与所述外筒的一边合页连接,另一边与所述外筒紧固连接,所述筒盖中部垂直设置有一进液管,所述外筒底部设置有一出液管,所述外筒的外侧与所述筒盖合页连接处设置有一接液槽,所述接液槽下部靠外筒一侧设置有回液孔;一转鼓,所述转鼓底部具有一转轴孔,所述转鼓底部内侧位于所述转轴孔的周围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周围具有若干个余液排出孔,所述凸台上的各个余液排出孔位置有引出槽;一转轴,所述转轴包括一主轴,所述主轴上部紧固连接有一轴头套,所述轴头套上部从所述转鼓底部穿过所述转轴孔伸入到所述转鼓内部,所述主轴还套接有轴承、轴承套、主轴套,所述主轴下部还连接有皮带轮,所述轴头套与所述转鼓底部紧固连接,所述主轴套与所述支撑板紧固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连接;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设置在所述框架侧面。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取出转鼓清理内部的油泥,所述主轴头部具有轴向螺孔Ⅰ,所述主轴相对的两侧具有固定槽,所述轴头套由底部内凹的底座和套筒组成,所述底座上具有若干轴向螺孔Ⅱ,所述套筒顶部具有轴向螺孔Ⅲ,所述套筒两侧与所述固定槽对应位置具有经向螺孔Ⅳ。优选的,为了防止转鼓内部分离出的油泥外溢,所述转鼓的上部还紧固连接有一圆环形转鼓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益处是:采用离心分离代替过滤分离,使得分离效果更好,而且油污在离心力的作用被吸附在转鼓壁上甩成干油泥,且转鼓与转轴之间采用便于拆卸的方式连接,便于油泥的清理;轴头套底座的底部内凹,与轴承套配合,以更好地保护轴承;外筒的外侧与所述筒盖合页连接处设置有一接液槽,接液槽下部靠外筒一侧设置有回液孔,当筒盖掀开时,筒盖上的油便流到接液槽中,然后通过回液孔回流到外筒内部,避免当筒盖掀开时筒盖上的油流到设备外部,污染设备;转鼓底部内侧位于转轴孔的周围有凸台,凸台的周围具有若干个余液排出孔,凸台上的各个余液排出孔位置有引出槽,因此,当转鼓停止旋转后,转鼓壁上的部分油便通过余液排出孔流到外筒内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外筒的侧视图;图3是接液槽的示意图;图4是外筒的俯视图;图5是转轴的示意图;图6是轴头套的侧视图;图7是轴头套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离心式滤油机,包括:一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一支撑板11;一电机3,所述电机3的电机轴朝下贯穿所述支撑板11,并且所述电机3与所述支撑板11紧固连接;一外筒2,所述外筒2上部有一筒盖21,所述筒盖21的一边与所述外筒2的一边合页连接,另一边与所述外筒2紧固连接,所述筒盖21中部垂直设置有一进液管22,所述外筒2底部设置有一出液管23,所述外筒2的外侧与所述筒盖21合页连接处设置有一接液槽24,所述接液槽24下部靠外筒一侧设置有回液孔25;一转鼓4,所述转鼓4底部具有一转轴孔41,所述转鼓4底部内侧位于所述转轴孔41的周围有凸台42,所述凸台42的周围具有若干个余液排出孔43,所述凸台42上的各个余液排出孔43位置有引出槽44;一转轴5,所述转轴5包括一主轴51,所述主轴51上部紧固连接有一轴头套52,所述轴头套52上部从所述转鼓4底部穿过所述转轴孔41伸入到所述转鼓4内部,所述主轴51还套接有轴承53、轴承套54、主轴套55,所述主轴51下部还连接有皮带轮56,所述轴头套52与所述转鼓4底部紧固连接,所述主轴套55与所述支撑板11紧固连接,所述转轴5与所述电机3通过皮带轮连接;一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设置在所述框架1侧面。