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前称重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40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48
一种炉前称重辊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用于对其上的部件进行支撑,机架内置称重传感器用于对转运包内的铁水进行称重;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为两套,分别设在机架两侧,两套传输机构间隔设置,两套传输机构之间靠近电炉一侧的机架采用断开形式;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远离电炉一侧的机架上,驱动机构与两套传输机构相连用于带动两套传输机构运转对转运包进行输送。将靠近电炉的传送辊及机架设计为中间断开的形式,只有远离电炉处通过一根长轴,便于动力的传输,这样,当发生漏包现象时,铁水便会在中间空档处流到炉前应急坑内,避免因铁水漏包损坏称重辊道设备,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停机,降低故障率,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A weighing roller table in front of the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前称重辊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炉前称重辊道。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铁水转运生产线中,炉前称重辊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功能:承载输送转运包和稳定准确的称重计量。炉前称重辊道上转运包在电炉前接铁水,铁水由电炉倾倒倒入转运包内。如果转运包耐火泥厚度不够或长时间不进行检修,转运包受铁水冲击,会出现铁水漏包情况的发生,铁水由转运包底部或侧面开口处溢出,铁水会直接溅洒在下方的称重辊道设备上,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停机,增加维修成本,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炉前称重辊道,结构合理,既可对转运包内的铁水进行称重,又可对盛有铁水的转运包进行输送,还可避免因铁水漏包损坏称重辊道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前称重辊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用于对其上的部件进行支撑,机架内置称重传感器用于对转运包内的铁水进行称重;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为两套,分别设在机架两侧,两套传输机构间隔设置,两套传输机构之间靠近电炉一侧的机架采用断开形式;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远离电炉一侧的机架上,驱动机构与两套传输机构相连用于带动两套传输机构运转对转运包进行输送。所述机架包括方框形的底架,底架上部两侧设有两根支撑梁,每根支撑梁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减震垫,减震垫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在底架上。所述传输机构包括通过带座轴承并排安装在支撑梁上的若干个轮轴,每个轮轴的内端安装传送辊,外端安装链轮,所有链轮通过环形链条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远离电炉一侧的两套传输机构的位置相对的两个轮轴通过长轴连接,长轴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靠近电炉一侧的机架底部设有炉前应急坑。所述传输机构外侧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对应驱动电机的位置设有检修门。所述支撑梁采用方形钢管。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优点:结构合理,底部的称重传感器可对转运包内的铁水进行称重,两排传送辊同步旋转可对盛有铁水的转运包进行输送,将靠近电炉的传送辊及机架设计为中间断开的形式,只有远离电炉处通过一根长轴,便于动力的传输,这样,当发生漏包现象时,铁水便会在中间空档处流到炉前应急坑内,避免因铁水漏包损坏称重辊道设备,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停机,降低故障率,保证生产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及电炉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运包,2、电炉,3、底架,4、支撑梁,5、减震垫,6、称重传感器,7、带座轴承,8、轮轴,9、传送辊,10、链轮,11、驱动电机,12、长轴,13、防护罩,14、检修门。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3所示,一种炉前称重辊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用于对其上的部件进行支撑,机架内置称重传感器用于对转运包1内的铁水进行称重;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为两套,分别设在机架两侧,两套传输机构间隔设置,两套传输机构之间靠近电炉2一侧的机架采用断开形式;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远离电炉一侧的机架上,驱动机构与两套传输机构相连用于带动两套传输机构运转对转运包进行输送。所述机架包括方框形的底架3,底架上部两侧设有两根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采用方形钢管,强度高,重量轻,每根支撑梁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减震垫5,减震垫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6,所述称重传感器6安装在底架上。所述传输机构包括通过带座轴承7并排安装在支撑梁上的若干个轮轴8,每个轮轴的内端安装传送辊9,外端安装链轮10,所有链轮通过环形链条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11,远离电炉一侧的两套传输机构的位置相对的两个轮轴通过长轴12连接,长轴12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启动后,带动长轴12及两个轮轴8旋转,此两轮轴为主动轮轴,两主动轮轴再通过链轮10带动两环形链条旋转,每根环形链条带动所有的链轮旋转,从而带动每个传输机构内的所有轮轴8旋转,其他轮轴为从动轮轴,从动轮轴再带动所有传送辊9同步旋转,最终带动转运包稳定向前输送。所述靠近电炉2一侧的机架底部设有炉前应急坑,当发生漏包现象时,铁水便会在机架及两套传输机构的中间空档处流到炉前应急坑内,避免因铁水漏包损坏称重辊道设备。所述传输机构外侧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防护罩13,可对内部的链条、链轮、轮轴等部件进行保护。所述防护罩上对应驱动电机的位置设有检修门14,便于维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前称重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用于对其上的部件进行支撑,机架内置称重传感器用于对转运包内的铁水进行称重;/n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为两套,分别设在机架两侧,两套传输机构间隔设置,两套传输机构之间靠近电炉一侧的机架采用断开形式;/n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远离电炉一侧的机架上,驱动机构与两套传输机构相连用于带动两套传输机构运转对转运包进行输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前称重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用于对其上的部件进行支撑,机架内置称重传感器用于对转运包内的铁水进行称重;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为两套,分别设在机架两侧,两套传输机构间隔设置,两套传输机构之间靠近电炉一侧的机架采用断开形式;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远离电炉一侧的机架上,驱动机构与两套传输机构相连用于带动两套传输机构运转对转运包进行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前称重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方框形的底架,底架上部两侧设有两根支撑梁,每根支撑梁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减震垫,减震垫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在底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前称重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通过带座轴承并排安装在支撑梁上的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玉开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杰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