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用播种机器人,包括播种架,所述播种架上垂直设有挡板,挡板上垂直设有第一转接座,所述第一转接座上转动设有第一摆杆,第一摆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摆杆的另一端转动设有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的端部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相互啮合;种子自由落入至下料板上并沿着下料板滑出至种植穴中,当完成播种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板往回移动,隔板再次移动至下料板的下表面,将出口封住;工作人员可站在固定位置,然后驱动第二转接座移动,即可带动种子箱向前移动,对工作人员来说,不需要一直走动,当整个装置移动到端部时,工作人员在移动至下个播种点,并将种子架移动至初始位置。
A planting robot for agri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播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农业用播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然而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农业机械,现在的播种机功能多种多样,但同时现有的播种机的点播功能不完善,传统的播种机不能定量定时进行下料,导致种子很难种入种穴中,这样会造成种子偏离营养中心,造成死苗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农业用播种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农业用播种机器人,包括播种架,所述播种架上垂直设有挡板,挡板上垂直设有第一转接座,所述第一转接座上转动设有第一摆杆,第一摆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摆杆的另一端转动设有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的端部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相互啮合,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均为弧面齿条;所述挡板之间垂直设有导杆,导杆上滑动设有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上端设有第二转接座,第二摆杆与第二转接座转动连接,当第一摆杆转动时,带动另一根第一摆杆转动,此时第一摆杆的端部向前移动并推动第二摆杆转动的同时,第二摆杆的一端向前移动,从而推动第二转接座,第二转接座的端部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可拆卸设有种子箱,用于存储种子,保持架的两侧设有侧板,侧板上插设有下料板,因此工作人员可站在固定位置,然后驱动第二转接座移动,即可带动种子箱向前移动,使其自动移动,对工作人员来说,节省力气,不需要一直走动,当整个装置移动到端部时,工作人员在移动至下个播种点,并将种子架移动至初始位置;所述种子箱的下端设有下料口,下料板正对下料口;所述导杆上滑动设有第二套杆,第二套杆的上端设有固定滑台,保持架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端部与第二套杆相连接,使得固定滑台与保持架呈一体,当保持架移动时,固定滑台同步移动;所述固定滑台上滑动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端部设有隔板,隔板贴合在下料口的下表面,驱动板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驱动板往复运动,当需要播种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板往前移动,此时隔板从下料口中离开,种子自由落入至下料板上并沿着下料板滑出至种植穴中,当完成播种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板往回移动,隔板再次移动至下料板的下表面,将出口封住;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滑动设置在播种架上,其一侧与保持架相连接,支撑架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杆与第二限位板,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垂直设有端板,端板上垂直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端部垂直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转动插设有轴杆,轴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板相啮合,从动齿轮啮合设有齿板,齿板的端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支撑板相连接,弹簧在常态下可给齿板向下的力,因此当齿板向上移动之后,并且在解除约束时,在弹簧的弹力下使得齿板向下移动,此时可带动从动齿轮逆时针旋转,即主动齿轮带动驱动板回到初始位置,使隔板将下料口封住,完成一次播种;支撑架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设有异形齿轮,异形齿轮能够与驱动板相啮合,当异形齿轮与驱动板啮合时,带动驱动板的一端向前移动,此时隔板逐渐离开下料口,开始下料;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成熟,通过在种子架的下端设有驱动装置,来驱动隔板与下料口之间的开合与关闭状态,方便下料,且更加稳定,能在段时间内有效、间断地完成种子下料。优选的,所述播种架的下表面四周设有支撑轴,支撑轴的下端设有滚轮,方便整个装置移动。优选的,所述播种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侧板的下端设有滑杆,滑杆滑动卡设在滑槽中,减少摩擦,提高整个保持架在移动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摆杆一端的上方,且第一限位板垂直设置在第一摆杆与第一转接座转动连接的轴上,使得第一摆杆上下位置无法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接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任一第一摆杆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摆杆转动。优选的,所述种子箱的上端设有支撑台,支撑台卡设在保持架的上方,保持架上开设有与种子箱相配合的嵌入槽,支撑台位于嵌入槽上方,取下种子箱时非常方便。优选的,所述固定滑台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套杆,第三套杆与第二套杆沿固定滑台中心对称分布,第三套杆滑动套设在导杆上,保持固定滑台两端平衡。