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天窗防虫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02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蚊虫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天窗防虫网,包括下框架、可折叠网篮、上框架、支撑杆和滑杆,所述上框架铰接在下框架上,所述可折叠网篮设置在下框架与上框架之间,所述滑杆沿下框架横向滑动设置在下框架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并穿过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折叠天窗防虫网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支撑杆,使得支撑杆带动上框架在下框架上转动,并打开可折叠网篮,同时支撑杆在滑杆上滑动,也就使得滑杆在下框架上位移,最后通过固定机构将支撑杆与滑杆之间固定,从而使得支撑杆将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相互固定,保证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支撑稳定可靠。

Insect proof net of folding sky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天窗防虫网
本技术涉及防蚊虫网
,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天窗防虫网。
技术介绍
防虫网是一种采用添加阻燃抗老化、抗紫外线等化学助剂的聚酯为主要原料,经拉丝制造而成的网状织物,具有拉力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蚀、耐老化、无毒无味、废弃物易处理等优点。能够预防常见的温室害虫,如蚜虫、白粉虱、蓟马、卷叶蛾、苍蝇、蚊子等。常规使用收藏轻便,如果采用全新料并且正确保管,寿命可达5—10年左右。一般温室都设有天窗来进行调节,为了防止虫类通过天窗入口爬入或飞入温室,必须在天窗口上设有防虫网,但是,现有温室的天窗一般都是以电动机活力人力通过各种撑杆联动来进行启闭的,因此防虫网上就必须开设可供撑杆通过的通孔,虽然通孔不大,但一到夜晚开灯已经,虫类就会受灯光所诱从这些通孔进入温室,导致在温室内培育的花卉等其它一些植物遭受虫害,破坏了温室培育的目标。现有天窗支撑不稳定,温室外部气流很容易将天窗吹关闭,这样导致温室内气流不畅,导致温室内的植物环境不理想,严重时导致植物生病或者枯萎等现象,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天窗支撑不稳定,温室外部气流很容易将天窗吹关闭,这样导致温室内气流不畅,导致温室内的植物环境不理想,严重时导致植物生病或者枯萎等现象,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折叠天窗防虫网。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天窗防虫网,包括下框架、可折叠网篮、上框架、支撑杆和滑杆,所述上框架铰接在下框架上,所述可折叠网篮设置在下框架与上框架之间,所述滑杆沿下框架横向滑动设置在下框架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滑动并穿过滑杆,所述支撑杆与滑杆之间设置有将支撑杆固定在滑杆上的固定机构,从而实现支撑杆将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相互固定。通过控制支撑杆,使得支撑杆带动上框架在下框架上转动,并打开可折叠网篮,同时支撑杆在滑杆上滑动,也就使得滑杆在下框架上位移,最后通过固定机构将支撑杆与滑杆之间固定,从而使得支撑杆将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相互固定。为了能够实现支撑杆将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相互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块、卡齿和卷簧,所述支撑杆沿其轴向开设有滑道,所述滑块设置在滑道内,所述卡齿通过卷簧转动设置在滑块上,所述支撑杆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向内延伸并与通道连通,所述滑杆与支撑杆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与第一槽口相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滑块位移的控制机构,也就控制卡齿伸出第一槽口并卡设到第二槽口内或者脱离第二槽口并收缩到第一槽口内,从而实现滑杆与支撑杆之间的固定或松脱。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滑块位移,控制卡齿伸出第一槽口并卡设到第二槽口内或者脱离第二槽口并收缩到第一槽口内,从而实现滑杆与支撑杆之间的固定或松脱,也就实现了支撑杆将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相互固定。为了能控制滑块在支撑杆上位移,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连在支撑杆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通道并与滑块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支撑杆上,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滑块上,带动滑块在螺杆上位移,从而控制卡齿伸出第一槽口并卡设到第二槽口内或者脱离第二槽口并收缩到第一槽口内,从而实现滑杆与支撑杆之间的固定或松脱。为了防止滑块跟转,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位于滑道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滑道轴向设置,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槽内。通过在支撑杆的滑道内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与滑块上的限位槽配合,有效的防止的滑块跟转的现象。为了防止支撑杆脱离滑杆,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挡块,所述下框架位于挡块与上框架之间。通过在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挡块,并且挡块位于下框架的下方,这样就使得挡块对支撑杆起到限制作用,防止支撑杆脱离滑杆现象。