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26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竖直烟道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一飞灰分离区,所述第二竖直烟道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二飞灰分离区,第一飞灰分离区内设置有上下两排三棱柱构成的第一飞灰挡块,两排第一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第二飞灰分离区内设置有上下两排四棱柱构成的第二飞灰挡块,两排第二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竖直烟道内增设飞灰挡块,通过飞灰对挡块的撞击,改变飞灰的运行方向,同时降低运行速度,最终大颗粒的飞灰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灰斗进行收集,挡块采用上下两排交错布置,减小挡块对烟气阻力的增加,除掉一部分飞灰,减轻催化剂运行负担。

A pre ash removal device for denitration flue of coal-fired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火电厂煤粉锅炉SCR反应器入口烟道,特别是一种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燃煤发电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煤锅炉尾部竖直烟道的飞灰都是经过自然沉降收集后,送入储灰仓,然后由正压气力输送方式送至灰库。目前燃煤机组脱硝技术一般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氨作为还原剂,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将烟气中的NO还原为N2。目前SCR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催化剂的运行状态有关,随着我国煤价持续上涨,燃煤机组的煤源无法保障,燃用煤质较差,煤质灰分也高于设计值,煤质灰分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催化剂的负担,导致部分发电企业SCR催化剂出现积灰、磨损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催化剂性能下降,最终导致氮氧化物排放不能达标,成为发电企业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如何在烟气中飞灰进入SCR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之前,除掉一部分飞灰,减轻催化剂运行负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可有效解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飞灰分离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包括SCR反应器以及连接在SCR反应器上部烟气入口上的入口烟道,入口烟道包括位于SCR反应器烟气入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烟道两端的第一竖直烟道、第二竖直烟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竖直烟道上端的第二水平烟道,第二水平烟道的出口与SCR反应器的烟气入口相连,所述第一竖直烟道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一飞灰分离区,所述第二竖直烟道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二飞灰分离区,第一飞灰分离区内设置有上下两排三棱柱构成的第一飞灰挡块,两排第一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第二飞灰分离区内设置有上下两排四棱柱构成的第二飞灰挡块,两排第二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第一飞灰挡块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底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一沉降灰储存灰斗,第二飞灰挡块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底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二沉降灰储存灰斗。优选的,所述第一飞灰挡块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第一飞灰挡块的三棱柱两端底面分别与第一竖直烟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飞灰挡块的轴线方向均与第一竖直烟道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位于上方的一排第一飞灰挡块为第一上挡块,位于下方的一排第一飞灰挡为第一下挡块,各个第一上挡块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同时第一上挡块的截面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夹角竖直朝上,各个第一下挡块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同时第一下挡块的截面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夹角竖直朝上且位于两第一上挡块的间隙中心且第一下挡块的上端与第一上挡块的下端齐平,构成尖端朝上的第一交错布置式飞灰阻挡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飞灰挡块的截面是由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边拼接在一起构成的四边形,第二飞灰挡块的四棱柱两端底面分别与第二竖直烟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飞灰挡块的轴线方向均与第二竖直烟道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位于上方的一排第二飞灰挡块为第二上挡块,位于下方的一排第二飞灰挡为第二下挡块,各个第二上挡块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各个第二飞灰挡块截面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夹角分别竖直朝上和竖直朝下,各个第二下挡块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同时第二下挡块朝上的截面等腰三角形夹角且位于两第二上挡块的间隙中心,构成尖端分别朝上和朝下的第二交错布置式飞灰阻挡结构。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在现有的SCR反应器入口烟道上改造即可,通过在两竖直烟道内增设飞灰挡块,通过飞灰对挡块的撞击,改变飞灰的运行方向,同时降低运行速度,最终大颗粒的飞灰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灰斗进行收集,挡块采用上下两排交错布置,减小挡块对烟气阻力的增加,在烟气中飞灰进入SCR反应器催化剂之前,除掉一部分飞灰,减轻催化剂运行负担,并且不积灰,使用方便,效果好,是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入口烟道剖开),其中箭头方向表示烟气流向。