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20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温剂除空气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包括密封的储油筒,所述储油筒顶部设有气路单向阀,气路单向阀通过第一软管连接真空泵,储油筒的外侧壁上设有接管,接管与储油筒内部相通,接管上连接第二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真空泵在储油筒内液面上方制造近似真空的环境,储油筒内煤油中的空气即可不断溢出至该真空环境中并被真空泵抽出,从而达到了除去煤油中空气的效果;通过在储油筒外设置与其相通的透明管,通过观察透明管中的煤油含气泡情况可判断煤油中是否含空气或空气含量的多少。

A kerosene dega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温剂除空气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实际上是一种压力式(气压式)温度控制器,主要由感温器和触电式微型开关组成。感温器是一个封闭的囊体,主要由感温头、感温管和感温腔三部分组成。当蒸发器表面的温度上升并超过温度控制器旋钮设定的温度时,感温管内感温剂的压力增大,感温腔中的隔膜在压力的作用下压迫传动支板,使触点接通,电路闭合,压缩机开始运转,电冰箱开始制冷。当蒸发器表面的温度逐渐下降至设定值时,感温管内感温剂的压力下降,弹簧的收缩力大于感温腔中隔膜对传动支板产生的推力,传动支板即在弹簧的收缩作用下微微向上抬起,使得触点断开,压缩机便随之停止运转。一般采用航空煤油作为感温剂,而航空煤油中含有空气,若感温管内的感温剂含有空气,会导致感温腔中的隔膜变形量异常,使机械式温度控制器的控制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其具有除去煤油中空气的功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包括密封的储油筒,所述储油筒顶部设有气路单向阀,气路单向阀通过第一软管连接真空泵,储油筒的外侧壁上设有接管,接管与储油筒内部相通,接管上连接第二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软管伸至原液筒中,再启动真空泵吸出储油筒内的空气,在储油筒内制造低气压,由于外界的气压大于储油筒内的气压,所以外界的空气将原液筒内的煤油通过第二软管压入储油筒内,即达到了将原液筒里的煤油抽至储油筒内的效果。<br>由于抽至储油筒内的煤油含空气,因此需要继续进行除空气处理,处理方法为:封闭接管,保持真空泵继续抽气,在储油筒内液面上方制造近似真空的环境,储油筒内煤油中的空气即可不断溢出至该真空环境中并被真空泵抽出,从而达到了除去煤油中空气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接管上设有球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球阀可方便地打开接管,以便用真空泵从原液筒中抽油至储油筒;利用球阀也可方便地封闭接管,以便用真空泵吸出储油筒内煤油中的空气。优选的,所述储油筒的外侧壁上连接有一根透明管,透明管的两端分别与储油筒的不同高度处接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筒中的煤油可进入透明管,通过观察透明管中的煤油含气泡情况来判断煤油中是否含空气。优选的,所述储油筒的外侧壁上连接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截止阀,透明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截止阀的出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闭两个截止阀,可拆下透明管清洗,去除透明管内壁附着的杂物,使得透过透明管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煤油中的气泡。储油筒吸油时关闭两个截止阀,吸油完毕后打开截止阀,煤油快速补充到透明管中,煤油快速流动时,煤油中的小气泡冲撞剧烈并结合成大气泡,因此可方便透过透明管观察煤油中的气泡。优选的,还包括顶部开口的原液筒,原液筒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两侧与底部均与原液筒的内壁无缝连接,隔板上设有若干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软管在隔板的一侧吸油时,隔板另一侧的煤油需要通过隔板上的细孔,而比细孔大的气泡无法通过细孔,因此煤油中较大的气泡被挡于隔板一侧,所以减少了储油筒吸入的空气量。优选的,所述隔板上紧贴设有挡板,挡板通过铆钉铰接于隔板上,挡板可封闭所有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软管吸油时,通过旋转挡板可调节挡板封闭的细孔数量,从而改变了煤油通过细孔的流速。挡板遮住的细孔数量越多则细孔处的煤油流速越高,则不能通过细孔的大气泡越容易被细孔挤压破裂,从而有利于释放煤油中的空气。