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机用压辊机构
本技术涉及印染设备压辊机构
,具体为一种印染机用压辊机构。
技术介绍
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传统印染机的压辊机构大多仅采用一个弹性压辊,稳定性较差,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机用压辊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机用压辊机构,包括中心辊、大齿轮、驱动齿轮、弹性压辊、第一辊筒、第一齿轮、第二辊筒、第二齿轮、第一调节辊筒机构、第二调节辊筒机构、侧板及螺纹块,所述中心辊一端设置有大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大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辊下表面与弹性压辊上表面相接,所述第一辊筒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辊筒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与大齿轮一侧啮合,所述大齿轮另一侧与第二齿轮一侧啮合,所述第一辊筒远离中心辊一侧与第一调节辊筒机构相接,所述第二辊筒远离中心辊一侧与第二调节辊筒机构相接,所述中心辊、驱动齿轮、弹性压辊、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一调节辊筒机构及第二调节辊筒机构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机用压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辊(1)、大齿轮(2)、驱动齿轮(3)、弹性压辊(4)、第一辊筒(5)、第一齿轮(6)、第二辊筒(7)、第二齿轮(8)、第一调节辊筒机构(9)、第二调节辊筒机构(10)、侧板(11)及螺纹块(12),所述中心辊(1)一端设置有大齿轮(2),所述驱动齿轮(3)与大齿轮(2)啮合,所述中心辊(1)下表面与弹性压辊(4)上表面相接,所述第一辊筒(5)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二辊筒(7)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6)一侧与大齿轮(2)一侧啮合,所述大齿轮(2)另一侧与第二齿轮(8)一侧啮合,所述第一辊筒(5)远离中心辊(1)一侧与第一调节辊筒机构(9)相接,所述第二辊筒(7)远离中心辊(1)一侧与第二调节辊筒机构(10)相接,所述中心辊(1)、驱动齿轮(3)、弹性压辊(4)、第一辊筒(5)、第二辊筒(7)、第一调节辊筒机构(9)及第二调节辊筒机构(10)均设置与两个侧板(11)之间,所述侧板(11)内侧表面位于第一调节辊筒机构(9)及第二调节辊筒机构(10)外侧位置还设置有螺纹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机用压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辊(1)、大齿轮(2)、驱动齿轮(3)、弹性压辊(4)、第一辊筒(5)、第一齿轮(6)、第二辊筒(7)、第二齿轮(8)、第一调节辊筒机构(9)、第二调节辊筒机构(10)、侧板(11)及螺纹块(12),所述中心辊(1)一端设置有大齿轮(2),所述驱动齿轮(3)与大齿轮(2)啮合,所述中心辊(1)下表面与弹性压辊(4)上表面相接,所述第一辊筒(5)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二辊筒(7)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6)一侧与大齿轮(2)一侧啮合,所述大齿轮(2)另一侧与第二齿轮(8)一侧啮合,所述第一辊筒(5)远离中心辊(1)一侧与第一调节辊筒机构(9)相接,所述第二辊筒(7)远离中心辊(1)一侧与第二调节辊筒机构(10)相接,所述中心辊(1)、驱动齿轮(3)、弹性压辊(4)、第一辊筒(5)、第二辊筒(7)、第一调节辊筒机构(9)及第二调节辊筒机构(10)均设置与两个侧板(11)之间,所述侧板(11)内侧表面位于第一调节辊筒机构(9)及第二调节辊筒机构(10)外侧位置还设置有螺纹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绿芭蕉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