图2为本技术第一飞灰分离区的剖面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单个第一飞灰挡块的立体图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飞灰挡块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飞灰分离区的剖面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单个第二飞灰挡块的立体图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飞灰挡块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7给出,本技术包括SCR反应器13以及连接在SCR反应器13上部烟气入口上的入口烟道,入口烟道包括位于SCR反应器烟气入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烟道3两端的第一竖直烟道1、第二竖直烟道5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竖直烟道5上端的第二水平烟道6,第二水平烟道6的出口与SCR反应器4的烟气入口相连,所述第一竖直烟道1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一飞灰分离区7,所述第二竖直烟道5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二飞灰分离区8,第一飞灰分离区7内设置有上下两排三棱柱构成的第一飞灰挡块,两排第一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第二飞灰分离区8内设置有上下两排四棱柱构成的第二飞灰挡块,两排第二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第一飞灰挡块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3底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一沉降灰储存灰斗10a,第二飞灰挡块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3底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二沉降灰储存灰斗10b。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第一飞灰挡块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第一飞灰挡块的三棱柱两端底面分别与第一竖直烟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飞灰挡块的轴线方向均与第一竖直烟道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位于上方的一排第一飞灰挡块为第一上挡块71,位于下方的一排第一飞灰挡为第一下挡块72,各个第一上挡块71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同时第一上挡块71的截面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夹角竖直朝上,各个第一下挡块72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同时第一下挡块72的截面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夹角竖直朝上且位于两第一上挡块的间隙中心且第一下挡块72的上端与第一上挡块71的下端齐平,构成尖端朝上的第一交错布置式飞灰阻挡结构;所述第一飞灰挡块截面的等腰三角形两腰夹角a小于60°。所述第二飞灰挡块的截面是由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边拼接在一起构成的四边形,如图7述第二飞灰挡块的截面图所示,位于上方的第一等腰三角形8a与位于下方的第二等腰三角形8b底边拼接在一起,且第一等腰三角形8a与第二等腰三角形8b的底边相等,构成四边形;第二飞灰挡块的四棱柱两端底面分别与第二竖直烟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飞灰挡块的轴线方向均与第二竖直烟道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位于上方的一排第二飞灰挡块为第二上挡块81,位于下方的一排第二飞灰挡为第二下挡块82,各个第二上挡块81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各个第二飞灰挡块截面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夹角分别竖直朝上和竖直朝下,各个第二下挡块82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同时第二上挡块81朝下的截面等腰三角形夹角位于两第二下挡块的间隙中心,构成尖端分别朝上和朝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包括SCR反应器(13)以及连接在SCR反应器(13)上部烟气入口上的入口烟道,入口烟道包括位于SCR反应器烟气入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烟道(3)两端的第一竖直烟道(1)、第二竖直烟道(5)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竖直烟道(5)上端的第二水平烟道(6),第二水平烟道(6)的出口与SCR反应器(13)的烟气入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烟道(1)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一飞灰分离区(7),所述第二竖直烟道(5)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二飞灰分离区(8),第一飞灰分离区(7)内设置有上下两排三棱柱构成的第一飞灰挡块,两排第一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第二飞灰分离区(8)内设置有上下两排四棱柱构成的第二飞灰挡块,两排第二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第一飞灰挡块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3)底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一沉降灰储存灰斗(10a),第二飞灰挡块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3)底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二沉降灰储存灰斗(10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包括SCR反应器(13)以及连接在SCR反应器(13)上部烟气入口上的入口烟道,入口烟道包括位于SCR反应器烟气入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烟道(3)两端的第一竖直烟道(1)、第二竖直烟道(5)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竖直烟道(5)上端的第二水平烟道(6),第二水平烟道(6)的出口与SCR反应器(13)的烟气入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烟道(1)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一飞灰分离区(7),所述第二竖直烟道(5)内设置有用于被飞灰撞击的第二飞灰分离区(8),第一飞灰分离区(7)内设置有上下两排三棱柱构成的第一飞灰挡块,两排第一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第二飞灰分离区(8)内设置有上下两排四棱柱构成的第二飞灰挡块,两排第二飞灰挡块呈交错布置,第一飞灰挡块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3)底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一沉降灰储存灰斗(10a),第二飞灰挡块正下方的第一水平烟道(3)底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二沉降灰储存灰斗(10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飞灰挡块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第一飞灰挡块的三棱柱两端底面分别与第一竖直烟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飞灰挡块的轴线方向均与第一竖直烟道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锅炉脱硝烟道预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一排第一飞灰挡块为第一上挡块(71),位于下方的一排第一飞灰挡为第一下挡块(72),各个第一上挡块(71)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同时第一上挡块(71)的截面等腰三角形两腰的夹角竖直朝上,各个第一下挡块(72)之间呈并排相间均布,同时第一下挡块(72)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玮李晓宇齐鸿彬路树生刘红强李晓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