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规格X70管线钢钢卷的热连轧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88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厚规格X70管线钢钢卷的热连轧生产方法,包括飞剪、7台精轧机、层流冷却装置、卷取机,卷取机包括按工艺流程顺序设置的侧导板、紧邻设置的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以及设有若干助卷辊的芯棒。通过对卷取机侧导板采用总压力控制与位置控制模式、夹送辊采用位置模式转总压力控制模式再转位置控制模式、增加夹送辊、芯棒以及助卷辊超前率、抛钢后建立带钢尾部微张力等,提高带钢卷形质量;通过对精轧咬钢轧制力、轧制线高度及辊径差的控制,防止带钢翘扣头;通过飞剪切头轧制、控制头部不冷段,防止卷取打滑造成的表面擦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厚规格管线钢翘扣头、表面擦划伤、卷形不良等造成的轧制不稳定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A hot continuous rolling production method of X70 pipeline steel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规格X70管线钢钢卷的热连轧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卷板热轧轧制
,具体涉及一种厚规格X70管线钢钢卷的热连轧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X70管线钢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的输送,一般采用热轧钢卷螺旋埋弧焊方式制管或是采用宽厚板直缝埋弧焊方式制管。X70管线钢卷厚度大、强度高、卷取温度低、生产线长且节奏快,对热轧生产线的工艺设备要求极高,导致其高效稳定轧制非常困难,主要体现在:(1)厚规格管线钢在经过七台精轧机连续不可逆轧制,易出现翘扣头问题,严重时造成堆钢;(2)层流冷却采用急冷以命中低目标卷取温度,易冷却不均,导致带钢板形不好,对侧导板的稳定性造成影响;(3)带钢头部温度过低,导致带钢头部在卷取机内打滑,造成钢卷内圈塔形及钢卷表面产生擦划伤;(4)厚规格管线钢采用低温卷取,变形抗力大,同时夹送辊压力不足,带钢在夹送辊前面弓起,造成夹送辊辊缝被抬起,最终造成钢卷松卷;(5)末台精轧机抛钢后,带钢尾部处于失张状态,卷取侧导板及夹送辊位置及压力波动大,易造成错边、松卷、塔形等卷形不良问题。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规格X70管线钢钢卷的热连轧生产方法,该方法涉及的生产设备包括按生产线工艺流程顺序设置的板坯运输装置(10)、加热炉(20)、第一除磷装置(30)、R1粗轧机(40)、R2粗轧机(50)、飞剪(60)、第二除磷装置(70)、7台精轧机(80)、层流冷却装置(90)、卷取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机(100)包括按工艺流程顺序设置的侧导板(110)、紧邻设置的上夹送辊(120)与下夹送辊(130)以及设有若干助卷辊(160)的芯棒(15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所述铸坯运输装置(10)将开轧料过渡材运输至所述加热炉(20)内,再将温度低于300℃的钢运输至所述加热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规格X70管线钢钢卷的热连轧生产方法,该方法涉及的生产设备包括按生产线工艺流程顺序设置的板坯运输装置(10)、加热炉(20)、第一除磷装置(30)、R1粗轧机(40)、R2粗轧机(50)、飞剪(60)、第二除磷装置(70)、7台精轧机(80)、层流冷却装置(90)、卷取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机(100)包括按工艺流程顺序设置的侧导板(110)、紧邻设置的上夹送辊(120)与下夹送辊(130)以及设有若干助卷辊(160)的芯棒(15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铸坯运输装置(10)将开轧料过渡材运输至所述加热炉(20)内,再将温度低于300℃的钢运输至所述加热炉(20)内;
步骤二,铸坯出炉,所述第一除磷装置(30)运作,对铸坯进行一次除磷;
步骤三,进行一次除磷后的铸坯进入所述R1粗轧机(40),轧一道;
步骤四,经所述R1粗轧机(40)轧一道后的铸坯,再进入所述R2粗轧机(50)往复轧七道,所述R2粗轧机(50)出口温度控制在980℃-1020℃;
步骤五,经过粗轧后的中间坯经所述飞剪(60)切头;
步骤六,切头后的中间坯进入所述第二除磷装置(70),进行二次除磷;
步骤七,二次除磷后的中间坯需依次经过7架所述精轧机(80)精轧,首台所述精轧机(80)关闭高压水、冷却水,并选择空过,第二台精轧机(80)咬钢时,修正其轧制力,再经过第3、第4、第5、第6、末台精轧机(80)精轧后,末台所述精轧机(80)出口处形成带钢;
步骤八,所述带钢经过所述层流冷却装置(90)冷却;
步骤九,经过冷却后的带钢进入所述卷取机(100)中的所述侧导板(110),再经过所述上夹送辊(120)与所述下夹送辊(130),然后通过若干所述助卷辊(160)将带钢卷取在所述芯棒(150)上;
其中末台所述精轧机(80)抛钢前,即在带钢尾部出末台所述精轧机(80)前,所述侧导板(110)采用总压力控制模式,所述上夹送辊(120)与所述下夹送辊(130)咬钢咬钢后,立即对所述侧导板(110)进行修正,将所述侧导板(110)总压力增加40%~60%,末台所述精轧机(80)抛钢后,所述侧导板(110)切换成位置控制模式;
其中在所述上夹送辊(120)与所述下夹送辊(130)咬钢前,所述上夹送辊(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华丁美良张长贵潘景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