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康康专利>正文

一种冲压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90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冲压下模,该冲压下模包括本体;本体由固定座和成型腔组成;成型腔由两个呈“L”形状的成型板相对组成,且每个成型板交接在固定座一端面上,成型板的下端面设有一号弹簧,且一号弹簧一端固接在固定座的一端面的中心位置,一号弹簧的另一端面抵在两个成型板相互靠近的两端;通过固定座、两个成型板和一号弹簧之间的配合,使得板材在本体上冲压后,冲压得到的零件易于从本体上脱离取出。

A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下模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具体的说是一种冲压下模。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申请号为2013102662308中提供的一种冲压模具,板材放置在下模座上后,上模座挤压板材,同时上模座设有的压板按压板材的边缘,当板材被冲压成型后,在向上推动顶杆,顶杆再将冲压后的板材推出下模座;板材的冲压和取出过程中,板材会与下模座的侧壁之间发生摩擦,会使得板材表面受到一定的损伤,同时冲压后的板材取出还得推动顶杆将板材推出,增加生产劳动力的成本,不易板材的冲压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冲压下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冲压下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固定座和成型腔组成;所述成型腔由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下模,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由固定座(11)和成型腔(12)组成;所述成型腔(12)由两个呈“L”形状的成型板(2)相对组成,且每个成型板(2)交接在固定座(11)一端面上,成型板(2)的下端面设有一号弹簧(111),且一号弹簧(111)一端固接在固定座(11)的一端面的中心位置,一号弹簧(111)的另一端面抵在两个成型板(2)相互靠近的两端;通过固定座(11)、两个成型板(2)和一号弹簧(111)之间的配合,使得板材在本体(1)上冲压后,冲压得到的零件易于从本体(1)上脱离取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下模,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由固定座(11)和成型腔(12)组成;所述成型腔(12)由两个呈“L”形状的成型板(2)相对组成,且每个成型板(2)交接在固定座(11)一端面上,成型板(2)的下端面设有一号弹簧(111),且一号弹簧(111)一端固接在固定座(11)的一端面的中心位置,一号弹簧(111)的另一端面抵在两个成型板(2)相互靠近的两端;通过固定座(11)、两个成型板(2)和一号弹簧(111)之间的配合,使得板材在本体(1)上冲压后,冲压得到的零件易于从本体(1)上脱离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板(2)相对的侧壁上均匀开设多个一号通孔(21),且一号通孔(21)通过输油管道与供油单元(3)连通;所述供油单元(3)用于将润滑油通过一号通孔(21)流淌在成型板(2)的侧壁上,供油单元(3)固接在固定座(11)上,且位于成型板(2)的下方;通过一号通孔(21)与供油单元(3)之间的配合,实现成型板(2)上开设的一号通孔(21)内股出润滑油,减小板材与成型板(2)之间的摩擦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单元(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设有储油囊(311),储油囊(311)内装有润滑油,储油囊(311)通过输油管与一号通孔(21)连通,壳体(31)上端面对称设有U形架(312),U形架(312)之间设有按压块(4),按压块(4)通过二号弹簧(41)连接在U形架(312)内,按压块(4)的下端穿过壳体(31)并贴附在储油囊(311)上;通过供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康康王成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孙康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