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焊接定位工装包括用于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定位框,定位框具有用于与电池模组在电芯极柱排列平面内以及电芯极柱延伸方向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还包括若干个设有用于定位导电片的定位孔的调整块,调整块在平行于电芯极柱排列平面的平面内活动安装在定位框上,定位框上设有供导电片与相应电芯极柱对接的穿孔,调整所述调整块相对于定位框的位置能够使导电片的圆孔与电芯极柱上的电芯极柱中心孔对中,调整块和定位框之间还设有进行位置保持的保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焊接定位工装因电池模组存在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所导致的导电片的圆孔与电芯极柱中心孔的对中精度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
A kind of welding and positioning tool for conducting sheet between single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电池包制造过程中,如图1、图2所示,多个单体电池1组装在一起组成电池模组3,单体电池1的上端面设置有电芯极柱2,多个电池模组3放入一个电池箱中组成电池包4,电池包4中并列排布的单体电池的上端面共同组成了电芯极柱排列平面5,各个电芯上极柱2均沿垂直于电芯极柱排列平面的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电池包4的单体电池1之间要通过导电片6串联起来实现单体电池1的充放电,具体就是将导电片6的导电片圆孔8与电芯极柱中心孔7连接。其中导电片的结构正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96715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导电片”,导电片为金属片状结构,且其本体上开设有两个与单体电池的电芯极柱中心孔配合的圆孔,使用时,通过圆孔与电芯极柱中心孔的配合连接而将导电片固定在两个单体电池上,电芯极柱与导电片之间使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在焊接时要求导电片上的圆孔与电芯极柱中心孔之间要有较高的同轴度。实际生产时,为提高焊接效率保证焊接的一致性,导电片与电芯极柱之间的焊接工作使用自动化焊接工作站进行,焊接前需要使用定位工装将导电片相对于电池包进行定位。但是,由于单体电池在制造时厚度存在偏差,单体电池组成的模组在箱体里面固定时也有装配误差,这两个误差的累积导致电芯极柱在电芯极柱排列平面上的实际位置与理论上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工装在电池包上固定好之后,用于放置导电片的工装孔的位置也就被固定,而由于上述累积误差的存在,导致放置导电片的工装孔并不一定能够与单体电池的电芯极柱进行精确的对位,进而无法将导电片与电芯极柱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容易使焊缝焊接到导电片圆孔上造成导电片过流面积小,甚至出现导电片完全遮挡电芯极柱的中心孔而无法焊接,造成返修率和废品率升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工装因无法根据电池包内电芯极柱的实际位置对导电片进行精确对中定位所导致的焊接质量差、返修率和报废率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包括用于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定位框,定位框具有用于与电池模组在电芯极柱排列平面内以及电芯极柱延伸方向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还包括若干个调整块,所述各个调整块在平行于电芯极柱排列平面的平面内活动安装在定位框上,调整块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定位安装导电片,定位框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供调整块上装配的导电片与相应电芯极柱对接的穿孔,调整所述调整块相对于定位框的位置能够使导电片的圆孔与电芯极柱上的电芯极柱中心孔对中,调整块和定位框之间还设有在二者相对调整后使二者的位置相对保持的保持结构。上述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定位工装整体分为定位框和调整块两部分,且调整块沿平行于电芯极柱排列平面的平面活动安装在定位框上,由此便将定位工装在电池包上的定位分成了两步。首先定位框通过定位结构与电池模组在电池模组的电芯极柱排列平面内以及电芯极柱延伸方向定位配合,实现定位工装与电池模组之间的初步定位,即实现定位框与电池包的各单体电池的电芯极柱之间的初步定位,并同时为调整块提供安装基体;然后将调整块活动安装在定位框上,并在调整块的定位孔内定位安装导电片,当导电片的圆孔未与对应的电芯极柱的中心孔对中时,通过移动调整块来调整导电片的圆孔与电芯极柱的中心孔之间的相对位置,直至二者达到合格的同轴度,然后通过保持结构的设置来使调整块与定位框的相对位置进行保持,防止在后续的焊接或其他操作过程中调整块与定位框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动,实现调整块内定位安装的导电片与电芯极柱之间的定位,进而保证二者的焊接质量,避免返修和报废情况的出现。同时,由于每个调整块相对独立,调整时对单个调整块进行调整,不会对其他导电片的位置产生影响,大大提高了导电片位置调整的方便性。