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凡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232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供电单元为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提供电力;控制单元控制换气风机组件的启停运行;通气管连接换气风机组件,与轿车外的空气连通换气;所述通气管为可弯折的抗挤压扁平管道,其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持柔性的同时又能防止通气管被挤压堵塞,保证了通排气的可靠性;此外提供了将通气管安装在车架和车门密封胶条之间的安装方法,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换气降温装置在无需另开孔洞而破坏车身原本设计,保证车体本身使用的安全性、密封性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换气降温装置的合理安装,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至今无法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创新,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实用价值。

A kind of air exchange and coo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rk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辅助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夏日里,汽车停放在露天,在太阳的暴晒下,驾驶室内的空气温度可以达到60-70度。在这么高的温度下,一是乘用人员进入时会被热浪烫的很不舒适,特别是对孕妇老人儿童伤害更大;二是多种化工材料组成汽车内饰和车内留存的各种物品或污垢,在持续高温下会释放大量的甲醛、苯、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三是长时间高温还会加速汽车部件老化,颜色变异,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汽车自燃。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有车一族,人们非常希望能有一种方便、可靠、节能的解决方法,能拥有一款能解决这些困扰的好产品。通过收集市面上相关用于解决夏日汽车停放期间降温问题的产品进行分析和查询国内外相关技术专利综合分析,要解决停放烈日下汽车内部气温过高问题,归纳起来有目前有以下三种措施:一是汽车原配降温系统。汽车厂家设计汽车时就加入自动降温的装置,比如通过汽车蓄电池或外装太阳能电池板解决电源驱动车配换气系统来实现降温,或者汽车设计具有远程启动空调功能由车主自由控制,当然这两种方法对绝大部分车型是不存在的,如果想拥有多出几万块钱购买吧,而且还会耗电耗油。进口车和国产车都有少数车型具备这些功能,如凯迪拉克XT5、上汽名爵6、沃尔沃亚太XC60、比亚迪秦等。二是化学降温。像喷杀虫剂一样往车里喷洒迅速降温剂(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即干冰),但只能对喷到的物体表面迅速降温,对空气降温效果不明显,还易造成车内部件急速降温产生龟裂(如座椅的表皮),特别是降温剂中往往还掺杂了其他一些物质,例如芳香剂等化学物质,对人体肯定产生有害影响。市面零售价180毫升20多元人民币,基本上喷两次就用完。三是外设换气降温装置。夏日里,实际上车外的温度不太会超过40度的,但露天停放时车里的温度可以暴晒到60-70度,如果能将车外的空气与车里的空气形成对流,就能有效降低汽车里的温度。这就是汽车换气降温的简单原理。但目前市面上已经推出的换气降温产品(如天猫淘宝京东都能找到的“汽车降温神器”)和已经申请的公开的专利文献(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932793.9的汽车降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专利号201420331787.5车辆停车换气降温装置等),技术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车窗玻璃上做文章,即把换气装置安装在窗玻璃上或车顶天窗上;也有诸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910312604.2的文献,其公开的汽车驻停通风系统是通过改造鲨鱼鳍天线作为通风部。前述这些市场产品和公开的方案的安装非常不方便,需要破坏车辆的原有结构,安装成本高难度大,且极其容易发生渗水现象,甚至会影响到车辆的安全,实用性不佳,故而目前市面上没有被推广采用,都没有真正解决汽车暴晒降温的问题,因此,具有实用性的便于安装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目前仍属于市场空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实用、易于安装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方案是: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单元、换气风机组件和通气管,其中,供电单元为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提供电力;控制单元控制换气风机组件的启停运行;通气管连接换气风机组件,与轿车外的空气连通换气;所述通气管为可弯折的抗挤压扁平管道,其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为扁平整管,整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为若干小气管排列拼合而成的扁平组合管,组合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作为优选,所述换气降温装置还包括用于通气管安装限位的固定架,所述通气管在安装于轿车内时嵌套于固定架内。作为优选,所述供电单元为车载电源、或者充电电池、或者太阳能发电板/膜;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换气降温装置还包括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显示屏,所述换气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涡轮风机。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安装于一壳体内,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空气流通的孔隙,所述通气管与换气风机组件之间还设有连接管件,通气管与连接管件为可插拔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方法,解决了安装的难点,具体方案是: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方法,采用前述的换气降温装置,将该装置中的通气管夹装于轿车的车门和车架的密封胶条之间,车门关闭时,换气风机组件通过通气管向车内输入外部空气或将车内空气向车外排出。具体优选方案中的,将所述换气降温装置的壳体设置在车内的车门铰链安装的车架柱体上,所述通气管夹装于轿车的车门和车架的密封胶条之间,通气管的一端与换气风机组件连接,另一端伸出密封胶条外与车外空气导通;在车门关闭时,换气风机组件通过通气管向车内输入外部空气或将车内空气向车外排出。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通过3M胶片粘合在轿车内的车架柱体上;所述供电单元为太阳能发电板/膜,太阳能发电板/膜通过电线向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供电。为了更好的降温效果,再更优的方案中,采用两套换气降温装置,分别安装于轿车的左右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换气降温装置采用了厚度低于15mm扁平组合管结构的通气管,在保持柔性的同时又能防止通气管被挤压堵塞,保证了通排气的可靠性;此外提供了将通气管安装在车架和车门密封胶条之间的安装方法,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换气降温装置在无需另开孔洞而破坏车身原本设计,保证车体本身使用的安全性、密封性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换气降温装置的合理安装,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至今无法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创新,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应用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装配应用图。1、供电单元;2、控制单元;3、换气风机组件;4、通气管;5、固定架;6、温度传感器;7、显示屏;8、孔隙;9、壳体;10、连接管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包括供电单元1、控制单元2、换气风机组件3和通气管4,其中,供电单元1为控制单元2和换气风机组件3提供电力;控制单元2控制换气风机组件3的启停运行;通气管4连接换气风机组件3,与轿车外的空气连通换气;通气管4为可弯折的抗挤压扁平管道,其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扁平管道可以是现有技术的材质制造,本申请文件不做介绍,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两做法,一是将通气管4设计为扁平整管,整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二是将通气管4设计为若干小气管排列拼合而成的扁平组合管,组合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方案,但要求必须是厚度不超过15mm的扁平管,这个技术特点是本创新的核心之一,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装置的安装问题,本创新的装置是运用在轿车内的产品,在必须保障不改动轿车任何结构的情况下要实现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单元、换气风机组件和通气管,其中,/n供电单元为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提供电力;/n控制单元控制换气风机组件的启停运行;/n通气管连接换气风机组件,与轿车外的空气连通换气;所述通气管为可弯折的抗挤压扁平管道,其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单元、换气风机组件和通气管,其中,
供电单元为控制单元和换气风机组件提供电力;
控制单元控制换气风机组件的启停运行;
通气管连接换气风机组件,与轿车外的空气连通换气;所述通气管为可弯折的抗挤压扁平管道,其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扁平整管,整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若干小气管排列拼合而成的扁平组合管,组合管的外壁厚度不超过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通气管安装限位的固定架,所述通气管在安装于轿车内时嵌套于该固定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为车载电源、或者充电电池、或者太阳能发电板/膜;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车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换气降温装置还包括有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显示屏,所述换气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涡轮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驻停轿车的换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吴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