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忠栗专利>正文

组合的沙发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的沙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的沙发构造包括: 椅座组,该椅座组包含有:横梁,其为中空具有厚度的方形管,于该方形管的垂直面至少设置有两第一钉孔;转向固定块,其为呈L形的固定块,该固定块设有两凸伸的方形体,且于该方形体的垂直面至少设置有一第四钉孔,使该方形体嵌设于横梁的方形通孔时,该定位块的第四钉孔能对准横梁第一钉孔的相对应处,而联接两个不相邻的横梁;该椅座组通过转向固定块将两组对边平行且等长的横梁于同平面上组成直角且平行四边形的椅座框; 扶手组,组设于椅座组两侧,该扶手组包含有:扶手框架,其为直角的方形框架,于该框架的一侧处至少接连有两强化支柱;强化支柱,该强化支柱两端垂直延伸固定于扶手框架上,于该支柱的垂直面处至少设置有一第二钉孔,借由紧固元件插入扶手组的第二钉孔与椅座组的第一钉孔和第四钉孔后,将该扶手组与椅座组联接起来; 靠背组,组设于椅座组的后侧,该靠背组包含有:靠背框架,其为四边形的框架,于该框架的一侧适当处至少接连有两固定支柱;固定支柱,该固定支柱为中空具有厚度的支柱垂直固定于靠背框架上,并于该固定支柱的垂直延伸处通过紧固元件将该靠背组与椅座组联接; 紧固元件,为一铆钉或是一螺纹联接件的连接元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的沙发构造
技术介绍
公知组合的沙发构造是如公告第371869号专利案,其主要构成特征为一椅框,为一方形的框体,该框体上具有平行的一前板及一后板,在前、后板间为两垂直设置的侧板,于后板上设置至少两第一枢孔,在两侧板上则设置至少两第二枢孔;一椅座,架设在椅框顶面,于座体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一可和椅框的侧板固定的定位片;一椅靠,具有一贴靠在椅框的后板后方的靠框,该靠框上设有与椅框的第一枢孔轴向对应的第三枢孔,于靠框与椅框间借至少一枢杆相固接,上述枢杆具有两可分别穿经轴向对接的第一、二枢孔的插杆部,插设后在每一插杆部上分别螺设一螺固元件,于靠框外则包覆一靠垫,包覆后该枢杆的插杆部突出于靠垫外;二扶手,组装在椅框两侧,每一扶手均包含一贴靠在椅框的侧板外的扶手框,上述扶手框上具有与椅框的第二枢孔对应的第四枢孔,而对接的第二、四枢孔乃供一枢杆的两插杆部插设,在每一插杆部上并分别螺设一螺固元件,于扶手框外则包覆一可供两插杆部突出的扶手垫;及四支两两对应组装在两扶手底端的脚座;借椅座装设在椅框上、椅靠及两扶手分别架设在椅框之后板及两侧板上,可形成一沙发的形态;而该椅框系采用焊接所组成,其构成上的主要缺点为1、不容易获得优质焊缝。2、焊接后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椅框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容易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3、焊接时易产生空气的污染。4、后续的粉体涂装前处理甚为费时,因椅框焊接好后,须施以除锈处理,以防止或减缓椅框的腐蚀,然焊接时如采用满焊后的椅框如采用浸泡式除锈处理时,则浸泡后排水不易,且焊接的成本也会增加,另一点是则浸泡槽的体积的大小必须足够放置椅框以施以除锈处理。5、焊接后的椅框如采用淋沥方式除锈,虽然不须采用浸泡槽来浸泡,但采用淋沥方式除锈的椅框除锈不完整。由此可见,上述公知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案技术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公知组合的沙发构造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于是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组合的沙发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的沙发构造,是于椅座组装时,不需考虑组装后的应力变形与组装环境的限制。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的沙发构造,是提供一容易将个别零件组装成为一沙发的构件组合。