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顶面上设有内外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引流件,所述引流瓶的底部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所述引流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管上凹槽内的弹簧伸缩杆和L型块,能够对插设于连接管内的引流管进行卡紧固定,便于对引流管进行拆卸和更换,操作简单且实用,通过转动螺栓调节套筒内支撑杆的高度,从而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引流瓶的高度进行调整。
An improved closed drainage suit for thoracente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现有的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便于拆卸和更换,且并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现提出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顶面上设有内外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引流件,所述引流瓶的底部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所述引流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件。优选地,所述引流瓶的顶面上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密封塞。优选地,引流件包括螺纹贯穿连接于螺纹孔内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固定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引流瓶的上端相抵接触,所述连接管内插设有引流管,所述连接管与引流管活动卡接,所述引流管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阀门。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型块,所述L型块的水平端与引流管相抵接触。优选地,所述出液件包括连通设置于引流瓶底部上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连通设置有第二阀门。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引流瓶下端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方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开口竖直朝上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插设于套筒内,所述套筒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螺纹贯穿设有螺栓,两根所述螺栓分别与支撑杆的左右两端侧壁相抵接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连接管上凹槽内的弹簧伸缩杆和L型块,能够对插设于连接管内的引流管进行卡紧固定,便于对引流管进行拆卸和更换,操作简单且实用。2、通过转动螺栓调节套筒内支撑杆的高度,从而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引流瓶的高度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的透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引流瓶、2螺纹孔、3引流件、4出液件、5支撑件、6密封塞、7连接管、8密封圈、9引流管、10第一阀门、11凹槽、12弹簧伸缩杆、13L型块、14出液管、15第二阀门、16支撑杆、17套筒、18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包括引流瓶1,引流瓶1的顶面上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当引流完毕后,可通过通孔对引流瓶1进行清洗,通孔内插设有密封塞6,密封塞6和密封圈8是用于确保引流瓶1的密封性,引流瓶1的顶面上设有内外连通的螺纹孔2,螺纹孔2内螺纹连接有引流件3,引流件3包括螺纹贯穿连接于螺纹孔2内的连接管7,连接管7上固定套接有密封圈8,密封圈8与引流瓶1的上端相抵接触,连接管7内插设有引流管9,连接管7与引流管9活动卡接,引流管9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阀门10,第一阀门10用于控制引流的速度,第一阀门1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连接管7的上端设有两个凹槽11,凹槽11的底部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12,弹簧伸缩杆12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槽11底部上的伸缩杆和弹簧,弹簧固定套接于伸缩杆上,弹簧和伸缩杆的上端均与L型块13的下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弹性性能使得弹簧伸缩杆12和L型块13能够对引流管9进行卡紧固定,弹簧伸缩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L型块13,L型块13的水平端与引流管9相抵接触,引流瓶1的底部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4,出液件4包括连通设置于引流瓶1底部上的出液管14,出液管14用于引流结束后排出液体,出液管14上连通设置有第二阀门15,第二阀门用于关闭出液管14,避免引流的过程中,液体直接通过出液管14流出。引流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件5,支撑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引流瓶1下端的若干支撑杆16,支撑杆16下方设有套筒17,套筒17的开口竖直朝上设置,支撑杆16的下端插设于套筒17内,套筒17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螺纹贯穿设有螺栓18,两根螺栓18分别与支撑杆16的左右两端侧壁相抵接触,螺栓18与支撑杆16相抵接触时,能够对支撑杆16进行卡紧固定,从而便于对引流瓶1的高度进行调节。本技术在使用时,手动将连接管7螺纹贯穿螺纹孔2设置,并手动将密封塞6插设于通孔内,确保引流瓶1的密封性,手动关闭出液管14上的第二阀门15,避免引流后的液体经由出液管14流出,手动将引流管9插设于连接管7内,使得弹簧伸缩杆12和L型块13能够对引流管9进行卡紧固定,并将引流管9的自由端插设于患者的胸腔穿刺部位进行引流,手动调整引流管9上的第一阀门10,避免引流过快导致患者不适,当需要更换引流管9时,手动掰开两块L型块13,并将引流管9从连接管7内抽出,并进行更换;当实际需要调整引流瓶1的高度。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引流时,手动转动螺栓18,使得螺栓18与支撑杆16分离,从套筒17内抽出支撑杆16或将支撑杆16向套筒17内部深入,再次转动螺栓18并对支撑杆16进行卡紧固定,从而进行高度的调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包括引流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的顶面上设有内外连通的螺纹孔(2),所述螺纹孔(2)内螺纹连接有引流件(3),所述引流瓶(1)的底部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4),所述引流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包括引流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的顶面上设有内外连通的螺纹孔(2),所述螺纹孔(2)内螺纹连接有引流件(3),所述引流瓶(1)的底部上连通设置有出液件(4),所述引流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的顶面上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密封塞(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套装,其特征在于,引流件(3)包括螺纹贯穿连接于螺纹孔(2)内的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上固定套接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与引流瓶(1)的上端相抵接触,所述连接管(7)内插设有引流管(9),所述连接管(7)与引流管(9)活动卡接,所述引流管(9)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阀门(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茂,
申请(专利权)人:马春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