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49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包括承载柱、承载罐、密封盖、回转驱动机构、搅拌桨叶、导流管、驱动绞龙、负压泵及控制电路,承载罐下端面设一个排污口,承载罐下端面与至少三条承载柱连接,承载罐上端面与密封盖连接,导流管有效长度的2/3—4/5部分嵌于承载罐内并,导流管上端面与负压泵连通,驱动绞龙嵌于导流管内,搅拌桨叶上端面通过回转驱动机构与导流管外表面连接。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对原料进行高效搅拌混合作业,另一方面可实现对胶状物料进行高效出料作业,且出料与原料搅拌作业可连续进行。

An efficient boiling reactor based on xylooligosaccharide for paper adhes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确切的说是一种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利用低聚木糖在生产纸张粘合剂作业时,往往需要将低聚木糖与多种原料通过反应釜进行连续搅拌、高温熬制等加工后得到成品粘接剂,当前所使用的这类合成反应釜往往均采用的传统反应釜结构,虽然一定程度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由于成品胶液粘度大,从而导致传统的反应釜在对成品胶液排放作业时工作效率低下,并易因胶液与反应釜内表面粘接而导致胶液浪费和反应釜后续清理作业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反应釜连续运行性能及反应釜运行及维护成本,此外,当前反应釜在运行时,往往需要一次性添加全部原料,然后进行熬制、搅拌混合,在制备得到成品并收集后,方可进行下一批原料合成作业,无法实现物料添加、加工与成品出料同步进行,从而导致当前胶液生产效率低下,同时也造成反应釜需要频繁清理,增加了反应运行成本及维护作业劳动强度。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粘接剂合成用反应釜,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该新型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对原料进行高效搅拌混合作业,另一方面可实现对胶状物料进行高效出料作业,且出料与原料搅拌作业可连续进行,极大的提高了粘接胶制备作业的连续性、稳定性及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包括承载柱、承载罐、密封盖、回转驱动机构、搅拌桨叶、导流管、驱动绞龙、负压泵及控制电路,承载罐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导致圆锥形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一个排污口,且排污口与承载罐同轴分布,承载罐下端面与至少三条承载柱连接,且承载柱环绕承载罐轴线均布,承载柱与承载罐轴线相交并呈30°—60°夹角,承载罐上端面与密封盖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导流管有效长度的2/3—4/5部分嵌于承载罐内并与承载罐同轴分布,导流管下端面与承载罐下端面间间距为10—20厘米,且导流管对应的密封盖上设定位孔并通过定位孔与密封盖连接,导流管上端面与负压泵连通,且导流管位于承载罐外侧的管体侧表面设出料口,驱动绞龙嵌于导流管内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且驱动绞龙下端面与承载罐下端面间间距为0—5厘米,上端面高出出料口至少1厘米,搅拌桨叶嵌于承载罐内,环绕承载罐轴线均布,且搅拌桨叶下端面与承载罐下端面间距为0—30毫米,搅拌桨叶上端面比承载罐上端面低5—20毫米,并通过回转驱动机构与导流管外表面连接,回转驱动机构为与导流管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包覆在导流管外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控制电路与承载罐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绞龙、负压泵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罐外侧壁设至少两个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环绕承载罐轴线均布,且各电加热装置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内径为承载罐最小内径的1.3—5倍,且导流管内径为驱动绞龙外径的1.1—1.3倍。进一步的,所述的回转驱动机构通过至少驱动导轨与导流管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导轨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并与导流管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驱动导轨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负压泵与承载柱外表面连接,并通过排气管与导流管连通,且所述排气管与导流管间通过控制阀连接,且控制阀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物联网控制器为核心电路的电路结构,且控制电路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口及至少一个无线通讯装置。本新型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对原料进行高效搅拌混合作业,另一方面可实现对胶状物料进行高效出料作业,且出料与原料搅拌作业可连续进行,极大的提高了粘接胶制备作业的连续性、稳定性及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端、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包括承载柱1、承载罐2、密封盖3、回转驱动机构4、搅拌桨叶5、导流管6、驱动绞龙7、负压泵8及控制电路9,承载罐2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导致圆锥形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一个排污口10,且排污口10与承载罐2同轴分布,承载罐2下端面与至少三条承载柱1连接,且承载柱1环绕承载罐2轴线均布,承载柱1与承载罐2轴线相交并呈30°—60°夹角,承载罐2上端面与密封盖3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导