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破碎装置及破碎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9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合破碎装置及破碎系统,所述联合破碎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架体、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方的进料溜槽、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架体内的压辊组件。联结破碎装置通过设置少三对压辊工作付以及至少三个驱动付,可以实现多级破碎,减小了破碎装置的体积;同时,通过将所述被动辊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架体上,以使所述被动辊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地设置,实现联结破碎装置的破碎粒径的调节和选择,增加了破碎装置的通用性。

A combined crushing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破碎装置及破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破碎装置及破碎系统。
技术介绍
辊式破碎机是破碎机械领域常见的一种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一对表面覆有齿板的齿辊形成工作付相向运动,待破碎物料喂入齿辊之间,利用齿辊的挤压力将物料破碎。在钢铁冶金行业中,一般在进高炉炼铁前,需要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适宜的熔剂(生石灰、石灰石、白云石等)和燃料(无烟煤、焦粉)后混合制粒后放于烧结设备上点火进行抽风烧结处理。燃料对烧结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燃料的粒度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很大,粒度过粗,则燃烧速率过慢,燃烧带厚度加宽,烧结速率降低,粒度过细,则燃烧速率过快,高温保持时间短,烧结矿产量和质量下降。一般运入烧结厂的燃料粒度为0~40mm,而烧结生产对燃料的粒度都有严格要求,一般要求0~3mm的含量应大于85%,为达到这一要求,需要进行破碎处理。请一并结合图1,目前,烧结燃料破碎的主要是采用一台对辊破碎机加一台四辊破碎机进行二段破碎的方式。燃料由料场或原料库输送至所设车间的燃料仓1,燃料仓1的下方设置振动斗2以防止燃料仓1的下料口堵料,燃料从燃料仓1经手动插板阀3和电振给料机4后到达带式输送机51,带式输送机51将燃料送至对辊破碎机6进行粗破至粒度小于20mm,进对辊破碎机6前设置除铁器71将燃料中硬质铁块去除以保护对辊破碎机6,粗破完成后,燃料通过带式输送机52输送至四辊破碎机8进行细破至粒度小于3mm,同样,进四辊破碎机8前设置除铁器72将燃料中硬质铁块去除以保护四辊破碎机8,细破完成后燃料粒度基本达到要求,经带式输送机53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现有技术中的二段燃料破碎工艺流程是当前烧结厂选择的燃料常规破碎方式,但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工艺流程不够简化,粗破和细破之间需要设输送装置和除铁装置等;二是二段破碎工艺流程要求配置一个粗破车间和一个细破车间,或者配置一个空间足够大且高度足够高的车间实现粗破和细破功能,上述两种车间配置方式均不利于建设成本的节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联合破碎装置及破碎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破碎装置及破碎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破碎装置工艺复杂且设备体积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合破碎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架体、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方的进料溜槽、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架体内的压辊组件,所述压辊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料溜槽的下方,所述压辊组件包括同向的叠设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每对所述压辊工作付均包括主动辊和被动辊,所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的所述主动辊沿竖直方向交替地设置,位于所述架体的同一侧的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通过皮带联动;其中,所述被动辊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架体上,以使所述被动辊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地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相配合的至少三个驱动付,所述驱动付的驱动轴与对应所述压辊工作付的所述主动辊连接。优选地,所述压辊工作付的个数为三对,所述压辊工作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压辊工作付、第二压辊工作付以及第三压辊工作付,所述第一压辊工作付包括第一主动辊和第一被动辊,所述第二压辊工作付包括第二主动辊和第二被动辊,所述第三压辊工作付包括第三主动辊和第三被动辊;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付、第二驱动付以及第三驱动付,所述第一驱动付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驱动付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三驱动付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辊;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被动辊以及所述第三主动辊平行且设置于所述架体内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被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以及所述第三被动辊平行且设置于所述架体内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被动辊之间的间距为8-12mm,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被动辊之间的间距为5-7mm,所述第三主动辊和所述第三被动辊之间的间距为1-3mm。优选地,还包括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架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被动辊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液压驱动系统的液压驱动输出轴与所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的所述被动辊连接,以驱动所述被动辊在所述滑槽内移动,以靠近或者远离对应的所述主动辊。优选地,还包括皮带拉紧组件,所述皮带拉紧组件设置于每对所述压辊工作付之间。优选地,所述进料溜槽还包括设置于进料溜槽内部的初筛盒,所述初筛盒的筛槽尺寸为40-60mm。优选地,所述初筛盒呈抽屉状,所述初筛盒的底面由多根间隔设置的圆管组成,相邻的所述圆管之间的间距为40-60mm,所述初筛盒的外侧壁上的至少一个导轨,所述进料溜槽上开设有对应的抽屉孔,所述进料溜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槽或滑轨。优选地,所述进料溜槽内还设有设置于所述初筛盒下方的手动料流调节阀。优选地,还包括打滑监测系统,所述打滑监测系统包括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检测探头、固定于一个或多个所述被动辊上的检测块、以及检测控制箱。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破碎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仓、带式运输机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联合破碎装置。本申请的方案中,联结破碎装置10通过设置少三对压辊工作付以及至少三个驱动付,所述压辊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料溜槽的下方,所述压辊组件包括同向的叠设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每对所述压辊工作付均包括主动辊和被动辊,所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的所述主动辊沿竖直方向交替地设置,位于所述架体的同一侧的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通过皮带联动;其中,所述被动辊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架体上,以使所述被动辊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地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相配合的至少三个驱动付,所述驱动付的驱动轴与对应所述压辊工作付的所述主动辊连接。可以实现多级破碎,减小了破碎装置的体积;同时,通过将所述被动辊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架体上,以使所述被动辊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地设置,实现联结破碎装置的破碎粒径的调节和选择,增加了破碎装置的通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破碎系统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破碎系统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联合破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联合破碎装置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5位本专利技术中的联合破碎装置的料流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位本专利技术中的联合破碎装置的初筛盒的结构示意图;图7位本专利技术中的联合破碎装置的防滑警报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破碎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架体、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方的进料溜槽、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架体内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压辊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料溜槽的下方,所述压辊组件包括同向的叠设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每对所述压辊工作付均包括主动辊和被动辊,所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的所述主动辊沿竖直方向交替地设置,位于所述架体的同一侧的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通过皮带联动;其中,所述被动辊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架体上,以使所述被动辊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地设置;/n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相配合的至少三个驱动付,所述驱动付的驱动轴与对应所述压辊工作付的所述主动辊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破碎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架体、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方的进料溜槽、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架体内的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辊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料溜槽的下方,所述压辊组件包括同向的叠设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每对所述压辊工作付均包括主动辊和被动辊,所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的所述主动辊沿竖直方向交替地设置,位于所述架体的同一侧的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通过皮带联动;其中,所述被动辊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架体上,以使所述被动辊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地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三对压辊工作付相配合的至少三个驱动付,所述驱动付的驱动轴与对应所述压辊工作付的所述主动辊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工作付的个数为三对,所述压辊工作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压辊工作付、第二压辊工作付以及第三压辊工作付,所述第一压辊工作付包括第一主动辊和第一被动辊,所述第二压辊工作付包括第二主动辊和第二被动辊,所述第三压辊工作付包括第三主动辊和第三被动辊;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付、第二驱动付以及第三驱动付,所述第一驱动付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驱动付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三驱动付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辊;
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被动辊以及所述第三主动辊平行且设置于所述架体内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被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以及所述第三被动辊平行且设置于所述架体内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被动辊之间的间距为8-12mm,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被动辊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道周志安李继淦李文林曹国祥李洁孙亚飞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