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53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属于静脉血栓滤器技术领域。它由伞形滤网、回收管、支撑针脚构成;所述伞形滤网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织成的镂空的锥形结构记忆金属丝滤网;所述伞形滤网开口四周的每根记忆金属丝末端设置一根支撑针脚,支撑针脚与伞形滤网的中轴线平行,支撑针脚和外凸的伞形滤网共同形成剖面为V形的折叠结构,支撑针脚上设有至少一层朝外侧的定位倒钩,每层定位倒钩由多个钩体各向均匀分布组成。本滤器与血管贴合良好,且支撑稳定,长期植入后也易于取出,既可做永久滤器长期植入,也可作为可回收滤器短期使用。

An umbrella shape retrievable venous thrombus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属于静脉血栓滤器

技术介绍
目前,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病率逐日增加,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动脉血栓塞栓(PE)的临床表现。在美国,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1000人。将近1/3未经治疗的症状性患者合并为肺动脉血栓塞栓(PE)。预防肺动脉血栓栓塞(PE)最有效的物理疗法,是在静脉置入血栓滤器。血栓滤器分两种:永久性滤器和可回收滤器。永久性滤器能提供终身的过滤功能,它拥有最大的腔静脉内膜固定力,有研究证实,滤器植入后可有效降低PE的发生率,但由于长期植入体内可引发下腔静脉穿孔、滤器移位、继发血栓,导致下腔静脉闭塞以及DVT复发等并发症,故限制了其推广;可回收滤器,其优势在于既可作为永久性滤器长期置于体内,也可作为非永久性滤器取出,但其缺点在于,作为非永久性滤器在体内放置的时间窗较短,一般仅为2周,超出取出时间窗口后,因倒钩引发内皮化问题使滤器与血管壁粘合成一体而不易取出。国内外临床资料显示,能被成功取出的可回收滤器不足30%,绝大多数留在体内,从而使可选择滤器的优势没有突显。取出率底的原因在于,目前滤器的取出窗口期短,取出需要更加复杂的操作技术和额外的器材,使治疗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它解决了目前静脉血栓滤器取出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r>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它由伞形滤网、回收管、支撑针脚构成;所述伞形滤网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织成的镂空的锥形结构记忆金属丝滤网;所述伞形滤网开口四周的每根记忆金属丝末端设置一根支撑针脚,支撑针脚与伞形滤网的中轴线平行,支撑针脚和外凸的伞形滤网共同形成剖面为V形的折叠结构,支撑针脚上设有至少一层朝外侧的定位倒钩,每层定位倒钩由多个钩体各向均匀分布组成;所述伞形滤网顶部固定有回收管,回收管上开设有回收钩槽。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伞形滤网采用镍钛合金材料制成。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支撑针脚由316L不锈钢材料或镍钛合金材料制成。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支撑针脚末端设有一层定位倒钩,定位倒钩的钩体由支撑针脚末端向外弯曲而成。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支撑针脚与伞形滤网连接处设有一层定位倒钩,定位倒钩的钩体焊接在支撑针脚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滤器采用一端开口的开环设计,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支撑针脚,支撑针脚在圆周方向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血管变形,开环设计(在远端采用开口结构),使得滤器在经过长时间放置后,内皮的生长并不会将滤器完整包裹住,延长了滤器取出的窗口期;(2)本滤器近端采用伞形滤网结构,伞形滤网为锥形,能够防止内皮附着在滤器近端,造成血管的二次堵塞;(3)支撑针脚上设有至少一层朝外侧的定位倒钩,能够防止植入的滤器发生移位,定位倒钩的钩体由支撑针脚末端向外弯曲而成,一体性更好,节约制造成本,在支撑针脚与伞形滤网连接处焊接另一层定位倒钩,双层定位倒钩使得滤器定位更加牢固;(4)本滤器与血管贴合良好,且支撑稳定,长期植入后也易于取出,既可做永久滤器长期植入,