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5和图7所示,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主轴51头部具有轴向螺孔Ⅰ511,所述主轴51相对的两侧具有固定槽512,所述轴头套52由底部内凹的底座521和套筒522组成,所述底座521上具有若干轴向螺孔Ⅱ525,所述套筒522顶部具有轴向螺孔Ⅲ523,所述套筒522两侧与所述固定槽512对应位置具有经向螺孔Ⅳ524。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鼓4的上部还紧固连接有一圆环形转鼓盖7。在实际工作时,设备开启,电机3带动转轴5和转鼓4旋转,原废液通过进液管22进入转鼓4内,原废液在转鼓4内受到强大离心力作用,油泥径向移动到转鼓4内部表面,油泥被压缩成厚厚的一层,油泥被吸附到转鼓4的内表面逐渐凝固,达到杂质和油品分离的作用,使油品的清洁度不断提高,由于离心力作用的不同,分离出来的油从转鼓4上部回流到外筒2内,然后从出液管23流出,转鼓4停止旋转后,打开筒盖21,筒盖上的油滴至接液槽24,从回液孔25回流到外筒2内部,然后取出转鼓4去除内部油泥。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一支撑板(11);/n一电机(3),所述电机(3)的电机轴朝下贯穿所述支撑板(11),并且所述电机(3)与所述支撑板(11)紧固连接;/n一外筒(2),所述外筒(2)上部有一筒盖(21),所述筒盖(21)的一边与所述外筒(2)的一边合页连接,另一边与所述外筒(2)紧固连接,所述筒盖(21)中部垂直设置有一进液管(22),所述外筒(2)底部设置有一出液管(23),所述外筒(2)的外侧与所述筒盖(21)合页连接处设置有一接液槽(24),所述接液槽(24)下部靠外筒一侧设置有回液孔(25);/n一转鼓(4),所述转鼓(4)底部具有一转轴孔(41),所述转鼓(4)底部内侧位于所述转轴孔(41)的周围有凸台(42),所述凸台(42)的周围具有若干个余液排出孔(43),所述凸台(42)上的各个余液排出孔(43)位置有引出槽(44);/n一转轴(5),所述转轴(5)包括一主轴(51),所述主轴(51)上部紧固连接有一轴头套(52),所述轴头套(52)上部从所述转鼓(4)底部穿过所述转轴孔(41)伸入到所述转鼓(4)内部,所述主轴(51)还套接有轴承(53)、轴承套(54)、主轴套(55),所述主轴(51)下部还连接有皮带轮(56),所述轴头套(52)与所述转鼓(4)底部紧固连接,所述主轴套(55)与所述支撑板(11)紧固连接,所述转轴(5)与所述电机(3)通过皮带轮连接;/n一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设置在所述框架(1)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一支撑板(11);
一电机(3),所述电机(3)的电机轴朝下贯穿所述支撑板(11),并且所述电机(3)与所述支撑板(11)紧固连接;
一外筒(2),所述外筒(2)上部有一筒盖(21),所述筒盖(21)的一边与所述外筒(2)的一边合页连接,另一边与所述外筒(2)紧固连接,所述筒盖(21)中部垂直设置有一进液管(22),所述外筒(2)底部设置有一出液管(23),所述外筒(2)的外侧与所述筒盖(21)合页连接处设置有一接液槽(24),所述接液槽(24)下部靠外筒一侧设置有回液孔(25);
一转鼓(4),所述转鼓(4)底部具有一转轴孔(41),所述转鼓(4)底部内侧位于所述转轴孔(41)的周围有凸台(42),所述凸台(42)的周围具有若干个余液排出孔(43),所述凸台(42)上的各个余液排出孔(43)位置有引出槽(44);
一转轴(5),所述转轴(5)包括一主轴(51),所述主轴(51)上部紧固连接有一轴头套(52),所述轴头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庆武李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丰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