进一步地,穿孔的孔壁上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挡止结构,穿孔的位于挡止结构上侧部分的内腔构成容纳调整块的容纳腔,调整块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具有供调整块能够在容纳腔中相对定位框活动的配合间隙。有益效果:通过将调整块放置在穿孔内,穿孔的周向内壁面与调整块挡止配合,利用穿孔与穿孔之间的实体壁对调整块起到隔离和阻挡作用,通过隔离实现了各个调整块之间的相对独立,确保对某个调整块进行位置调整时不会触碰其他调整块,提高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使用的方便性。进一步地,所述穿孔为台阶孔,台阶孔的大径端朝上且构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构成所述挡止结构。有益效果:将穿孔设置为台阶孔,在加工孔的过程中,直接形成挡止结构,方便了定位框的加工制造。进一步地,台阶孔的位于台阶面上方的深度大于调整块的厚度。有益效果:由于台阶孔的位于台阶面上方的深度大于调整块的厚度,使得调整块在台阶孔内放置好之后,能够完全容纳在台阶孔内,台阶孔的周向侧壁也就构成了高度大于调整块厚度的挡止壁,能够有效地防止调整块从台阶孔内脱出,提高定位工装使用的方便性。进一步地,所述保持结构为磁吸结构。有益效果:将保持结构设置为磁吸结构,使得保持结构极为简单,简化了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的结构,进一步地,磁吸结构包括分设在挡止结构和调整块的与挡止结构贴合的贴合面的其中一个上的上的铁片以及另一个上的与铁片吸合的磁铁。有益效果:保持结构采用设置在挡止结构和调整块的与挡止结构贴合的贴合面上的铁片以及与铁片吸合的磁铁,利用磁铁与铁片之间的吸合力来实现调整块在定位框上的位置保持,由于磁铁与铁片之间的吸合力伴随着调整动作始终存在,因此,调整好调整块的位置之后能够同时同步地实现调整块在定位框上的位置的保持,提高了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使用的方便性。磁铁还能吸附导电片和电芯极柱上粘附的铁末,实现清洁作用。进一步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框上的用于贴设在电池模组的电芯极柱排列表面上以与电池模组沿电芯极柱的延伸方向定位配合的定位面,定位面的一端设有用于挡设在电池模组的侧面而使定位框与电池模组沿电芯极柱的排列平面定位配合的定位板,定位面的与设置有定位板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顶紧电池模组的顶紧装置。有益效果:由于设置在定位框上的定位面与电池模组的电芯极柱排列表面配合能够对定位框和电池模组沿电芯极柱的延伸方向进行定位,面面配合,方便定位,有效地确保了定位的稳定性。在通过面面配合实现电芯极柱的延伸方向定位的基础上,在定位框的定位面上设置定位板来与电池模组侧面配合,进一步通过面面配合将定位框与电池模组在电芯极柱的排列平面内定位,同时,顶紧装置与定位板相对设置,顶紧装置在实现顶紧的同时,进一步确保定位板与电池模组侧面紧贴配合,确保定位准确。进一步地,定位孔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供工具伸入以将导电片放入和取出的避让边槽。有益效果:通过在定位孔的侧壁上设置避让边槽,使得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定位框,定位框具有用于与电池模组在电芯极柱排列平面内以及电芯极柱延伸方向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还包括若干个调整块,所述各个调整块在平行于电芯极柱排列平面的平面内活动安装在定位框上,调整块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定位安装导电片,定位框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供调整块上装配的导电片与相应电芯极柱对接的穿孔,调整所述调整块相对于定位框的位置能够使导电片的圆孔与电芯极柱上的电芯极柱中心孔对中,调整块和定位框之间还设有在二者相对调整后使二者的位置相对保持的保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定位框,定位框具有用于与电池模组在电芯极柱排列平面内以及电芯极柱延伸方向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还包括若干个调整块,所述各个调整块在平行于电芯极柱排列平面的平面内活动安装在定位框上,调整块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定位孔,定位孔用于定位安装导电片,定位框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供调整块上装配的导电片与相应电芯极柱对接的穿孔,调整所述调整块相对于定位框的位置能够使导电片的圆孔与电芯极柱上的电芯极柱中心孔对中,调整块和定位框之间还设有在二者相对调整后使二者的位置相对保持的保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孔壁上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挡止结构,穿孔的位于挡止结构上侧部分的内腔构成容纳调整块的容纳腔,调整块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具有供调整块能够在容纳腔中相对定位框活动的配合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间导电片的焊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为台阶孔,台阶孔的大径端朝上且构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构成所述挡止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战涛,程雷贺,王豫彪,冯雪保,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