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5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纳盒,包括盒体、置物架、用于承托所述置物架的底座、连杆以及两扇对开式门板,所述盒体开设有第一收纳腔室,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底壁可滑动配合,所述置物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对开式门板与所述盒体铰接且能够扣合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开口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对开式门板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当所述对开式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置物架和底座均收容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当所述对开式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置物架的局部伸出至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外且其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该收纳盒能够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实现增大收纳空间的同时,结构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纳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纳盒。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使用的化妆品种类、规格多样、数量多,往往需要使用收纳盒将各种化妆品归类收纳。以往的化妆品收纳盒多数为敞口结构,化妆品的外表面容易积尘,并且这种敞口式的化妆品收纳盒不便于携带,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171655.5所公开的一种化妆品收纳盒,该化妆品收纳盒为具有封盖的可封闭式盒体,具体地,该化妆品收纳盒包括盒体,该盒体内设置有收纳腔室,该收纳腔室内部设置有独立的置物架,该置物架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化妆品的格子,置物架与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机构,该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置物架铰接,另一端与收纳腔室的内壁铰接,置物架通过该第一连杆收拢在收纳腔室内,以及支撑置物架上升至收纳腔室外,盒体上铰接有盒盖,盒体与盒盖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机构,该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盒体的收纳腔室的内壁面上,另一端铰接于盒盖的内壁上,同时与置物架铰接,利用盒盖的打开或关闭使得置物架能够伸出收纳腔室或收容在收纳腔室内。然而,上述的化妆品收纳盒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上述的化妆品收纳盒的置物架与盒盖之间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在一起,盒盖的打开能够带动置物架伸出收纳腔室,这种结构的收纳盒虽然能够增大收纳空间,但其利用的空间只能是置物架的顶部空间,难以实现充分利用置物架的立体空间,而且,由于盒盖设于盒体的顶部,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盒体铰接,另一端与置物架铰接,铰接结构的稳定性较差,这样的结构设计限制了置物架所能够承载的化妆品的总量,也就限制了置物架的收纳量,另外,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置物架以及盒体的方式也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盒,该收纳盒能够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实现增大收纳空间的同时,结构稳定性更好。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收纳盒,包括盒体、置物架、用于承托所述置物架的底座、连杆以及两扇对开式门板,所述盒体开设有第一收纳腔室,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底壁可滑动配合,所述置物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对开式门板与所述盒体铰接且能够扣合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开口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对开式门板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当所述对开式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置物架和底座均收容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当所述对开式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置物架的局部伸出至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外且其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架的底面设有转盘,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与所述转盘可滑动配合的第一定位环。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架的底面还设有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二定位环的中心线与所述转盘的中心线重合,且所述第二定位环与所述转盘之间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定位环滑动配合的环形定位槽。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底座可转动配合的若干滚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底壁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置物架的底部设有穿过所述底座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底座的滑动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前端与第一收纳腔室的底壁之间形成能够供所述第二限位件自由转动的避让空间,当所述置物架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间隔设置,当所述置物架朝外伸出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避让空间内,此时当所述置物架由前侧朝前的第一状态切换至后侧、左侧、右侧三者中的任一者朝前的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前端伸出,当所述置物架在底座的带动下朝内缩回时,所述第二限位件朝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前端伸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以使所述置物架复位至所述第一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底壁还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底部设有能够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邻设置,所述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限位件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收纳腔室的底壁可滑动配合的滑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与所述底座的相对两端可滑动配合的导向槽。进一步地,所述对开式门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缺口,当所述对开式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连通,所述连杆的一端伸进至所述第一缺口中并与所述对开式门板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底部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第一把手,两扇所述对开式门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缺口,当所述底座完全收容在所述收纳腔室内时,所述第一把手穿过第二缺口延伸至所述盒体外。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盒还包括提手,所述盒体的相对两侧壁均安装有插扣,所述插扣开设有插槽,所述提手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插槽可滑动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两端的相对两侧均朝外延伸形成有用于与插扣的端部抵接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插槽的槽宽,当所述提手的顶部与所述盒体的顶部贴合时,位于所述插接部的上端的限位部与所述插扣的顶部抵接,当所述提手的顶部与所述盒体的顶部分离时,位于所述插接部下端的限位部与所述插扣的底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盒还包括抽屉,所述盒体开设有第二收纳腔室,所述抽屉可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收纳腔室内。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连杆的一端与对开式门板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因此,对开式门板的打开或关闭、或者底座的滑动可带动置物架在收容在第一收纳腔室内的第一状态和伸出至该第一收纳腔室外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对开式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置物架和底座均收容在第一收纳腔室内,当对开式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置物架的局部伸出至第一收纳腔室外且其局部位于第一收纳腔室内,如此,方便于取放位于置物架上的物品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置物架能够被稳定地支撑,提高结构稳定性,利于置物架的结构更大化设计,因此,只要置物架上的用于收纳物品的格子足够多,该置物架就能够承载更多的物品,提高收纳量,此外,由于置物架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的顶面上,因此,该置物架能够切换不同的位置,能够做到充分利用该置物架的立体空间,从而增大了收纳空间,可收纳更多的物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收纳盒的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收纳盒处于关闭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收纳盒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收纳盒处于打开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收纳盒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收纳盒处于分解状态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收纳盒中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11、第一盒体;111、第一收纳腔室;112、导向槽;113、第一限位件;114、滑槽;115、加强筋;12、第二盒体;2、置物架;21、第二限位件;22、滑块;3、底座;31、第一把手;4、连杆;5、对开式门板;51、第一缺口;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置物架、用于承托所述置物架的底座、连杆以及两扇对开式门板,所述盒体开设有第一收纳腔室,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底壁可滑动配合,所述置物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对开式门板与所述盒体铰接且能够扣合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开口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对开式门板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当所述对开式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置物架和底座均收容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当所述对开式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置物架的局部伸出至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外且其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置物架、用于承托所述置物架的底座、连杆以及两扇对开式门板,所述盒体开设有第一收纳腔室,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底壁可滑动配合,所述置物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对开式门板与所述盒体铰接且能够扣合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开口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对开式门板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当所述对开式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置物架和底座均收容在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当所述对开式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置物架的局部伸出至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外且其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的底面设有转盘,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与所述转盘可滑动配合的第一定位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的底面还设有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二定位环的中心线与所述转盘的中心线重合,且所述第二定位环与所述转盘之间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定位环滑动配合的环形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底部可活动地设有与所述底座可转动配合的若干滚珠,若干滚珠均可活动地嵌设于转盘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的底壁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置物架的底部设有穿过所述底座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底座的滑动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前端与第一收纳腔室的底壁之间形成能够供所述第二限位件自由转动的避让空间,当所述置物架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室内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间隔设置,当所述置物架朝外伸出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避让空间内,此时当所述置物架由前侧朝前的第一状态切换至后侧、左侧、右侧三者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旭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兴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