可达到上述技术目的的组合的沙发构造,包括有椅座组,该椅座组包含有横梁,其为中空具有厚度的方形管,于该方形管的垂直面至少设置有两第一钉孔;转向固定块,其为呈L形的固定块,该固定块设有两凸伸的方形体,且于该方形体的垂直面至少设置有一第四钉孔,使该方形体嵌设于横梁的方形通孔时,该定位块的第四钉孔能对准横梁第一钉孔的相对应处,而联接两个不相邻的横梁;该椅座组通过转向固定块将两组对边平行且等长的横梁于同平面上组成直角且平行四边形的椅座框;扶手组,组设于椅座组两侧,该扶手组包含有扶手框架,其为直角的方形框架,于该框架的一侧处至少接连有两强化支柱;强化支柱,该强化支柱两端垂直延伸固定于扶手框架上,于该支柱的垂直面处至少设置有一第二钉孔,借由紧固元件插入扶手组的第二钉孔与椅座组的第一钉孔和第四钉孔后,将该扶手组与椅座组联接起来;靠背组,组设于椅座组的后侧,该靠背组包含有靠背框架,其为四边形的框架,于该框架的一侧适当处至少接连有两固定支柱;固定支柱,该固定支柱为中空具有厚度的支柱垂直固定于靠背框架上,并于该固定支柱的垂直延伸处通过紧固元件将该靠背组与椅座组联接;紧固元件,为一铆钉或是一螺纹联接件的连接元件,该铆钉能与被联接件联成一体的不可拆联接,而螺纹联接件能与被联接件联成一体的可拆联接。其中,在所述靠背组的固定支柱的垂直延伸处至少设置有一第三钉孔,借由紧固元件插入靠背组的第三钉孔与椅座组的第一钉孔和第四钉孔后,将该靠背组与椅座组联接。其中,将所述的靠背组与椅座组联接的紧固元件为迫紧插销组,其设置于椅座组的第一钉孔旁并对应于靠背组的固定支柱的相对位置;该迫紧插销组包括螺栓,是贯穿于后述的下斜面块的中空圆孔内侧后,该螺栓的螺纹部分再与后述的上斜面块中心处的内螺纹以螺纹相系结;上斜面块,于垂直中心处被切制有一内螺纹,并相对应设置于下斜面块的倾斜角度的平面上;下斜面块,该下斜面块的斜面与上斜面块倾斜角度的平面相互接触后,该下斜面块的一侧固定于椅座组后侧,于垂直中心处有一中空圆孔。本技术是指一种组合的沙发构造,其不同以往沙发椅的组装方式,是以转向固定块嵌设于两组对边平行且等长的横梁的方形通孔内侧,使之连接成一组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椅座组,再将该扶手组联接于椅座组的左侧和右侧、一靠背组联接于椅座组的后侧,前述的扶手组和靠背组再借由紧固元件的穿置连结于椅座组上,使之形成一简易排成拼组成型的沙发椅结构,其结构简单、制程容易、成本低廉,有利于产业大量生产,具有实用价值。附图说明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1是本技术组合的沙发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的沙发构造的椅座组与扶手组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组合的沙发构造的另一椅座组与扶手组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该组合的沙发构造的立体组合图;以及图5是该组合的沙发构造的迫紧插销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所提供的组合的沙发构造,主要包括有一椅座组1、一扶手组2、一靠背组3、以及一紧固元件4;其中,该扶手组的强化支柱221的垂直面联接于椅座组1的左侧和右侧,并借紧固元件4的穿置使扶手组连结于椅座组1上;该靠背组3的固定支柱321联接于椅座组1的后侧,并借紧固元件4的穿置使靠背组3连结于椅座组1上。为了更清楚说明本技术,请再参阅图2和图3,该椅座组1,是借由转向固定块121上的方形体123嵌设于两组对边平行且等长的横梁111的方形通孔112内侧,使该转向固定块121的第四钉孔124是相对应于横梁111的第一钉孔114处,而横梁111的第一钉孔114可以采用冲出或钻出,也可先冲后钻的加工方式成型,待两个不相邻的横梁111借由转向固定块121的嵌设后,在同一平面上就能连接成一组四个边、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椅座组1。当椅座组1连接完成后,再将由扶手框架211和强化支柱221所连接而成的扶手组2组设于椅座组1的两侧,然扶手组2是借由强化支柱221的两端垂直延伸固定于扶手框架211上,于该强化支柱221的垂直面处至少设置有一第二钉孔222,借由紧固元件4插入扶手组2的第二钉孔222与椅座组1的第一钉孔114和第四钉孔124后,能将扶手组2与椅座组1联接起来。如紧固元件4是采用铆钉,则该铆钉一端有一预制头,另一端插入被联接件的钉孔,其伸出段被压制成铆钉头,即完成铆钉联接;如紧固元件4是采用螺纹联接时,无需在被联接件上切制螺纹,因不受被联接件材料的限制,只需将刻有螺纹的一端插入被联接件的钉孔后,在螺栓头部和螺母两边进行装配,如此,具有扶手的座椅已渐渐成形;请参阅图3,该转向固定块121另可嵌设于横梁111两端的方形通孔112内侧后,再借由紧固元件4插入扶手组2的第二钉孔222与横梁111的第一钉孔114和第四钉孔124后与扶手组2联接,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忠栗
申请(专利权)人:谢忠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