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05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包括罩壳和用于检测断纱的光电检测机构,在罩壳上设有空腔,所述光电检测机构置于所述罩壳的空腔内,在罩壳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一个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将所述空腔的腔口封闭的透明窗。所述透明窗的厚度在0.2~0.5mm之间。所述透明窗与罩壳一体制成。所述光电检测机构为红外对管模块,所述红外对管模块包括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安装座,所述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相互平行、间隔地固定封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嵌装在所述罩壳的空腔内。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之间的距离在2~5.1mm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光电检测机构能准确可靠地检测断纱,并能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连续地工作。

Broken yarn detector of ring spinn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纺细纱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情况的断纱检测器,属于纺织设备

技术介绍
细纱是纺纱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将前道工序纺成的粗纱通过牵伸和加捻,纺制成一定号数(或支数)和品质要求的细纱,供后道工序使用。在细纱的加捻过程中,牵伸机构中前罗拉输出的纱线经安装在导纱板上的导纱钩,再经设置在钢领上的钢丝圈,在锭子的转动过程中将纱线卷绕到紧套于锭子的筒管上。锭子回转时,借助纱线张力的牵动,使钢丝圈沿钢领回转,从而钢丝圈带动纱线获得捻回。然而,在纺制过程中,一旦其中一个锭位的纱线断头后,该锭位的钢丝圈便不能正常回转,因此,为防止发生质量事故,对纱线的断头检测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纱检测准确可靠,维护及安装方便,并能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的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包括罩壳和用于检测断纱的光电检测机构,在所述罩壳上设有空腔,所述光电检测机构置于所述罩壳的空腔内,在所述罩壳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一个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将所述空腔的腔口封闭的透明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透明窗的厚度在0.2~0.5mm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透明窗与所述罩壳一体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电检测机构为红外对管模块,所述红外对管模块包括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安装座,所述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相互平行、间隔地固定封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嵌装在所述罩壳的空腔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之间的距离在2~5.1mm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罩壳的外表面上设置将空腔的腔口封闭的透明窗,这样能防止纺纱过程中飞絮附着在光电检测器件上,因此有效保证了光电检测机构能准确可靠地检测断纱,并能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连续地工作。本技术维护方便,在维护时只需在透明窗处通过轻拂、轻擦或细纱机巡回清洁车吹扫,即可保证光电检测机构清洁无纱絮影响。本技术的光电检测机构采用红外对管模块,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相互平行、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嵌装在罩壳的空腔内,这样的结构保证了所有单锭红外检测光路的一致性,安装统一快速,束射发射、接受配合最佳,能快速的响应高速经过光电发射、接受交汇区域的钢丝圈,既准确又灵敏。本技术使用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配对使用,保证谱功率分布为中心波长的一致性,抗干扰能力强,能避免误动作,且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使用红外对管映射在钢领的发射管与接收管交汇区域一致性更好,能很好的适应棉纱的不同支数和纺纱速度,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及时准确提示纱线断头需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中罩壳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中罩壳的前视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中光电检测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中光电检测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包括罩壳1和用于检测断纱的光电检测机构2,在所述罩壳1上设有空腔1-1,所述光电检测机构2置于所述罩壳1的空腔1-1内,在所述罩壳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一个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将所述空腔1-1的腔口封闭的透明窗1-2。在本技术中,所述空腔1-1优选呈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一角优选设有倒角或圆角,所述空腔1-1的形状也可呈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等形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透明窗1-2的厚度在0.2~0.5mm之间,例如厚度采用0.2、0.3mm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透明窗1-2与所述罩壳1一体制成,即两者是一体制成的一整体件。所述透明窗1-2、罩壳1的材质优选均采用塑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3、4所示,所述光电检测机构2为红外对管模块,所述红外对管模块包括红外发射管2a、红外接收管2b和安装座2c,所述红外发射管2a、红外接收管2b相互平行、间隔地固定封装在所述安装座2c上,所述安装座2c嵌装在所述罩壳1的空腔1-1内。在本技术中,所述安装座2c的形状与空腔1-1的形状相适配,优选呈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一角优选设有倒角或圆角,所述安装座2c也可呈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等形状。在本技术中,所述红外发射管2a与红外接收管2b之间的距离L优选在2~5.1mm之间。该间距使束射发射、接受配合最佳,能快速的响应高速经过光电发射、接受交汇区域的钢丝圈,既准确又灵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工作方式,将断纱检测器安装在环锭纺细纱机的钢领板上,断纱检测器中红外对管模块的红外发射管2a的发射中心轴线与红外接收管2b的接收中心轴线交汇于钢领跑道的外周面,该外周面可作为反射面,当红外发射管2a和红外接收管2b工作时,在钢丝圈沿钢领路道旋转经过红外发射管2a与红外接收管2b交汇区域时,钢丝圈会吸收、漫反射掉一些光线,使红外接收管2b接收的光通量大幅减少,而当钢丝圈不在红外发射管2a与红外接收管2b交汇区域时,红外发射管2a发射的光线几乎全被钢领的反射面反射到红外接收管2b上,检测单元从而得到钢丝圈连续回转的变化信号,当纱线断后,检测单元判断处理后的钢丝圈回转变化信号不是连续脉冲信号随即报警,提高了接线工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纱线浪费。经过试用,本技术断纱检测准确可靠,维护及安装方便,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包括罩壳(1)和用于检测断纱的光电检测机构(2),在所述罩壳(1)上设有空腔(1-1),所述光电检测机构(2)置于所述罩壳(1)的空腔(1-1)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壳(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一个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将所述空腔(1-1)的腔口封闭的透明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包括罩壳(1)和用于检测断纱的光电检测机构(2),在所述罩壳(1)上设有空腔(1-1),所述光电检测机构(2)置于所述罩壳(1)的空腔(1-1)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壳(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一个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将所述空腔(1-1)的腔口封闭的透明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窗(1-2)的厚度在0.2~0.5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细纱机断纱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