流管6有效长度的2/3—4/5部分嵌于承载罐2内并与承载罐2同轴分布,导流管6下端面与承载罐2下端面间间距为10—20厘米,且导流管6对应的密封盖3上设定位孔11并通过定位孔11与密封盖3连接,导流管6上端面与负压泵8连通,且导流管6位于承载罐2外侧的管体侧表面设出料口12,驱动绞龙7嵌于导流管6内并与导流管6同轴分布,且驱动绞龙7下端面与承载罐2下端面间间距为0—5厘米,上端面高出出料口12至少1厘米,搅拌桨叶5嵌于承载罐2内,环绕承载罐2轴线均布,且搅拌桨叶5下端面与承载罐2下端面间距为0—30毫米,搅拌桨叶5上端面比承载罐2上端面低5—20毫米,并通过回转驱动机构4与导流管6外表面连接,回转驱动机构4为与导流管6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包覆在导流管6外并与导流管6同轴分布,控制电路9与承载罐2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回转驱动机构4、驱动绞龙7、负压泵8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罐2外侧壁设至少两个电加热装置13,所述电加热装置13环绕承载罐2轴线均布,且各电加热装置13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控制电路9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管6内径为承载罐2最小内径的1.3—5倍,且导流管6内径为驱动绞龙7外径的1.1—1.3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回转驱动机构4通过至少驱动导轨14与导流管6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导轨14环绕导流管6轴线均布并与导流管6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驱动导轨14与控制电路9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负压泵8与承载柱1外表面连接,并通过排气管15与导流管6连通,且所述排气管15与导流管6间通过控制阀16连接,且控制阀16与控制电路9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9为物联网控制器为核心电路的电路结构,且控制电路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口及至少一个无线通讯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上另设至少一个加料口。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构成本新型承载柱、承载罐、密封盖、回转驱动机构、搅拌桨叶、导流管、驱动绞龙、负压泵及控制电路进行组装,并通过承载柱对本新型进行固定,最后将控制电路与外部电源系统电气连接,从而完成本新型装配。在进行胶液合成时,将原料通过密封盖上的加料口添加到承载罐内,然后同时驱动回转驱动机构和电加热装置运行,一方面由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包括承载柱、承载罐、密封盖、回转驱动机构、搅拌桨叶、导流管、驱动绞龙、负压泵及控制电路,所述承载罐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导致圆锥形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一个排污口,且排污口与承载罐同轴分布,所述承载罐下端面与至少三条承载柱连接,且承载柱环绕承载罐轴线均布,承载柱与承载罐轴线相交并呈30°—60°夹角,所述承载罐上端面与密封盖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导流管有效长度的2/3—4/5部分嵌于承载罐内并与承载罐同轴分布,导流管下端面与承载罐下端面间间距为10—20厘米,且导流管对应的密封盖上设定位孔并通过定位孔与密封盖连接,所述导流管上端面与负压泵连通,且导流管位于承载罐外侧的管体侧表面设出料口,所述驱动绞龙嵌于导流管内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且驱动绞龙下端面与承载罐下端面间间距为0—5厘米,上端面高出出料口至少1厘米,所述搅拌桨叶嵌于承载罐内,环绕承载罐轴线均布,且搅拌桨叶下端面与承载罐下端面间距为0—30毫米,搅拌桨叶上端面比承载罐上端面低5—20毫米,并通过回转驱动机构与导流管外表面连接,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为与导流管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包覆在导流管外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所述控制电路与承载罐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回转驱动机构、驱动绞龙、负压泵电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低聚木糖制备纸张粘合剂的高效熬制反应釜包括承载柱、承载罐、密封盖、回转驱动机构、搅拌桨叶、导流管、驱动绞龙、负压泵及控制电路,所述承载罐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导致圆锥形腔体结构,其下端面设一个排污口,且排污口与承载罐同轴分布,所述承载罐下端面与至少三条承载柱连接,且承载柱环绕承载罐轴线均布,承载柱与承载罐轴线相交并呈30°—60°夹角,所述承载罐上端面与密封盖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导流管有效长度的2/3—4/5部分嵌于承载罐内并与承载罐同轴分布,导流管下端面与承载罐下端面间间距为10—20厘米,且导流管对应的密封盖上设定位孔并通过定位孔与密封盖连接,所述导流管上端面与负压泵连通,且导流管位于承载罐外侧的管体侧表面设出料口,所述驱动绞龙嵌于导流管内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且驱动绞龙下端面与承载罐下端面间间距为0—5厘米,上端面高出出料口至少1厘米,所述搅拌桨叶嵌于承载罐内,环绕承载罐轴线均布,且搅拌桨叶下端面与承载罐下端面间距为0—30毫米,搅拌桨叶上端面比承载罐上端面低5—20毫米,并通过回转驱动机构与导流管外表面连接,所述回转驱动机构为与导流管同轴分布的闭合环状结构,包覆在导流管外并与导流管同轴分布,所述控制电路与承载罐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回转驱动机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刘亚军成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源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