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柜用组合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53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冰柜用组合铰链结构,包括箱门铰链、箱体铰链、铰链轴、支撑部、支撑杆、垫圈及随着电冰柜门开启与关闭可以伸张和压缩的弹簧,其特征是:组合铰链结构中有支持弹簧下端的底座,底座中有摩擦槽,摩擦槽包容支撑杆的下端,并与支撑杆的前后及上下运动产生摩擦。在开关箱门时,由于弹簧力的缓冲作用及底座的摩擦槽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阻尼作用,使箱体受到的冲击力减少,可以更加灵活的开关箱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冰柜,特别涉及电冰柜用组合铰链结构。其次,结合图2及图3对传统的电冰柜的组合铰链结构进行说明。如图所示,组合铰链由固定于箱门4里面的箱门铰链12和固定在箱体2外面的箱体铰链14构成。箱门铰链12和箱体铰链14由铰链轴13连接成可转动的结构。箱门铰链12下方有水平方向杆状的条状支撑部12a。而且,在条状支撑部12a下方有垂直方向的支撑杆16。在支撑杆16的中间固定了垫圈16a。在支撑杆16中的垫圈16a的下侧插入了弹簧18,而弹簧18的下端由底座19支持。底座19固定在箱体铰链14的下端,其中的一部分包含在弹簧18中。在传统例子的图面中,底座19由与弹簧18下端接触支持弹簧18的上部底座19a和固定在箱体铰链14支持底座19a的下部底座19b构成。以下,对上述构成的传统组合铰链的整个动作过程进行说明。在开启箱门4时,箱门铰链12以铰链轴13为中心向上部转动,这时弹簧18依靠本身的弹簧性力伸长。而当使用者关闭箱门4时,箱门铰链12以铰链轴13为中心转动关闭箱门,这时弹簧18会被压缩。关闭箱门时,由于弹簧18压缩时的弹性力,箱门关闭的速度被减缓。由此,弹簧18起到减少箱门对箱体冲击的阻尼器的作用。上述构成的传统铰链结构存在以下的缺点,在关闭箱门时弹簧压缩,减缓箱门关闭的速度;而开启箱门时弹簧伸长,可以轻易开启箱门。箱门由于受到箱门铰链及箱体铰链的组合铰链的限制,箱门开启的角度不会超过规定值。在上述的结构中,开启或关闭箱门时,只有弹簧的弹性系数和箱门的转动力矩相互平衡,快速打开箱门时箱体才不会受到冲击。但是,在一般的使用中,箱门开启的角度往往超过平衡点,实质上箱体受到开启角度过大的箱门的冲击而被移动。而且,在快速打开箱门时,由于受到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箱门会向箱体的后方展开,也会损伤铰链,从而对整个制品的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冰柜用组合铰链结构,在开关箱门时对箱体冲击最小。可更加灵活地开关箱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组合铰链结构中有支持弹簧下端的底座,底座中有摩擦槽,摩擦槽包容支撑杆的下端,并与支撑杆的前后及上下运动产生摩擦。所述的支撑杆下端和摩擦槽横断面形状为四角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开关箱门时,由于弹簧力的缓冲作用及底座的摩擦槽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阻尼作用,使箱体受到的冲击力减少,可以更加灵活的开关箱门。图2表示传统的组合铰链结构立体图。图3表示传统的组合铰链结构分解立体图。图4表示关闭箱门时的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组合铰链结构侧剖视图。图5表示开启箱门时的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组合铰链结构侧剖视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底座的简要立体图。在图中,2.箱体 4.电冰柜门12.箱门铰链 12a.支撑部13.铰链轴 14.箱体铰链16.支撑杆 16a.垫圈18.弹簧 19.底座19a.上部底座19b.下部底座46.支持块 50.底座52.摩擦槽 54.法兰如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组合铰链结构由固定在箱门后端的箱门铰链12和固定在箱体2后面的箱体铰链14构成。箱门铰链12和箱体铰链14以铰链轴13为中心可以转动。在箱门铰链12的下侧设置条状支撑部12a,并在条状支撑部12a的下侧设置支撑杆16的结构实质上与传统方式相同。而且,在支撑杆16中心部分的垫圈16a下侧设置弹簧18的结构也与传统方式相同。在这里,对与开关箱门有关的支撑杆16的动作过程进行说明。图4表示箱门关闭时的侧面图,图5表示箱门开启时的侧面图。条状支撑部12a收容于支撑杆16上端形成的凹槽中。这时,支撑杆16上部的支持力是弹簧18的弹性恢复力。