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限位板均滑动设置在播种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当需要播种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板往前移动,此时隔板从下料口中离开,种子自由落入至下料板上并沿着下料板滑出至种植穴中,当完成播种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板往回移动,隔板再次移动至下料板的下表面,将出口封住;2、工作人员可站在固定位置,然后驱动第二转接座移动,即可带动种子箱向前移动,使其自动移动,对工作人员来说,节省力气,不需要一直走动,当整个装置移动到端部时,工作人员在移动至下个播种点,并将种子架移动至初始位置;3、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成熟,通过在种子架的下端设有驱动装置,来驱动隔板与下料口之间的开合与关闭状态,方便下料,且更加稳定,能在段时间内有效、间断地完成种子下料。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播种架与驱动机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种子箱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保持架与驱动装置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保持架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架示意图。图中:1播种架、11挡板、12滑槽、13导杆、14滚轮、15第一转接座、16第一限位板、2第一电机、21第一摆杆、22第一齿条、23扶手、3第二转接座、31第二摆杆、32第二齿条、33第一套杆、4种子箱、41支撑台、42下料口、5保持架、51下料板、52第一连接杆、53滑杆、54第二套杆、55固定滑台、551第三套杆、56驱动板、561隔板、6驱动装置、61支撑架、611第二连接杆、612端板、613支撑板、614第二限位板、615轴承座、62第二电机、621异形齿轮、63主动齿轮、631轴杆、632从动齿轮、64齿板、641顶板、64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播种机器人,包括播种架1,播种架1上垂直设有挡板11,挡板11上垂直设有第一转接座15,第一转接座15上转动设有第一摆杆21,第一摆杆21的一端设有第一齿条22,第一摆杆的端部还转动设有扶手23,工作人员可扶着扶手23,提高稳定性,第一齿条22相互啮合,第一摆杆21的另一端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播种机器人,包括播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架(1)上垂直设有挡板(11),挡板(11)上垂直设有第一转接座(15),所述第一转接座(15)上转动设有第一摆杆(21),第一摆杆(21)的一端设有第一齿条(22),第一齿条(2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摆杆(21)的另一端转动设有第二摆杆(31),所述第二摆杆(31)的端部设有第二齿条(32),第二齿条(32)相互啮合;所述挡板(11)之间垂直设有导杆(13),导杆(13)上滑动设有第一套杆(33),第一套杆(33)的上端设有第二转接座(3),第二摆杆(31)与第二转接座(3)转动连接,第二转接座(3)的端部设有保持架(5),所述保持架(5)上可拆卸设有种子箱(4),保持架(5)的两侧设有侧板,侧板上插设有下料板(51);所述种子箱(4)的下端设有下料口(42),下料板(51)正对下料口(42);所述导杆(13)上滑动设有第二套杆(54),第二套杆(54)的上端设有固定滑台(55),保持架(5)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杆(52),第一连接杆(52)的端部与第二套杆(54)相连接;所述固定滑台(55)上滑动设有驱动板(56),所述驱动板(56)的端部设有隔板(561),隔板(561)贴合在下料口(42)的下表面,驱动板(56)上设有驱动装置(6);/n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支撑架(61),所述支撑架(61)滑动设置在播种架(1)上,其一侧与保持架(5)相连接,支撑架(61)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杆(611)与第二限位板(614),第二连接杆(611)的端部垂直设有端板(612),端板(612)上垂直设有支撑板(613);所述第二限位板(614)的端部垂直设有轴承座(615),轴承座(615)上转动插设有轴杆(631),轴杆(6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齿轮(63)与从动齿轮(632),所述主动齿轮(63)与驱动板(56)相啮合,从动齿轮(632)啮合设有齿板(64),齿板(64)的端部设有顶板(641),所述顶板(641)的下表面设有弹簧(642),弹簧(642)的下端与支撑板(613)相连接;支撑架(6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机(62),第二电机(62)的输出端设有设有异形齿轮(621),异形齿轮(621)能够与驱动板(56)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播种机器人,包括播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架(1)上垂直设有挡板(11),挡板(11)上垂直设有第一转接座(15),所述第一转接座(15)上转动设有第一摆杆(21),第一摆杆(21)的一端设有第一齿条(22),第一齿条(2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摆杆(21)的另一端转动设有第二摆杆(31),所述第二摆杆(31)的端部设有第二齿条(32),第二齿条(32)相互啮合;所述挡板(11)之间垂直设有导杆(13),导杆(13)上滑动设有第一套杆(33),第一套杆(33)的上端设有第二转接座(3),第二摆杆(31)与第二转接座(3)转动连接,第二转接座(3)的端部设有保持架(5),所述保持架(5)上可拆卸设有种子箱(4),保持架(5)的两侧设有侧板,侧板上插设有下料板(51);所述种子箱(4)的下端设有下料口(42),下料板(51)正对下料口(42);所述导杆(13)上滑动设有第二套杆(54),第二套杆(54)的上端设有固定滑台(55),保持架(5)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杆(52),第一连接杆(52)的端部与第二套杆(54)相连接;所述固定滑台(55)上滑动设有驱动板(56),所述驱动板(56)的端部设有隔板(561),隔板(561)贴合在下料口(42)的下表面,驱动板(56)上设有驱动装置(6);
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支撑架(61),所述支撑架(61)滑动设置在播种架(1)上,其一侧与保持架(5)相连接,支撑架(61)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杆(611)与第二限位板(614),第二连接杆(611)的端部垂直设有端板(612),端板(612)上垂直设有支撑板(613);所述第二限位板(614)的端部垂直设有轴承座(615),轴承座(615)上转动插设有轴杆(631),轴杆(6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齿轮(63)与从动齿轮(632),所述主动齿轮(63)与驱动板(56)相啮合,从动齿轮(632)啮合设有齿板(64),齿板(64)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军辉,卢承领,陈晓飞,张刚,方杰,
申请(专利权)人:皖西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