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94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防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除尘箱,所述除尘箱的两侧底端与底座顶端之间均设置有支架,所述除尘箱的内部顶端水平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底端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雾化喷头,所述除尘箱的顶端安装有蓄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与喷淋管连通,所述除尘箱的顶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隔离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有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灰尘在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间的间隙形成上下流动,从而大大增加了含尘气体在除尘箱内的行程,使得含尘气体可以被充分喷淋除尘,大大提高了除尘效果。

A dust control device for comprehensive excavation of coal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防尘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383543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用防尘装置,它包括于,包括用于覆盖巷道断面的防尘网以及设置在所述防尘网上方位置的喷水装置,用以通过所述喷水装置向所述防尘网喷射水雾以在所述防尘网上形成水幕;所述防尘网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中固定设置有纱网;所述防尘网的中间位置有防尘门。但是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时灵活性较差,且对灰尘的处理效果较差,污水散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方便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使用时灵活性较差,且对灰尘的处理效果较差,污水散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除尘箱,所述除尘箱的两侧底端与底座顶端之间均设置有支架,所述除尘箱的内部顶端水平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底端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雾化喷头,所述除尘箱的顶端安装有蓄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与喷淋管连通,所述除尘箱的顶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隔离板,所述除尘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隔离板,所述除尘箱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出风管,且出风管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除尘箱的另一侧顶端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远离除尘箱的一端设置有吸尘罩。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之间相互交错分布,且第一隔离板的侧壁顶端开设有用于喷淋管穿过的穿孔,所述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均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雾化喷头之间。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截面为凹形结构,且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泄水孔,所述底板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底板位于进风管和出风管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吸尘罩的开口内壁设置有格栅网,且吸尘罩的底内壁为倾斜设置,所述吸尘罩的侧壁底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在底座的顶端。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连通槽,所述底座的底端安装有与连通槽贯通连接的污水收集箱,所述除尘箱的底端延伸至连通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处均倾斜设置的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新型通过设置有除尘箱、底座、支撑腿以及万向轮,使得该新型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移动,可以根据灰尘产生位置进行调整,通过启动风机,可以在除尘箱的内部形成水平方向上的气流,从而可以将灰尘经过吸尘罩和进风管进入到除尘箱的内部,灰尘经过雾化喷头的喷淋从而实现除尘,净化空气,灰尘在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间的间隙形成上下流动,从而大大增加了含尘气体在除尘箱内的行程,使得含尘气体可以被充分喷淋除尘,大大提高了除尘效果。2、本新型通过设置有污水处理箱用于收集污水,当含尘气体经过雾化喷头喷淋后,灰尘与水形成污水的从泄水孔以及出水口落入到连通槽内部,最后落入到废水收集箱的内部,使得污水可以集中,便于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除尘箱和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尘罩和格栅网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除尘箱、3支架、4喷淋管、5雾化喷头、6蓄水箱、7水泵、8进水管、9第一隔离板、10底板、11泄水孔、12第一隔离板、13出风管、14风机、15进风管、16吸尘罩、17格栅网、18支撑杆、19连通槽、20污水收集箱、21支撑腿、22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除尘箱2,除尘箱2用于除尘,所述除尘箱2的两侧底端与底座1顶端之间均设置有支架3,所述除尘箱2的内部顶端水平设置有喷淋管4,所述喷淋管4的底端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雾化喷头5,灰尘经过雾化喷头5的喷淋从而实现除尘,净化空气,所述除尘箱2的顶端安装有蓄水箱6和水泵7,所述水泵7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8,且进水管8的一端与喷淋管4连通,水泵7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蓄水箱6连通,便于将蓄水箱6内部的水泵入到喷淋管4内部,所述除尘箱2的顶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隔离板9,所述除尘箱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隔离板12,灰尘在第一隔离板9和第二隔离板12间的间隙形成上下流动,从而大大增加了含尘气体在除尘箱2内的行程,使得含尘气体可以被充分喷淋除尘,所述除尘箱2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出风管13,且出风管1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14,所述除尘箱2的另一侧顶端设置有进风管15,所述进风管15远离除尘箱2的一端设置有吸尘罩16,通过启动风机14,可以在除尘箱2的内部形成水平方向上的气流,便于将含尘气体吸入到除尘箱2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隔离板9与第二隔离板12之间相互交错分布,且第一隔离板9的侧壁顶端开设有用于喷淋管4穿过的穿孔,所述第一隔离板9与第二隔离板12均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雾化喷头5之间,使得含尘气体可以被充分喷淋净化。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底板10的截面为凹形结构,且底板10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泄水孔11,所述底板10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底板10位于进风管15和出风管13的下方,便于污水的排出。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所述吸尘罩16的开口内壁设置有格栅网17,且吸尘罩16的底内壁为倾斜设置,防止矿石被吸入到除尘箱2的内部,所述吸尘罩16的侧壁底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杆18,且支撑杆18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的顶端。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连通槽19,所述底座1的底端安装有与连通槽19贯通连接的污水收集箱20,所述除尘箱2的底端延伸至连通槽19的内部,便于便于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角处均倾斜设置的支撑腿21,且支撑腿21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22,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吸尘罩16朝向灰尘产生点,通过启动风机14,可以在除尘箱2的内部形成水平方向上的气流,从而可以将灰尘经过吸尘罩16和进风管15进入到除尘箱2的内部,灰尘经过雾化喷头5的喷淋从而实现除尘,净化空气,由于第一隔离板9和第二隔离板12相互交错分布,灰尘在第一隔离板9和第二隔离板12间的间隙形成上下流动,从而大大增加了含尘气体在除尘箱2内的行程,使得含尘气体可以被充分喷淋除尘,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除尘箱(2),所述除尘箱(2)的两侧底端与底座(1)顶端之间均设置有支架(3),所述除尘箱(2)的内部顶端水平设置有喷淋管(4),所述喷淋管(4)的底端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雾化喷头(5),所述除尘箱(2)的顶端安装有蓄水箱(6)和水泵(7),所述水泵(7)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8),且进水管(8)的一端与喷淋管(4)连通,所述除尘箱(2)的顶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隔离板(9),所述除尘箱(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隔离板(12),所述除尘箱(2)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出风管(13),且出风管(1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14),所述除尘箱(2)的另一侧顶端设置有进风管(15),所述进风管(15)远离除尘箱(2)的一端设置有吸尘罩(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除尘箱(2),所述除尘箱(2)的两侧底端与底座(1)顶端之间均设置有支架(3),所述除尘箱(2)的内部顶端水平设置有喷淋管(4),所述喷淋管(4)的底端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雾化喷头(5),所述除尘箱(2)的顶端安装有蓄水箱(6)和水泵(7),所述水泵(7)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8),且进水管(8)的一端与喷淋管(4)连通,所述除尘箱(2)的顶内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隔离板(9),所述除尘箱(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隔离板(12),所述除尘箱(2)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出风管(13),且出风管(1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14),所述除尘箱(2)的另一侧顶端设置有进风管(15),所述进风管(15)远离除尘箱(2)的一端设置有吸尘罩(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综掘防尘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9)与第二隔离板(12)之间相互交错分布,且第一隔离板(9)的侧壁顶端开设有用于喷淋管(4)穿过的穿孔,所述第一隔离板(9)与第二隔离板(12)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创佳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