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953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及方法。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包括输送部、电芯上料部、极耳整平部、定位部、裁切部及下料部;电芯上料部向输送部放置电芯;输送部带动电芯依次经过极耳整平部、定位部、裁切部直至下料部;极耳整平部对极耳进行整平;定位部对极耳进行定位;裁切部对极耳进行裁切;下料部将电芯从输送部出料端脱离下料;输送部包括电芯固定治具、链条机构、驱动机构及第一开夹机构;电芯固定治具安装在链条机构上;驱动机构驱动链条机构转动,链条机构带动电芯固定治具循环移动;第一开夹机构被配置为打开电芯固定治具将电芯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输送部可实现循环上料与下料,生产效率高;电芯固定治具可自动打开与闭合,实现了自动化。

Cu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electric core 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制造锂电池时,需要对单个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平和裁切,因此需要将电芯输送到极耳裁切工位。传统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输送电芯的方法是将电芯固定在治具上,通过驱动机构从后往前推动治具的方式来输送电芯;当电芯被搬离治具后,再通过升降流转的方式将空治具输送至前道。这种电芯输送方法不能循环运行,运输效率低下,从而导致电芯极耳裁切装置的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效的电芯极耳裁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包括输送部、电芯上料部、极耳整平部、定位部、裁切部及下料部,其中:电芯上料部设置在输送部的上料端处,以向输送部的上料端放置电芯;输送部带动上料端处放置的电芯依次经过极耳整平部、定位部、裁切部直至下料部;极耳整平部对位于输送部输送至极耳整平部位置处的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平;定位部对极耳整平部整平后的电芯的极耳进行定位;裁切部根据定位部的定位信息对输送至裁切部的电芯的极耳进行裁切;下料部将电芯从输送部出料端脱离下料;其中:输送部包括电芯固定治具、链条机构、驱动机构及第一开夹机构;电芯固定治具有多个,依次固定安装在链条机构上;驱动机构与链条机构传动相连,被配置为驱动链条机构转动,转动的链条机构带动电芯固定治具循环移动;第一开夹机构安装在链条机构的上料端,被配置为打开上料端处的电芯固定治具以将需要上料的电芯固定于电芯固定治具内。电芯极耳裁切装置的输送部通过链条的转动来带动电芯移动,可循环实现电芯的上料与下料,生产效率高,并且节省了场地空间;电芯固定治具设计成在开夹机构的驱动下可打开与闭合,能实现电芯装卸的自动化,提高了效率。进一步地,电芯固定治具包括底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滑轨、夹板安装块、拉簧及连接件;第一夹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滑轨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夹板安装块活动安装在滑轨上,第二夹板固定安装在夹板安装块上并且与第一夹板相对,拉簧安装在底板与夹板安装块之间,连接件安装在底板上,用于将电芯固定治具固定安装在链条机构上;拉簧使第二夹板向第一夹板靠近,第二夹板在第一开夹机构的驱动下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夹板。电芯固定治具采用滑轨与拉簧配合实现开闭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电芯固定治具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链条上,便于安装,拆卸方便。进一步地,夹板安装块上设置有斜面,斜面在第一开夹机构的驱动下使夹板安装块沿着滑轨移动。通过在电芯固定治具的夹板安装块上设置斜面,实现夹板的开合,结构简单、巧妙,加工方便。进一步地,链条机构上安装有导轨,电芯固定治具上安装有导轮,导轮安装在导轨上并沿着导轨运行。导轨与导轮组成导向机构,用于对电芯固定治具进行导向,保证电芯固定治具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偏移。进一步地,第一开夹机构包括开夹气缸、滚轮安装板及开夹滚轮,开夹滚轮安装在滚轮安装板上,滚轮安装板安装在开夹气缸的活动部件上。开夹机构采用开夹气缸及开夹滚轮,结构简单,成本低。进一步地,电芯上料部包括两组上料吸盘;两组上料吸盘同时上料两个电芯。电芯上料部采用两个上料机构,每个上料机构每次吸取两个电芯,可提高上料效率。进一步地,下料部包括检测部、合格件缓存部、缺陷件存储部、第一下料部和第二下料部;检测部对经裁切部裁切后的电芯的极耳进行检测,合格件缓存部用于暂存经检测部检测合格的电芯,缺陷件存储部用于储存经检测部检测不合格的电芯;第一下料部被配置为将输送部上经检测部检测合格的部分电芯搬运至合格件缓存部,以及将输送部上经检测部检测不合格的电芯搬运至缺陷件存储部;第二下料部被配置为将输送部上经检测部检测合格的部分电芯以及合格件缓存部上的电芯搬运至后道工位。下料部采用两种,分别处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便于后续工序处理。进一步地,裁切部包括两个,两个裁切部沿着输送部的输送方向依序设置,两个裁切部根据定位部的定位结果分别依次对应裁切两个相邻的尚未被裁切的电芯中的一个电芯的极耳。裁切部采用两个,可一次处理两个电芯,提高裁切效率。本专利技术中的电芯极耳裁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芯极耳裁切方法,采用上述电芯极耳裁切装置,该方法包括:打开链条机构上料工位处的电芯固定治具,将电芯放置于电芯固定治具内并夹持固定住电芯;驱动链条机构,将电芯从上料工位依次输送至极耳整平工位、定位工位、裁切工位以及下料工位;在极耳整平工位对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平;在定位工位对电芯的极耳进行定位,得到定位信息;在裁切工位根据定位信息对电芯的极耳进行裁切;将极耳裁切后的电芯从下料工位下料。电芯极耳裁切方法通过链条的转动来带动电芯移动,可循环实现电芯的上料与下料,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将两个电芯同时并排上料至上料工位;将电芯从上料工位依次输送至极耳整平工位、定位工位、裁切工位以及下料工位,包括:将两个电芯同时从上料工位依次输送至极耳整平工位、定位工位、裁切工位以及下料工位;裁切工位包括第一裁切工位和第二裁切工位,在裁切工位根据定位信息对电芯的极耳进行裁切,包括:在第一裁切工位对两个电芯中的一个电芯进行裁切,在第二裁切工位对两个电芯中的另一个电芯进行裁切。