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50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圆周外壁活动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套筒和壳体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设有碟形双金属片,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杆,且顶杆与碟形双金属片相接触,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散热孔使壳体内的热量得到散发,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果,同时能够通过弹性板与第一电性触点的配合使用,避免装置的温度过高容易引发危险,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还能够通过推杆辅助装置进行复位,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


[0001]本技术涉及温控器
,尤其涉及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

技术介绍

[0002]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控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种类的温控器应用在家电、电机、制冷或制热等众多产品中。
[0003]温控器是通过内部金属片受温度影响发生的形变,实现自动复位,同时也具备手动复位的功能,常见的温控器壳体通常是封闭式的,就会造成壳体内部温度过高,不能及时散热,导致金属片的温度灵敏度降低,影响温控器的控制效果,因此,提出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圆周外壁活动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套筒和壳体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设有碟形双金属片,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杆,且顶杆与碟形双金属片相接触,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板,且弹性板与顶杆相固定,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活动连接有楔形块,且弹性板与楔形块相接触,所述楔形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腰圆孔,且导向架与腰圆孔滑动连接,所述楔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与弹性板相接触。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手动推杆,手动推杆的顶端穿过壳体并活动连接有拉簧,且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手动推杆和壳体相固定。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性触点,所述弹性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性触点,且第一电性触点与第二电性触点相接触。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性触点和第二电性触点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层。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壳体相接触。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固定孔,且固定孔对称分布。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在套筒和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的设置,当壳体内的温度较高时,碟形双金属片受热变形,使碟形双金属片的凸面朝下,从而使碟形双金属片的凸面推动顶杆向下移动,进而使弹性板向下产生形变,弹性板形变并推动楔形块沿着滑孔向外移动,且弹簧伸长,从而使导向架沿着腰圆孔滑动,进而使套筒带动套筒上的散热孔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与壳体上的散热孔相连通,进而使壳体内的热量得到散发,避免常见的温控器通常是封闭式的,导致壳体内部温度过高影响温控器的控制效果,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果。
[0015]2.通过第一电性触点与第二电性触点的配合使用,当顶杆推动弹性板向下发生形变时,第一电性触点离开第二电性触点,从而使装置在温度过高时能够自动断电,避免装置的温度过高容易引发危险,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0016]3.通过在壳体上安装手动推杆的设置,向上推动手动推杆,使手动推杆推动弹性板复位,从而使顶杆推动碟形双金属片复位,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的套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的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导热板;2、套筒;3、壳体;4、散热孔;5、固定孔;6、橡胶垫;7、安装板;8、手动推杆;9、导向架;10、滑孔;11、楔形块;12、固定板;13、顶杆;14、弹性板;15、拉簧;16、碟形双金属片;17、第一电性触点;18、绝缘层;19、腰圆孔;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参照图1

图3,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包括安装板7,安装板7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壳体3,壳体3的圆周外壁转动连接有套筒2,套筒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架9,套筒2和壳体3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4,壳体3的一侧内壁设有碟形双金属片16,壳体3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内部插接有顶杆13,且顶杆13与碟形双金属片16相接触,壳体3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弹性板14,且弹性板14与顶杆13相固定,壳体3的一侧开设有滑孔10,滑孔10内滑动连接有楔形块11,且弹性板14与楔形块11相接触,楔形块11的上表面开设有腰圆孔19,且导向架9与腰圆孔19滑动连接,楔形块11的底部焊接有弹簧20,且弹簧20与弹性板14相接触,当壳体3内的温度较高时,碟形双金属片16受热变形,使碟形双金属片16的凸面朝下,从而使碟形双金属片16的凸面推动顶杆13向下移动,进而使弹性板14向下产生形变,弹性板14形变并推动楔形块11沿着滑孔10向外移动,且弹簧20伸长,从而使导向架9沿着腰圆孔19滑动,进而使套筒2带动套筒2
上的散热孔4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与壳体3上的散热孔4相连通,进而使壳体3内的热量得到散发,避免常见的温控器通常是封闭式的,导致壳体3内部温度过高影响温控器的控制效果。
[0023]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7的内部插接有手动推杆8,手动推杆8的顶端穿过壳体3并套接有拉簧15,且拉簧15的两端分别与手动推杆8和壳体3相固定,向上推动手动推杆8,且拉簧15伸长,使手动推杆8推动弹性板14复位,从而使顶杆13推动碟形双金属片16复位,壳体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导热板1,导热板1能够将壳体3内部的热量导出,进一步使壳体3的内部得到降温,固定板12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性触点,弹性板14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性触点17,且第一电性触点17与第二电性触点相接触,当顶杆13推动弹性板14向下发生形变时,第一电性触点17离开第二电性触点,从而使装置在温度过高时能够自动断电,避免装置的温度过高容易引发危险,第一电性触点17和第二电性触点的圆周外壁均粘接有绝缘层18,绝缘层18使第一电性触点17和第二电性触点的外侧能够绝缘,安装板7的上表面粘接有橡胶垫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包括安装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3),壳体(3)的圆周外壁活动连接有套筒(2),套筒(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架(9),所述套筒(2)和壳体(3)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4),所述壳体(3)的一侧内壁设有碟形双金属片(16),所述壳体(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杆(13),且顶杆(13)与碟形双金属片(16)相接触,所述壳体(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板(14),且弹性板(14)与顶杆(13)相固定,所述壳体(3)的一侧开设有滑孔(10),滑孔(10)内活动连接有楔形块(11),且弹性板(14)与楔形块(11)相接触,所述楔形块(11)的上表面开设有腰圆孔(19),且导向架(9)与腰圆孔(19)滑动连接,所述楔形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0),且弹簧(20)与弹性板(14)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一体式复位功能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润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