也可作为可回收滤器短期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近端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伞形滤网1,回收管2,回收钩槽21,支撑针脚3,定位倒钩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3所示,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它由伞形滤网1、回收管2、支撑针脚3构成;伞形滤网1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织成的镂空的锥形结构记忆金属丝滤网;伞形滤网1开口四周的每根记忆金属丝末端设置一根支撑针脚3,支撑针脚3与伞形滤网1的中轴线平行,支撑针脚3和外凸的伞形滤网1共同形成剖面为V形的折叠结构,支撑针脚3上设有至少一层朝外侧的定位倒钩4,每层定位倒钩4由多个钩体各向均匀分布组成;伞形滤网1顶部固定有回收管2,回收管2上开设有回收钩槽21。伞形滤网1采用镍钛合金材料制成。支撑针脚3由316L不锈钢材料或镍钛合金材料制成。实施例1如图1所示,只设有一层定位倒钩4的滤器。支撑针脚3末端设有一层定位倒钩4,定位倒钩4的钩体由支撑针脚3末端向外弯曲而成。伞形滤网1开口四周设有6根记忆金属丝以及6根支撑针脚3。通常开口处设置6-8根记忆金属丝和相应的支撑针脚3。伞形滤网1和支撑针脚3由记忆金属通过激光切割形成一体结构,或者采用焊接方式形成一体结构。实施例2如图2所示,设有双层定位倒钩4的滤器。除了支撑针脚3末端设有一层定位倒钩4之外,在支撑针脚3与伞形滤网1连接处还设有另一层定位倒钩4,另一层定位倒钩4的钩体焊接在支撑针脚3外侧,焊接的钩体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或镍钛合金材料制成。工作原理:滤器植入之前,通过V形的折叠结构将滤器折叠,形成细长管状结构;通过血栓滤器释放装置,将滤器释放到血管中预定位置,释放后,记忆金属丝恢复自然状态,撑起血管,通过伞形滤网1过滤血栓。回收时,通过专用抓捕器,勾住回收管2上的回收钩槽21,将滤器取出。本滤器采用一端开口的开环设计(开口端为医学上的远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支撑针脚3,支撑针脚3在圆周方向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血管变形,便于滤器取出,采用开环设计,使得滤器在经过长时间放置后,内皮的生长并不会将滤器完整包裹住,滤器取出时,附着的内皮能够从开口端滑出,延长了滤器取出的窗口期;本滤器近端采用伞形滤网1结构,伞形滤网1为锥形,通过支撑针脚3支撑,内部不易附着在伞形滤网1上,能够防止内皮附着在滤器近端,造成血管的二次堵塞;支撑针脚3上设有至少一层朝外侧的定位倒钩4,能够防止植入的滤器发生移位。定位倒钩4的钩体由支撑针脚3末端向外弯曲而成,一体性更好,节约制造成本,在支撑针脚3与伞形滤网1连接处焊接另一层定位倒钩4,双层定位倒钩4使得滤器定位更加牢固。本滤器与血管贴合良好,且支撑稳定,长期植入后也易于取出,既可做永久滤器长期植入,也可作为可回收滤器短期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伞形滤网、回收管、支撑针脚构成;/n所述伞形滤网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织成的镂空的锥形结构记忆金属丝滤网;/n所述伞形滤网开口四周的每根记忆金属丝末端设置一根支撑针脚,支撑针脚与伞形滤网的中轴线平行,支撑针脚和外凸的伞形滤网共同形成剖面为V形的折叠结构,支撑针脚上设有至少一层朝外侧的定位倒钩,每层定位倒钩由多个钩体各向均匀分布组成;/n所述伞形滤网顶部固定有回收管,回收管上开设有回收钩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血栓滤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伞形滤网、回收管、支撑针脚构成;
所述伞形滤网是由记忆金属经过激光切割或编织成的镂空的锥形结构记忆金属丝滤网;
所述伞形滤网开口四周的每根记忆金属丝末端设置一根支撑针脚,支撑针脚与伞形滤网的中轴线平行,支撑针脚和外凸的伞形滤网共同形成剖面为V形的折叠结构,支撑针脚上设有至少一层朝外侧的定位倒钩,每层定位倒钩由多个钩体各向均匀分布组成;
所述伞形滤网顶部固定有回收管,回收管上开设有回收钩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伞形可回收的静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延彬何辉张希全孙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善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