将两个电芯同时并排上料,可一次同时处理两个电芯,可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将极耳裁切后的电芯从下料工位下料,包括:对将极耳裁切后的两个电芯进行检测,得到检测信息;当检测信息指示两个电芯极耳裁切均合格时,将两个电芯下料至后道工位;当检测信息指示两个电芯极耳裁切均不合格时,将两个电芯下料至缺陷件存储部;当检测信息指示两个电芯中一个电芯极耳裁切合格、另一个电芯极耳裁切不合格时,将极耳裁切不合格的电芯下料至缺陷件存储部,将极耳裁切合格的电芯下料至合格件缓存部,在合格件缓存部缓存的电芯达到预定偶数个时,将合格件缓存部缓存的电芯下料至后道工位。根据极耳裁切后的两个电芯的不同质量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下料方式,能有序地下料,便于后续处理,提高了下料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输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电芯固定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爆炸图。图7为图3中的导向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3中的第一开夹机构及规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的电芯上料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的极耳整平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图13为图1中的裁切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侧视图。图15为图1中的第一下料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中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包括输送部、电芯上料部、极耳整平部、定位部、裁切部及下料部,其中:/n所述电芯上料部设置在所述输送部的上料端处,以向所述输送部的上料端放置电芯;/n所述输送部带动所述上料端处放置的电芯依次经过所述极耳整平部、所述定位部、所述裁切部直至所述下料部;/n所述极耳整平部对位于所述输送部输送至所述极耳整平部位置处的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平;/n所述定位部对所述极耳整平部整平后的电芯的极耳进行定位;/n所述裁切部根据所述定位部的定位信息对输送至所述裁切部的电芯的极耳进行裁切;/n所述下料部将电芯从所述输送部出料端脱离下料;/n其中:/n所述输送部包括电芯固定治具、链条机构、驱动机构及第一开夹机构;所述电芯固定治具有多个,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链条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链条机构传动相连,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链条机构转动,转动的链条机构带动所述电芯固定治具循环移动;所述第一开夹机构安装在所述链条机构的上料端,被配置为打开所述上料端处的电芯固定治具以将需要上料的电芯固定于所述电芯固定治具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包括输送部、电芯上料部、极耳整平部、定位部、裁切部及下料部,其中:
所述电芯上料部设置在所述输送部的上料端处,以向所述输送部的上料端放置电芯;
所述输送部带动所述上料端处放置的电芯依次经过所述极耳整平部、所述定位部、所述裁切部直至所述下料部;
所述极耳整平部对位于所述输送部输送至所述极耳整平部位置处的电芯的极耳进行整平;
所述定位部对所述极耳整平部整平后的电芯的极耳进行定位;
所述裁切部根据所述定位部的定位信息对输送至所述裁切部的电芯的极耳进行裁切;
所述下料部将电芯从所述输送部出料端脱离下料;
其中:
所述输送部包括电芯固定治具、链条机构、驱动机构及第一开夹机构;所述电芯固定治具有多个,依次固定安装在所述链条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链条机构传动相连,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链条机构转动,转动的链条机构带动所述电芯固定治具循环移动;所述第一开夹机构安装在所述链条机构的上料端,被配置为打开所述上料端处的电芯固定治具以将需要上料的电芯固定于所述电芯固定治具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固定治具包括底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滑轨、夹板安装块、拉簧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夹板安装块活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夹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夹板安装块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板相对,所述拉簧安装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夹板安装块之间,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将所述电芯固定治具固定安装在所述链条机构上;所述拉簧使所述第二夹板向所述第一夹板靠近,所述第二夹板在所述第一开夹机构的驱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夹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安装块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在所述第一开夹机构的驱动下使所述夹板安装块沿着所述滑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机构上安装有导轨,所述电芯固定治具上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安装在所述导轨上并沿着所述导轨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夹机构包括开夹气缸、滚轮安装板及开夹滚轮,所述开夹滚轮安装在所述滚轮安装板上,所述滚轮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开夹气缸的活动部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上料部包括两组上料吸盘;两组所述上料吸盘同时上料两个电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部包括检测部、合格件缓存部、缺陷件存储部、第一下料部和第二下料部;所述检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蒋烜何大伟杨国荣张海欧周大伟马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