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027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包括提供送风机构安装空间的机壳,所述机壳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基座,且机壳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机壳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风罩,且机壳的另一侧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套,所述机壳通过定位套固定连接有输风管,且机壳靠近导管的内壁底部一侧位置设置有中空块,所述中空块和机壳的一侧内壁相接触,所述机壳靠近输风管的内壁顶部一侧位置设置有风泵,且风泵的一侧外壁和底部一侧位置均焊接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送风的清洁度可保障从而避免对温室大棚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出风面积大且送风效率高,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new air supply device for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送风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温室大棚需配备送风装置以进行通风,送风装置工作可排出温室内多余热量从而防止室内高温,并排出温室内多余水汽以防止室内湿度过高以及维持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减少温室内有害气体含量,送风装置的应用广泛;现有的送风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送风的清洁度不能保障从而容易污染温室大棚环境,同时,出风面积小导致送风效率低,给送风装置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包括提供送风机构安装空间的机壳,所述机壳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基座,且机壳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机壳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风罩,且机壳的另一侧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套,所述机壳通过定位套固定连接有输风管,且机壳靠近导管的内壁底部一侧位置设置有中空块,所述中空块和机壳的一侧内壁相接触,所述机壳靠近输风管的内壁顶部一侧位置设置有风泵,且风泵的一侧外壁和底部一侧位置均焊接有连接管,所述导管与中空块的一侧壁顶部位置垂直贯穿连接,且导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中空块的内部,且中空块的内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活性炭块,所述中空块靠近风泵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焊接有出风管,且出风管通过相邻所述连接管与风泵固定连接,所述输风管远离机壳的一端设置有立柱,且输风管固定贯穿连接在立柱的一侧壁中间位置,所述立柱远离输风管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矩形框,且立柱的一侧外壁通过矩形框固定连接有三组导流板,所述立柱的一侧壁竖向上平行开设有四组排风口。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前壁活动安装有挡门,且挡门的前后表面顶部和底部位置之间均开设有若干组散热槽,位于同一横向上的若干组所述散热槽水平分布。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上下表面两侧边缘位置之间均设置有两组插销,位于同一侧的两组所述插销在前后侧平行分布。优选的,所述输风管和导管水平设置,且输风管和导管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机壳的两侧壁垂直贯穿连接。优选的,所述风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输风管的一端通过相邻所述连接管与风泵固定连接,所述输风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两组管扣,两组所述管扣在竖向上平行分布。优选的,三组所述导流板在竖向上平行分布,且导流板和立柱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七十五度,四组所述排风口均匀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采用中空块提供净风空间,先经滤网过滤大颗粒杂质,后经活性炭块的吸附作用除去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微型颗粒,使得送风的清洁度得到保障,避免对温室大棚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采用由矩形框和导流板组合成的出风结构实现四组高度的排风效果,空气通过排风口沿大棚内输送,且导流板为倾斜设置,从而扩大出风面积,使得送风效率得到提高,整个送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图中:1、机壳;2、挡门;3、散热槽;4、基座;5、插销;6、导管;7、风罩;8、定位套;9、风泵;10、中空块;11、滤网;12、活性炭块;13、出风管;14、连接管;15、输风管;16、管扣;17、立柱;18、矩形框;19、导流板;20、排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包括提供送风机构安装空间的机壳1,机壳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基座4,且机壳1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导管6,导管6远离机壳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风罩7,且机壳1的另一侧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套8,机壳1通过定位套8固定连接有输风管15,且机壳1靠近导管6的内壁底部一侧位置设置有中空块10,中空块10和机壳1的一侧内壁相接触,机壳1靠近输风管15的内壁顶部一侧位置设置有风泵9,且风泵9的一侧外壁和底部一侧位置均焊接有连接管14,风泵9通电运行,通过连接管14实现和导风管道之间的固定,从而构成输风通道实现送风,导管6与中空块10的一侧壁顶部位置垂直贯穿连接,且导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网11,滤网11设置在中空块10的内部,