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857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冷凝罐,所述冷凝罐内部从下往上依次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对应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对应设有用于过滤固体粉尘颗粒的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对应设有出液管;所述第二腔室内对应安装有多个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底端与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螺旋管顶端与第三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内对应充有冷水;所述第三腔室顶部对应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对应设有活性炭过滤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使用方便,冷凝效果明显较好,回收率高,实现了废气再回收,尽可能地减小对大气的污染,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气的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大气环境,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目前也有工厂采用一些相关设备来进行废气的处理。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106376.1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高效冷凝废气的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废气冷凝处理的冷凝罐,冷凝罐内部中间设置有螺旋换热管,冷凝罐匹配有用于废气流动导向的气流导向机构,气流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冷凝罐顶部中间的伺服电机以及固定在冷凝罐内壁的挡环,伺服电机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伸入冷凝罐内部且位于螺旋换热管中间的螺杆,螺杆上匹配有多组导流组件。该申请案虽然能够对废气进行冷凝处理,但该申请案仅通过在冷凝罐内的一个螺旋换热管与冷凝罐内充斥的废气进行换热,其冷凝效果十分有限,回收率低,排放到大气中仍旧会造成较大的污染,且由于废气中可能会含有一些固体粉尘颗粒,冷凝时也会影响其效果,其整体设计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 1.技术的目的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整体使用方便,冷凝效果明显较好,回收率高,实现了废气再回收,尽可能地减小对大气的污染,实用性强。
[0005] 2.技术方案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冷凝罐,所述冷凝罐内部从下往上依次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对应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对应设有用于过滤固体粉尘颗粒的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对应设有出液管; 所述第二腔室内对应安装有多个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底端与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螺旋管顶端与第三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内对应充有冷水;所述第三腔室顶部对应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对应设有活性炭过滤箱。
[0007]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箱的两侧内壁上对应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插槽内对应安装有可滑动抽出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顶部对应设有第一抽拉封板,所述第一抽拉封板可密封安装于第一开口处。
[0008]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和滤布,所述滤网和滤布均对应安装于第一抽拉封板底部,且所述滤网和滤布均滑动插接在第一过滤箱内壁上的第一插槽内。
[0009]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箱内对应安装有多个可滑动抽出的活性炭吸附板,所述活性炭吸附板均安装于第二抽拉封板上,拉动第二抽拉封板可将活性炭吸附板抽出。
[0010]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上部对应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与冷水机的出水口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腔室的另一侧下部对应设有出水管,该出水管与冷水机的
回流口对应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出液管的下方可对应放置有收集桶,所述出液管上可对应安装有控制阀。
[0012] 3.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第一过滤箱,并在冷凝罐的第二腔室内设置多个螺旋管,使用时,将废气通过进气管送进冷凝罐的第一腔室时,利用第一过滤箱内的滤网和滤布直接过滤掉废气中的固体粉尘颗粒,避免对后续冷凝操作造成影响;接着第一腔室内的废气通过第二腔室的螺旋管后进入第三腔室,废气在螺旋管内输送的过程中,多个螺旋管的设置以及螺旋管的特殊结构会使得废气与第二腔室内的冷水充分进行换热,将废气冷凝变液,冷凝液便会沿着螺旋管内壁流下,滴落在第一腔室底部,可通过出液管排出收集起来,而第三腔室内的废气便可通过出气管排出,在排出时再利用活性炭过滤箱进行过滤净化,吸附掉其他少量未被冷凝的废气,尽可能地减小对大气的污染,其整体使用方便,冷凝效果明显较好,回收率高,实现了废气再回收,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正面剖视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滤网和滤布的安装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冷凝罐;101、第一腔室;102、第二腔室;103、第三腔室;104、隔板;105、出液管;2、第一过滤箱;201、第一开口;202、第一插槽;3、进气管;4、第一抽拉封板;5、滤网;6、滤布;7、螺旋管;8、活性炭过滤箱;9、出气管;10、活性炭吸附板;11、第二抽拉封板;12、收集桶;13、控制阀;14、支腿;15、冷水机;16、进水管;1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4,本实施例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冷凝罐1,所述冷凝罐1的底部四周对应设有支腿14。所述冷凝罐1内部从下往上依次分为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所述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通过隔板104进行隔开。
[0025]所述第一腔室101的一侧对应设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上对应设有用于过滤固体粉尘颗粒的第一过滤箱2。所述第一过滤箱2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对应设有两组第一插槽202,所述第一插槽202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一开口201。所述第一插槽202内对应安装有可滑动抽出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顶部对应设有第一抽拉封板4,所述第一抽拉封板4可密封安装于第一开口201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5和滤布6,所述滤网5和滤布6均对应安装于第一抽拉封板4底部,且所述滤网5和滤布6均紧密插接在第一过滤箱2内壁上的第一插槽202内,拉动第一抽拉封板4可将滤网5和滤布6从第一过滤箱2内抽出。所述进气管3连接第一过滤箱2的左侧,所述第一过滤箱2的右侧与第一腔室101相连通,将废气通过进气管3向冷凝罐1内输送时,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罐(1),所述冷凝罐(1)内部从下往上依次分为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所述第一腔室(101)的一侧对应设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上对应设有用于过滤固体粉尘颗粒的第一过滤箱(2),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底部对应设有出液管(105); 所述第二腔室(102)内对应安装有多个螺旋管(7),所述螺旋管(7)底端与第一腔室(101)相连通,所述螺旋管(7)顶端与第三腔室(103)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02)内对应充有冷水;所述第三腔室(103)顶部对应设有出气管(9),所述出气管(9)上对应设有活性炭过滤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箱(2)的两侧内壁上对应设有第一插槽(202),所述第一插槽(202)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一开口(201);所述第一插槽(202)内对应安装有可滑动抽出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顶部对应设有第一抽拉封板(4),所述第一抽拉封板(4)可密封安装于第一开口(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庆武李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丰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