优选的,所述隔板将原液筒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容积大于第二腔室的容积,第二软管置于第二腔室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软管在较小的腔室内吸油,可保证原液筒中大部分的煤油通过隔板上的细孔。优选的,所述隔板呈倾斜状,第二腔室呈底部大、顶部小的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降低杂物落入第二腔室的概率,防止杂物被吸入储料筒。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利用真空泵在储油筒内液面上方制造近似真空的环境,储油筒内煤油中的空气即可不断溢出至该真空环境中并被真空泵抽出,从而达到了除去煤油中空气的效果;2.通过在储油筒外设置与其相通的透明管,通过观察透明管中的煤油含气泡情况可判断煤油中是否含空气或空气含量的多少。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挡板与隔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储油筒;2、原液筒;3、气路单向阀;4、第一软管;5、真空泵;6、接管;7、第二软管;8、球阀;9、透明管;10、截止阀;11、隔板;12、细孔;13、挡板;14、铆钉;15、第一腔室;16、第二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包括密封的储油筒1、顶部开口的原液筒2,储油筒1顶部安装有气路单向阀3、外侧壁靠近底部处安装有接管6,气路单向阀3和接管6均与储油筒1的内腔相通;气路单向阀3上连接有第一软管4,第一软管4连接真空泵5,接管6上连接有第二软管7,第二软管7伸至原液筒2内,原液筒2内盛放未经除空气处理的航空煤油。如图1所示,接管6上安装有球阀8,打开球阀8并启动真空泵5,真空泵5吸出储油筒1内的空气,在储油筒1内制造低气压,由于外界的气压大于储油筒1内的气压,所以外界的空气将原液筒2内的煤油通过第二软管7压入储油筒1内,即达到了将原液筒2里的煤油抽至储油筒1内的效果。由于抽至储油筒1内的煤油含空气,因此需要继续进行除空气处理,处理方法为:关闭球阀8(即封闭接管6),保持真空泵5继续抽气,在储油筒1内液面上方制造近似真空的环境,储油筒1内煤油中的空气即可不断溢出至该真空环境中并被真空泵5抽出,从而达到了除去煤油中空气的效果。如图1所示,经过上述除空气处理后,由于无法得知储油筒1内煤油是否仍含空气,所以在储油筒1的外壁上安装两个高度不同的截止阀10,用一段透明管9的两端连接两个截止阀10的出水口。储油筒1中的煤油可进入透明管9,通过观察透明管9中的煤油含气泡情况来判断煤油中是否含空气(或含空气量的多少)。关闭两个截止阀10,可拆下透明管9清洗,去除透明管9内壁附着的杂物,使得透过透明管9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煤油中的气泡。储油筒1吸油时关闭两个截止阀10,吸油完毕后打开截止阀10,煤油快速补充到透明管9中,煤油快速流动时,煤油中的小气泡冲撞剧烈并结合成大气泡,因此可方便透过透明管9观察煤油中的气泡。结合图1与图2,原液筒2内设有隔板11,隔板11上设有若干细孔12。隔板11的两侧端与底部均与原液筒2的内壁无缝连接,隔板11将原液筒2分隔成第一腔室15和第二腔室16,第一腔室15的容积大于第二腔室16的容积,第二软管7置于第二腔室16内吸油,可保证原液筒2中大部分的煤油通过隔板11上的细孔12。隔板11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包括密封的储油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筒(1)顶部设有气路单向阀(3),气路单向阀(3)通过第一软管(4)连接真空泵(5),储油筒(1)的外侧壁上设有接管(6),接管(6)与储油筒(1)内部相通,接管(6)上连接第二软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包括密封的储油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筒(1)顶部设有气路单向阀(3),气路单向阀(3)通过第一软管(4)连接真空泵(5),储油筒(1)的外侧壁上设有接管(6),接管(6)与储油筒(1)内部相通,接管(6)上连接第二软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6)上设有球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筒(1)的外侧壁上连接有一根透明管(9),透明管(9)的两端分别与储油筒(1)的不同高度处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油除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筒(1)的外侧壁上连接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截止阀(10),透明管(9)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截止阀(10)的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彬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润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