为了防止可折叠网篮被大风等压变形,使得折叠网关不严实,并导致折叠网内与外界仍然能够流通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网篮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设置转动设置在下框架上。通过在可折叠网篮上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对可折叠网篮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可折叠网篮的支撑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折叠天窗防虫网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支撑杆,使得支撑杆带动上框架在下框架上转动,并打开可折叠网篮,同时支撑杆在滑杆上滑动,也就使得滑杆在下框架上位移,最后通过固定机构将支撑杆与滑杆之间固定,从而使得支撑杆将下框架和上框架之间相互固定,保证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支撑稳定可靠,避免了现有天窗支撑不稳定,温室外部气流很容易将天窗吹关闭,这样导致温室内气流不畅,导致温室内的植物环境不理想,严重时导致植物生病或者枯萎等现象,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支撑杆与滑块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中:1、下框架,2、上框架,3、支撑杆,301、滑道,302、第一槽口,4、滑杆,401、第二槽口,5、滑块,501、限位槽,6、卡齿,7、卷簧,8、螺杆,9、限位块,10挡块,11、可折叠网篮,12、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5所示,一种折叠天窗防虫网,包括下框架1、可折叠网篮11、上框架2、支撑杆3和滑杆4,所述上框架2铰接在下框架1上,所述可折叠网篮11设置在下框架1与上框架2之间,所述滑杆4沿下框架1横向滑动设置在下框架1上,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2上,所述支撑杆3的另一端滑动并穿过滑杆4,所述支撑杆3与滑杆4之间设置有将支撑杆3固定在滑杆4上的固定机构,从而实现支撑杆3将下框架1和上框架2之间相互固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块5、卡齿6和卷簧7,所述支撑杆3沿其轴向开设有滑道301,所述滑块5设置在滑道301内,所述卡齿6通过卷簧7转动设置在滑块5上,所述支撑杆3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槽口302,所述第一槽口302向内延伸并与通道连通,所述滑杆4与支撑杆3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二槽口401,所述第二槽口401与第一槽口302相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滑块5位移的控制机构,也就控制卡齿6伸出第一槽口302并卡设到第二槽口401内或者脱离第二槽口401并收缩到第一槽口302内,从而实现滑杆4与支撑杆3之间的固定或松脱。支撑杆3沿轴向设置有九个固定机构,每个固定机构对应对应上框架2在下框架1转动的角度,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适用性。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螺杆8,所述螺杆8的一端螺纹连在支撑杆3上,所述螺杆8的另一端穿过通道并与滑块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3位于滑道301内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沿滑道301轴向设置,所述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天窗防虫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架(1)、可折叠网篮(11)、上框架(2)、支撑杆(3)和滑杆(4),所述上框架(2)铰接在下框架(1)上,所述可折叠网篮(11)设置在下框架(1)与上框架(2)之间,所述滑杆(4)沿下框架(1)横向滑动设置在下框架(1)上,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2)上,所述支撑杆(3)的另一端滑动并穿过滑杆(4),所述支撑杆(3)与滑杆(4)之间设置有将支撑杆(3)固定在滑杆(4)上的固定机构,从而实现支撑杆(3)将下框架(1)和上框架(2)之间相互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天窗防虫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架(1)、可折叠网篮(11)、上框架(2)、支撑杆(3)和滑杆(4),所述上框架(2)铰接在下框架(1)上,所述可折叠网篮(11)设置在下框架(1)与上框架(2)之间,所述滑杆(4)沿下框架(1)横向滑动设置在下框架(1)上,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铰接在上框架(2)上,所述支撑杆(3)的另一端滑动并穿过滑杆(4),所述支撑杆(3)与滑杆(4)之间设置有将支撑杆(3)固定在滑杆(4)上的固定机构,从而实现支撑杆(3)将下框架(1)和上框架(2)之间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天窗防虫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块(5)、卡齿(6)和卷簧(7),所述支撑杆(3)沿其轴向开设有滑道(301),所述滑块(5)设置在滑道(301)内,所述卡齿(6)通过卷簧(7)转动设置在滑块(5)上,所述支撑杆(3)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槽口(302),所述第一槽口(302)向内延伸并与通道连通,所述滑杆(4)与支撑杆(3)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二槽口(401),所述第二槽口(401)与第一槽口(302)相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滑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光蔓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