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35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台车,尤其指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包括行走车体、升降装置、工作平台总成和张拉设备,行走车体承载着工作平台总成、升降装置和张拉设备进行移动;升降装置安装在行走车体上,工作平台总成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张拉设备放置在工作平台总成上。张拉设备随工作平台总成三维移动;工作平台总成可随升降装置升降,自驱动纵、横向移动,平台上装有可三维微调的千斤顶支架,承载着张拉千斤顶对中张拉管道。本台车移动简便、作业便捷,攻克了液压升降两侧不同步难题,解决了现场张拉设备的移动困难、作业繁复等问题,为施工现场张拉人员提供了适宜的工作位置且消除了安全操作隐患,有足够的工作覆盖范围,适用各种梁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张拉台车,尤其指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桥梁制造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日趋深入细化,确保快速安全、智能高效地完成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张拉施工,成为高铁桥梁制造的关键环节。目前桥梁预应力张拉有两种施工工艺:1、插入梁端吊梁孔的张拉吊架,绕孔转动,吊架上水平安装手拉葫芦的纵移轨道,配合手拉葫芦调整千斤顶的上下、前后、左右移动对中,其问题是:张拉人员没有可站立的地方,只能踩踏在外露的钢绞线上,操作危险,而且张拉吊架换位时,人工从梁面搬上搬下,耗时、困难;2、专利号为CN201620090581.7专利公开的手推移动张拉门架,将手拉葫芦轨道安装在门架上,其问题是,每层孔道抬升一次脚手板,费力繁琐,且整体门架(含手拉葫芦及其轨道)人工推移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桥梁界现有张拉台架无张拉人员站位、安装和移位困难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有操作平台且机动车移动的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包括行走车体、升降装置、工作平台总成和张拉设备,行走车体承载着工作平台总成、升降装置和张拉设备进行移动;升降装置安装在行走车体上,工作平台总成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张拉设备放置在工作平台总成上。张拉设备随工作平台总成三维移动;工作平台总成可随升降装置升降,自驱动纵、横向移动,平台上装有可三维微调的千斤顶支架,承载张拉千斤顶对中张拉管道。优选地,行走车体一端设有一组升降装置。优选地,行走车体两端各设有一组升降装置。优选地,两端的升降装置的驱动油缸分别和一个同步油缸连接,所述的同步油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二缸筒和位于两缸筒之间的中隔板,三者组合成为同步油缸的缸筒,一个活塞杆通过中间带有圆孔的中隔板自由滑动,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中分别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别和活塞杆固定连接,同步油缸的进油管分别和第一缸筒、第二缸筒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缸筒、第二缸筒的出油口分别和两端的升降装置的驱动油缸的进油口相连。优选地,升降系统由升降门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横移轨道组成。优选地,工作平台总成包括横移粗调小车、纵移粗调小车、横移粗调驱动装置、纵移粗调驱动装置、横移微调小车、纵移微调小车、千斤顶升降支架和千斤顶定位挡板。工作平台总成在升降装置的横移轨道上横向移动,横移轨道在升降装置中垂直移动。横移粗调小车坐落在横移轨道上,纵移粗调小车坐落在横移粗调小车上,横移粗调驱动装置和纵移粗调驱动装置分别与横移粗调小车、纵移粗调小车连接;横移微调小车、纵移微调小车和千斤顶升降支架坐落在纵移粗调小车上,千斤顶定位挡板坐落在千斤顶升降支架顶面上。优选地,张拉设备为整套自动张拉设备,放置在行走车体上,与台车一同移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桥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台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同步油缸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工作平台总成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手动三维微调小车总成示意图。