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97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外壳体下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外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初滤室、絮凝剂存放室和沉降室,所述进水管与初滤室连通,所述初滤室中设置有用于初次过滤水体的滤网,所述沉降室内横向设置有斜管,沉降室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槽,所述初滤室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贯穿沉降室且延伸至斜管下方,所述絮凝剂存放室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同样贯穿沉降室且延伸至斜管下方,所述外壳体中还设置有高效过滤器,沉降室通过水泵和输水管与高效过滤器上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滤速和便于清理。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我国每年的钢铁产量也多次位居全球第一,而在钢铁行业中废水的排放量较大,而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若直接进行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为了实现对废水的有效排放或循环利用,需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过于复杂,且滤速较慢,纳污能力较差,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滤速降低和不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以便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外壳体下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外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初滤室、絮凝剂存放室和沉降室,所述进水管与初滤室连通,所述初滤室中设置有用于初次过滤水体的滤网,所述沉降室内横向设置有斜管,沉降室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槽,所述初滤室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贯穿沉降室且延伸至斜管下方,所述絮凝剂存放室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同样贯穿沉降室且延伸至斜管下方,所述外壳体中还设置有高效过滤器,沉降室通过水泵和输水管与高效过滤器上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初滤室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存放室上连通有加料管,加料管位于外壳体外侧壁,且与絮凝剂存放室连接的出料管上设置有电控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侧壁下方设置有清洗口,清洗口与沉降室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高效过滤器顶部设置有过滤器管口,过滤器管口穿过外壳体顶部,所述第二排水管与高效过滤器底部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高效过滤器内部设置有纤维滤球,并在纤维滤球底部设置有滤网底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初滤室能对水体进行初步的过滤,并在初滤室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不仅能有较好的消毒效果还能改变小径粒表面的电荷,使其更容易聚集,在沉降室中加入絮凝剂并通过斜管沉降的方式进行颗粒物、絮团的沉降,设置有清洗口以便于对沉降室底部进行清洗,而在高效过滤器中填料为纤维滤球,纤维滤球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纳污量大且易冲洗,有效提高了滤速,且可通过过滤器管口对纤维滤球进行增减、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进水管、3-滤网、4-臭氧发生器、5-初滤室、6-絮凝剂存放室、7-加料管、8-沉降室、9-电控阀门、10-出料管、11-斜管、12-清洗口、13-集泥槽、14-第一排水管、15-过滤器管口、16-输水管、17-水泵、18-纤维滤球、19-滤网底板、20-第二排水管、21-高效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上部设置有进水管2,外壳体1下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20,所述外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初滤室5、絮凝剂存放室6和沉降室8,所述进水管2与初滤室5连通,所述初滤室5中设置有用于初次过滤水体的滤网3,优选的可在初滤室5上设置有清理口便于清理滤网3所阻挡的滤渣,滤网3垂直置于初滤室5中,所述沉降室8内横向设置有斜管11,沉降室8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槽13,集泥槽13为多个呈三角形状的板材排列而成,沉降室8通过斜管沉降的方式对污水进行沉降,通过将入污水中絮凝剂以提高絮凝沉降效果,所述初滤室5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4,第一排水管14贯穿沉降室8且延伸至斜管11下方,所述絮凝剂存放室6底部连接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同样贯穿沉降室8且延伸至斜管11下方,所述外壳体1中还设置有高效过滤器21,污水依次经过初滤室5、沉降室8、高效过滤器21进行处理,沉降室8通过水泵17和输水管16与高效过滤器21上部连接。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初滤室5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4,臭氧发生器4产生的臭氧能改变小粒径颗粒表面电荷的性质和大小,使带电的小颗粒聚集,从而利于在沉降室8中沉降,同时还有氧化灭菌的作用。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絮凝剂存放室6上连通有加料管7,通过加料管7以便于往絮凝剂存放室6中添加絮凝剂,加料管7位于外壳体1外侧壁,且与絮凝剂存放室6连接的出料管10上设置有电控阀门9。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外壳体1侧壁下方设置有清洗口12,清洗口12与沉降室8相连通,打开清洗口12以利于对沉降室8底部的集泥槽13进行清理。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高效过滤器21内部设置有纤维滤球18,优选的,纤维滤球18占高效过滤器21内部容积的1/2,纤维滤球18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纳污量大且易冲洗的特点,以利于提高滤速,并在纤维滤球18底部设置有滤网底板19,滤网底板19用于支撑纤维滤球18。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高效过滤器21顶部设置有过滤器管口15,通过过滤器管口15方便于对内部的纤维滤球18进行增减来改变滤层密度和对纤维滤球18进行清洗,过滤器管口15穿过外壳体1顶部,所述第二排水管20与高效过滤器21底部相连通,第二排水管20排出处理后的水体。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形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上部设置有进水管(2),外壳体(1)下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初滤室(5)、絮凝剂存放室(6)和沉降室(8),所述进水管(2)与初滤室(5)连通,所述初滤室(5)中设置有用于初次过滤水体的滤网(3),所述沉降室(8)内横向设置有斜管(11),沉降室(8)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槽(13),所述初滤室(5)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4),第一排水管(14)贯穿沉降室(8)且延伸至斜管(11)下方,所述絮凝剂存放室(6)底部连接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同样贯穿沉降室(8)且延伸至斜管(11)下方,所述外壳体(1)中还设置有高效过滤器(21),沉降室(8)通过水泵(17)和输水管(16)与高效过滤器(21)上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上部设置有进水管(2),外壳体(1)下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初滤室(5)、絮凝剂存放室(6)和沉降室(8),所述进水管(2)与初滤室(5)连通,所述初滤室(5)中设置有用于初次过滤水体的滤网(3),所述沉降室(8)内横向设置有斜管(11),沉降室(8)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槽(13),所述初滤室(5)底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4),第一排水管(14)贯穿沉降室(8)且延伸至斜管(11)下方,所述絮凝剂存放室(6)底部连接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同样贯穿沉降室(8)且延伸至斜管(11)下方,所述外壳体(1)中还设置有高效过滤器(21),沉降室(8)通过水泵(17)和输水管(16)与高效过滤器(21)上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宝刘梅山尚明亮岳桂存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