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32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包括主体、电机和离心桶,所述主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主体的顶端在进料口处设置有与进料口相匹配的掀盖,所述主体的下方两侧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板安装于主体的下方多个支撑腿之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通主体的底部延伸至主体的内部,所述离心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且离心桶与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离心桶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上端的水平高度低于主体顶端进料口的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水性油墨的除杂效果较好,效率较高,且便于对进行除杂工作后的除杂装置进行清洗工作。

A water-based ink impurity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性油墨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油墨是由连结料、颜料、助剂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浆状物质,连结料提供油墨必要的转移性能,颜料赋予油墨以色彩,水性油墨的连结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水稀释型和水分散型,前者可以使用的树脂类型有很多种,比如顺丁烯二酸树脂、紫胶、马来酸树脂改性虫胶、乌拉坦、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性氨基树脂等,在水性油墨中出现固体树脂或者沉淀后的填充料时,需要对其进行除杂工作,避免影响其后续的使用,此时就需要用到除杂装置。但是,现有的除杂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对水性油墨中的各种杂质除杂效果较差,且除杂效率较低。2、在对水性油墨进行除杂工作后,不便于对除杂装置进行清洗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以解决传统的除杂装置对水性油墨中的各种杂质除杂效果较差,且除杂效率较低,同时在对水性油墨进行除杂工作后,不便于对除杂装置进行清洗工作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包括主体、电机和离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包括主体(1)、电机(2)和离心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主体(1)的顶端在进料口处设置有与进料口相匹配的掀盖(4),所述主体(1)的下方两侧设置有出料管道(5)、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电机(2)通过安装板(6)安装于主体(1)的下方多个支撑腿之间,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通主体(1)的底部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所述离心桶(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7),且离心桶(3)与安装座(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7)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离心桶(3)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8),所述进料漏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包括主体(1)、电机(2)和离心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主体(1)的顶端在进料口处设置有与进料口相匹配的掀盖(4),所述主体(1)的下方两侧设置有出料管道(5)、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电机(2)通过安装板(6)安装于主体(1)的下方多个支撑腿之间,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通主体(1)的底部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所述离心桶(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7),且离心桶(3)与安装座(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7)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离心桶(3)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8),所述进料漏斗(8)上端的水平高度低于主体(1)顶端进料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离心桶(3)的内部设置有隔板(9),所述离心桶(3)的桶壁中横向设置有多排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端的掀盖(4)在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义兴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