1工作平台总成、2横移轨道、3张拉千斤顶、4升降门架、5升降驱动油缸、6电瓶车底盘、7同步油缸、8张拉油泵、9张拉控制柜、10第二缸筒、11第二活塞、12中隔板、13第一缸筒、14活塞杆、15第一活塞、16横移轮、17横移粗调小车、18横移电机、19纵移轮、20横移微调小车、21纵移油缸、22千斤顶定位挡板、23纵移微调小车、24纵移粗调小车、25千斤顶升降支架、26平台护栏、27平台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包括电瓶车、液压升降装置、工作平台总成1和整套自动张拉设备,电瓶车承载着工作平台总成1、液压升降装置和整套自动张拉设备进行移动;液压升降装置安装在电瓶车上,工作平台总成1安装在液压升降装置上,张拉千斤顶3放置在工作平台总成1上,张拉油泵8和张拉控制柜9放置在电瓶车底盘6上。张拉千斤顶3随工作平台总成1三维移动;工作平台总成1可随液压升降装置升降,纵移油缸21纵向移动,横移电机18带动工作平台总成1横向移动,平台上装有可纵向手动微调的纵移微调小车23、横向手动微调的横移微调小车20和垂向手动微调的千斤顶升降支架25,承载被千斤顶定位挡板22固定的张拉千斤顶3对中张拉管道。本实施例所述的电瓶车前后两端各设有一组液压升降装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两端的液压升降装置的升降驱动油缸5分别和一个同步油缸7连接,所述的同步油缸7包括第一缸筒13、第二缸筒10和位于两缸筒之间的中隔板12,三者组合成为同步油缸7的缸筒,一个活塞杆14通过中间带有圆孔的中隔板12自由滑动,第一缸筒13和第二缸筒10中分别有第一活塞15、第二活塞11,分别和活塞杆14固定连接,同步油缸7的进油管分别和第一缸筒13、第二缸筒10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缸筒13、第二缸筒10的出油口分别和两端的升降装置的升降驱动油缸5进油口连接。当从张拉油泵8过来的系统压力油,通过油管接头K0同时通过进油口P1、P2进入第一缸筒13和第二缸筒10,推动活塞杆14向左移动时,第一活塞15和第二活塞11将压力油从第一缸筒13、第二缸筒10分别通过出油口K1、K2压入两个升降门架4的升降驱动油缸5,不难看出,即便两个升降门架4的荷载不同而使得同步油缸7的两个出油口K1、K2处的油压不同,但是通过这两个出油口K1、K2的供油量是完全相等的,因此可以保证即便在荷载不同的情况下,两个升降门架4的升降高度是相同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升降系统由升降门架4、升降驱动油缸5和横移轨道2组成。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工作平台总成1包括横移粗调小车17、横移轮16、纵移粗调小车24、纵移轮19、横移电机18、纵移油缸21、横移微调小车20、纵移微调小车23、千斤顶升降支架25、千斤顶定位挡板22、平台护栏26和平台踏板27。工作平台总成1在升降装置的横移轨道2上横向移动,横移轨道2在升降装置中垂直移动,带动工作平台总成1垂直升降。横移粗调小车17下设横移轮16坐落在横移轨道2上,纵移粗调小车24下设纵移轮19坐落在横移粗调小车17上,横移电机18和纵移油缸21分别与横移粗调小车17、纵移粗调小车24连接;横移微调小车20、纵移微调小车23和千斤顶升降支架25坐落在纵移粗调小车24上,千斤顶定位挡板22坐落在千斤顶升降支架25顶面上,平台护栏26安装在平台踏板27上,平台踏板27安装在纵移粗调小车24顶面上。本实施例所述的张拉设备为整套自动张拉设备,包括张拉千斤顶3、张拉油泵8和张拉控制柜9,放置在电瓶车底盘6上,与台车一同移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其特征是包括行走车体、升降装置、工作平台总成和张拉设备,行走车体承载着工作平台总成、升降装置和张拉设备进行移动;升降装置安装在行走车体上,工作平台总成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张拉设备放置在工作平台总成上;张拉设备随工作平台总成三维移动;工作平台总成可随升降装置升降,自驱动纵、横向移动,平台上装有可三维微调的千斤顶支架,承载着张拉千斤顶与张拉管道对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其特征是包括行走车体、升降装置、工作平台总成和张拉设备,行走车体承载着工作平台总成、升降装置和张拉设备进行移动;升降装置安装在行走车体上,工作平台总成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张拉设备放置在工作平台总成上;张拉设备随工作平台总成三维移动;工作平台总成可随升降装置升降,自驱动纵、横向移动,平台上装有可三维微调的千斤顶支架,承载着张拉千斤顶与张拉管道对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其特征是所述行走车体一端设有一组升降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其特征是所述行走车体两端各设有一组升降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其特征是两端的升降装置的驱动油缸分别和一个同步油缸连接,所述的同步油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二缸筒和位于两缸筒之间的中隔板,三者组合成为同步油缸的缸筒,一个活塞杆通过中间带有圆孔的中隔板自由滑动,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中分别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分别和活塞杆固定连接,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更刘燕玲张善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