且中空块10的内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活性炭块12,空气从由导管6安装的风罩7送入中空块10提供的净风空间内,先经滤网11过滤大颗粒杂质,后经活性炭块12的吸附作用除去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微型颗粒,使得送风的清洁度得到保障,避免对温室大棚环境造成污染,中空块10靠近风泵9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焊接有出风管13,净化处理的空气经出风管13送入风泵9中转,并经输风管15送至出风区,通过管扣16的使用可实现输风管15和大棚架之间的固定,且出风管13通过相邻连接管14与风泵9固定连接,输风管15远离机壳1的一端设置有立柱17,且输风管15固定贯穿连接在立柱17的一侧壁中间位置,立柱17远离输风管15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矩形框18,且立柱17的一侧外壁通过矩形框18固定连接有三组导流板19,立柱17的一侧壁竖向上平行开设有四组排风口20,立柱17作为集风体,固定在大棚内,由矩形框18和导流板19组合成的出风结构实现四组高度的排风效果,空气通过排风口20沿大棚内输送,且导流板19为倾斜设置,从而扩大出风面积,使得送风效率得到提高。机壳1的前壁活动安装有挡门2,且挡门2的前后表面顶部和底部位置之间均开设有若干组散热槽3,位于同一横向上的若干组散热槽3水平分布;基座4的上下表面两侧边缘位置之间均设置有两组插销5,位于同一侧的两组插销5在前后侧平行分布;输风管15和导管6水平设置,且输风管15和导管6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机壳1的两侧壁垂直贯穿连接;风泵9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输风管15的一端通过相邻连接管14与风泵9固定连接,输风管15的外表面设置有两组管扣16,两组管扣16在竖向上平行分布;三组导流板19在竖向上平行分布,且导流板19和立柱17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七十五度,四组排风口20均匀分布。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在使用时,机壳1和挡门2围成送风驱动结构的安装空间,通过散热槽3实现机壳1内外的空气对流以及时导出热量,基座4作为支撑体,通过插销5实现和地基之间的固定,风泵9通电运行,通过连接管14实现和导风管道之间的固定,从而构成输风通道实现送风,空气从由导管6安装的风罩7送入中空块10提供的净风空间内,先经滤网11过滤大颗粒杂质,后经活性炭块12的吸附作用除去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微型颗粒,使得送风的清洁度得到保障,避免对温室大棚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包括提供送风机构安装空间的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基座(4),且机壳(1)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导管(6),所述导管(6)远离机壳(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风罩(7),且机壳(1)的另一侧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套(8),所述机壳(1)通过定位套(8)固定连接有输风管(15),且机壳(1)靠近导管(6)的内壁底部一侧位置设置有中空块(10),所述中空块(10)和机壳(1)的一侧内壁相接触,所述机壳(1)靠近输风管(15)的内壁顶部一侧位置设置有风泵(9),且风泵(9)的一侧外壁和底部一侧位置均焊接有连接管(14),所述导管(6)与中空块(10)的一侧壁顶部位置垂直贯穿连接,且导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网(11),所述滤网(11)设置在中空块(10)的内部,且中空块(10)的内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活性炭块(12),所述中空块(10)靠近风泵(9)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焊接有出风管(13),且出风管(13)通过相邻所述连接管(14)与风泵(9)固定连接,所述输风管(15)远离机壳(1)的一端设置有立柱(17),且输风管(15)固定贯穿连接在立柱(17)的一侧壁中间位置,所述立柱(17)远离输风管(15)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矩形框(18),且立柱(17)的一侧外壁通过矩形框(18)固定连接有三组导流板(19),所述立柱(17)的一侧壁竖向上平行开设有四组排风口(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的送风装置,包括提供送风机构安装空间的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基座(4),且机壳(1)的一侧外壁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导管(6),所述导管(6)远离机壳(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风罩(7),且机壳(1)的另一侧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套(8),所述机壳(1)通过定位套(8)固定连接有输风管(15),且机壳(1)靠近导管(6)的内壁底部一侧位置设置有中空块(10),所述中空块(10)和机壳(1)的一侧内壁相接触,所述机壳(1)靠近输风管(15)的内壁顶部一侧位置设置有风泵(9),且风泵(9)的一侧外壁和底部一侧位置均焊接有连接管(14),所述导管(6)与中空块(10)的一侧壁顶部位置垂直贯穿连接,且导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网(11),所述滤网(11)设置在中空块(10)的内部,且中空块(10)的内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活性炭块(12),所述中空块(10)靠近风泵(9)的一侧外壁底部位置焊接有出风管(13),且出风管(13)通过相邻所述连接管(14)与风泵(9)固定连接,所述输风管(15)远离机壳(1)的一端设置有立柱(17),且输风管(15)固定贯穿连接在立柱(17)的一侧壁中间位置,所述立柱(17)远离输风管(15)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矩形框(18),且立柱(17)的一侧外壁通过矩形框(18)固定连接有三组导流板(19),所述立柱(17)的一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陈永金陈明智陈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盈农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