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去除镁中杂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14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0
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去除镁中杂质的装置,由反应器(1)、密封垫(2)、大盖(3)、排压管(4)、橡胶堵头(5)、加料管(6)、氯化镁管(7)和筛板(9)组成;所述筛板(9)设置在反应器(1)内下方,大盖(3)和反应器(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在大盖(3)上设置有排压管(4)和加料管(6),在排压管(4)上设置有橡胶堵头(5),在反应器(1)上设置有氯化镁管(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并能除去液体镁中的杂质,消除这些杂质对海绵钛的还原生产过程影响,从而提高海绵钛产品质量;对液体金属镁和钛颗粒在氩气的带动下进行充分搅拌,有利于钛颗粒对金属镁中杂质的吸附、沉淀。

A device for removing impurities in magnesium by reduction of titanium spo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去除镁中杂质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绵钛的生产,特别涉及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去除镁中杂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镁精炼多采用溶剂法除去粗镁中的杂质,还经过溶剂法除去粗镁中的杂质,才能达到精镁,特别是在海绵钛生产厂家,对精镁的纯度要求特别高,杂质直接影响海绵钛产品的质量。在还原过程中使用的还原剂金属镁多数采用的是融熔金属镁,镁锭中夹杂的重金属杂质,以及非金属杂质熔化后混合在融熔金属镁中,如果不及时除去,还原生产过程中将混入海绵钛钛坨中,蒸馏也很难除净,使海绵钛产品的质量指标布氏硬度增加,影响海绵钛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还原过程中使用的还原剂金属镁多数采用的是融熔金属镁,镁锭中夹杂的重金属杂质,以及非金属杂质熔化后混合在融熔金属镁中,如果不及时除去,还原生产过程中将混入海绵钛钛坨中,蒸馏也很难除净,使海绵钛产品的质量指标布氏硬度增加,影响海绵钛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去除镁中杂质的装置,它由反应器1、密封垫2、大盖3、排压管4、橡胶堵头5、加料管6、氯化镁管7和筛板9组成;所述筛板9设置在反应器1内下方,大盖3和反应器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在大盖3上设置有排压管4和加料管6,在排压管4上设置有橡胶堵头5,在反应器1上设置有氯化镁管7。所述的加料管6与加料系统连接。所述氯化镁管7置于反应器1外的管口处设置有盲板。所述筛板9上有两个以上的孔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对液体金属镁和钛颗粒在氩气的带动下进行充分搅拌,有利于钛颗粒对金属镁中杂质的吸附、沉淀。2、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并能除去液体镁中的杂质,消除这些杂质对海绵钛的还原生产过程影响,从而提高海绵钛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反应器、2-密封垫、3-大盖、4-排压管、5-橡胶堵头、6-加料管、7-氯化镁管、8-液体镁、9-筛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去除镁中杂质的装置,由反应器1、密封垫2、大盖3、排压管4、橡胶堵头5、加料管6、氯化镁管7和筛板9组成;所述筛板9设置在反应器1内下方,大盖3和反应器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在大盖3上设置有排压管4和加料管6,在排压管4上设置有橡胶堵头5,在反应器1上设置有氯化镁管7。所述的加料管6与加料系统连接。所述氯化镁管7置于反应器1外的管口处设置有盲板。所述筛板9上有两个以上的孔洞。本技术操作过程如下:在开始进行还原生产时,先从氯化镁管7充入氩气,氩气通过氯化镁管7达到筛板9底部,从筛板9的多个孔洞对液体镁8进行氩气搅拌;同时从加料管6处加入四氯化钛与液体镁8反应生成钛颗粒,钛颗粒吸附液体镁8中的杂质沉淀到反应器1底部;打开橡胶堵头5,持续5~20分钟后,停止加料和停止充氩,堵上橡胶堵头5;静置20~30分钟开始正常加料生产;排放氯化镁时,沉淀在反应器1底部的杂质沿氯化镁管7排出反应器1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去除镁中杂质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它由反应器(1)、密封垫(2)、大盖(3)、排压管(4)、橡胶堵头(5)、加料管(6)、氯化镁管(7)和筛板(9)组成;所述筛板(9)设置在反应器(1)内下方,大盖(3)和反应器(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在大盖(3)上设置有排压管(4)和加料管(6),在排压管(4)上设置有橡胶堵头(5),在反应器(1)上设置有氯化镁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去除镁中杂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反应器(1)、密封垫(2)、大盖(3)、排压管(4)、橡胶堵头(5)、加料管(6)、氯化镁管(7)和筛板(9)组成;所述筛板(9)设置在反应器(1)内下方,大盖(3)和反应器(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在大盖(3)上设置有排压管(4)和加料管(6),在排压管(4)上设置有橡胶堵头(5),在反应器(1)上设置有氯化镁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明毛业桥王邦兴孙榜怀欧德怀李迎春彭飞翔
申请(专利权)人:遵宝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