而且,如图4及图5所示,在箱门关闭的状态下,开启箱门时,箱门铰链12以铰链轴13为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时,支撑杆16在其下部由弹簧18支持下,做前后运动(图中为左右运动)和上下运动。这种上下运动及前后运动参照图4及图5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这种支撑杆16的前后及上下运动的原动力是弹簧的弹性力。本专利技术以除了弹簧18外,还具备了另一个阻尼结构为基本特征。这种另一个阻尼结构,实质上是利用摩擦力,而摩擦力是由支撑杆16进行前后及上下运动时提供的。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阻尼结构进行说明。由图4,图5及图6可知,弹簧下端由底座50来支持,由图5可知,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底座50为了支持弹簧18的下端,具备了向外围延长形成的法兰54,并在其长度方向形成了摩擦槽5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摩擦槽52的断面与支撑杆16下端的断面相同,都为四角形。但是对摩擦槽52的断面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在支撑杆16做前后及上下运动时产生摩擦,可以起到阻尼作用的断面形状都可以采用。而且,在底座50的下端设置了支持底座50的支持块46。支持块46固定在箱体铰链14上。而且,也可以将支持块46在箱体铰链14上安装成无法做上下运动,并且与箱体铰链形成一定角度的可转动的结构。以下,对如上构成的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组合铰链的整个运动过程进行说明。在箱门4关闭状态下弹簧18维持压缩状态。这时,条状支撑部12a在图中铰链轴13的下侧,所以,即使受到弹簧弹性恢复力的作用箱门4也不会被打开,继续维持关闭的原状态。这时,使用者如果打开箱门4,箱门就会以铰链轴13为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箱门4开启后,由于受到弹簧18的弹性力的作用,支撑杆16向上侧移动的同时向右侧移动。这时,支撑杆16在底座50的摩擦槽52内做上下及前后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与摩擦槽52的内柱面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力在支撑杆16做前后及上下运动时,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以下,结合箱门的开关过程,对支撑杆16摩擦力的阻尼作用进行说明。开启箱门4时由支撑杆16产生的摩擦力的阻尼作用,箱门缓慢的被开启。特别是,在箱门完全开启的瞬间,由箱门的转动力矩可以使箱体2所受的冲击最小化。例如,箱门4在开启某个角度时弹簧18的弹性力矩和箱门力矩达到平衡,箱门瞬间停止。而过了这个平衡点后箱门会被急速的打开,并冲击箱体2。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因底座50摩擦力的阻尼作用,在箱门4完全被打开的瞬间,使作用于箱体的冲击力最小化,从而可以更加灵活的开启箱门。并且,在关闭箱门4时,由底座50的摩擦力,一直到完全关闭箱门为止,消耗一部分动能,使箱门对箱体2的冲击力最小。这说明直到完全关闭为止,箱门的动作是非常轻盈的。由以上的说明可知,在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电冰柜,提供开闭箱门时使箱体2的冲击力最小的同时,可灵活的开关箱门。权利要求1.一种电冰柜用组合铰链结构,包括箱门铰链(12)、箱体铰链(14)、铰链轴(13)、支撑部(12a)、支撑杆(16)、垫圈(16a)及随着电冰柜门开启与关闭可以伸张和压缩的弹簧(18),其特征是组合铰链结构中有支持弹簧(18)下端的底座(50),底座(50)中有摩擦槽(52),摩擦槽(52)包容支撑杆(16)的下端,并与支撑杆(16)的前后及上下运动产生摩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冰柜用组合铰链结构,其特征是支撑杆(16)下端和摩擦槽(52)横断面形状为四角形。全文摘要一种电冰柜用组合铰链结构,包括箱门铰链、箱体铰链、铰链轴、支撑部、支撑杆、垫圈及随着电冰柜门开启与关闭可以伸张和压缩的弹簧,其特征是组合铰链结构中有支持弹簧下端的底座,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冰柜用组合铰链结构,包括箱门铰链(12)、箱体铰链(14)、铰链轴(13)、支撑部(12a)、支撑杆(16)、垫圈(16a)及随着电冰柜门开启与关闭可以伸张和压缩的弹簧(18),其特征是:组合铰链结构中有支持弹簧(18)下端的底座(50),底座(50)中有摩擦槽(52),摩擦槽(52)包容支撑杆(16)的下端,并与支撑杆(16)的前后及上下运动产生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哲俊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