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钢材吊装装置,包括吊装组件、以及限位组件;吊装组件包括吊装车体、吊杆、滑轮、钢丝绳、吊钩;限位组件包括吊装壳体、吊耳、若干吊装臂、若干支撑板、若干限位件;吊装壳体内两侧均设置有滑槽,吊装臂通过限位弹簧分别连接在两侧滑槽内顶部;限位件包括伸缩杆、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插杆、横向连接在插杆上的拨杆、第二电机、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转杆、以及横向连接在转杆上的托杆;插杆的下端和拨杆的末端均设置有锥形尖端,插杆与拨杆连接的拐角处设置有拨板。对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稳固可靠,安全性高,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无法夹持无缝码放的钢材的问题,节省了人力。
A hoisting device for building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材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钢材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管理,制作好的钢材一般都是堆放在一起的。钢材出库时,需要使用吊装装置将钢材吊装到货车上。但是,现有的吊装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在吊装的过程中,吊装臂容易出现晃动,存在安全隐患;2、当钢材截面是矩形时,为了钢材堆放的稳定性、节约放置空间,钢材会被整齐地码放,整齐的码放使得钢材与钢材之间没有缝隙或者缝隙很小,吊装工具的夹子很难伸入钢材之间,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将缝隙顶开,然后吊装工具才能夹紧搬运,不仅效率低,而且由于钢材太重还会增加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在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之后,提供了一种建筑钢材吊装装置,不仅结构稳固可靠,安全性高,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无法夹持无缝码放的钢材的问题,节省了人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建筑钢材吊装装置,包括吊装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吊装组件上的限位组件;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吊装车体、吊杆、滑轮、钢丝绳以及吊钩;所述吊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吊装车体顶部,所述吊杆的另一端通过悬杆固定连接所述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吊装车体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吊钩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吊装壳体、吊耳、若干吊装臂、若干支撑板、若干限位件;所述吊耳固定连接在所述吊装壳体顶部,且与所述吊钩连接;所述吊装壳体内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吊装臂通过限位弹簧分别连接在两侧所述滑槽内顶部,相邻两侧的所述吊装臂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下方的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插杆、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插杆上的拨杆、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转杆、以及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上的托杆;所述伸缩杆、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下方两侧;所述插杆的下端和所述拨杆的末端均设置有锥形尖端,所述插杆与所述拨杆连接的拐角处设置有拨板。进一步地,所述吊装壳体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吊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照明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将所述建筑钢材放入所述限位组件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压板,通过所述压板与所述建筑钢材的上表面接触,能够将所述建筑钢材压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包裹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所述建筑钢材的上表面接触,能够有效地防止所述建筑钢材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吊装臂有六个,所述支撑板有三个,所述限位件有三个,使得所述建筑钢材在所述限位组件上放置得更加牢固。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为液压伸缩杆,通过液压伸缩杆的伸缩运动,更加便于将所述插杆插入所述建筑钢材的间隙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吊装组件和限位组件,利用吊装车体移动吊杆,通过卷绕钢丝绳带动滑轮转动,进而吊装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吊装壳体内部设置有滑槽,吊装臂通过限位弹簧固定连接在滑槽内顶部,这样在吊装的过程中,吊装臂不会出现晃动且吊装臂与限位弹簧固定连接,加强了吊装臂与吊装壳体之间的连接性,结构稳固,安全可靠;限位件的插杆的锥形尖端能确保插杆顺利插入建筑钢材之间的缝隙,转动拨杆以使拨板的侧边推动建筑钢材,使得建筑钢材在拨板的拨动下向托杆平移,将建筑钢材卡在转杆与插杆之间,以确保待吊装的建筑钢材能从码放整齐的钢材堆中被夹紧吊起,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钢材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限位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限位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限位组件吊装时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限位组件吊起钢材后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限位组件吊起钢材后的侧视图;其中,1、吊装组件;11、吊装车体;12、吊杆;13、滑轮;14、钢丝绳;15、吊钩;2、限位组件;21、吊装壳体;211、滑槽;212、照明灯;213、蓄电池;22、吊耳;23、吊装臂;24、支撑板;25、限位件;251、伸缩杆;252、第一电机;253、插杆;254、拨杆;255、第二电机;256、转杆;257、托杆;258、拨板;26、限位弹簧;27、液压缸;28、压板;29、防滑垫;3、建筑钢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6示出了一种建筑钢材吊装装置,包括吊装组件1、以及设置在吊装组件1上的限位组件2;吊装组件1包括吊装车体11、吊杆12、滑轮13、钢丝绳14以及吊钩15;吊杆12的一端连接在吊装车体11顶部,吊杆11的另一端通过悬杆固定连接滑轮13;钢丝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吊装车体11上,钢丝绳14的另一端绕过滑轮13与吊钩15固定连接;限位组件2包括吊装壳体21、吊耳22、若干吊装臂23、若干支撑板24、若干限位件25;吊耳22固定连接在吊装壳体21顶部,且与吊钩15连接;吊装壳体21内两侧均设置有滑槽211,吊装臂23通过限位弹簧26分别连接在两侧滑槽211内顶部,相邻两侧的吊装臂23下方固定连接支撑板24,支撑板24的下方固定连接限位件25;限位件25包括伸缩杆251、固定连接在伸缩杆251下方的第一电机252、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252的输出轴上的插杆253、横向固定连接在插杆253上的拨杆254、第二电机255、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255的输出轴上的转杆256、以及横向固定连接在转杆256上的托杆257;伸缩杆251、第二电机255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4下方两侧;插杆253的下端和拨杆254的末端均设置有锥形尖端,插杆253与拨杆254连接的拐角处设置有拨板258。作为一种实施例,吊装壳体21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照明灯212,吊装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13,照明灯21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13电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将建筑钢材3放入限位组件2中。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板24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7,液压缸2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压板28,通过压板28与建筑钢材3的上表面接触,能够将建筑钢材3压紧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钢材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吊装组件上的限位组件;/n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吊装车体、吊杆、滑轮、钢丝绳以及吊钩;所述吊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吊装车体顶部,所述吊杆的另一端通过悬杆固定连接所述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吊装车体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吊钩固定连接;/n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吊装壳体、吊耳、若干吊装臂、若干支撑板、若干限位件;所述吊耳固定连接在所述吊装壳体顶部,且与所述吊钩连接;所述吊装壳体内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吊装臂通过限位弹簧分别连接在两侧所述滑槽内顶部,相邻两侧的所述吊装臂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下方的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插杆、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插杆上的拨杆、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转杆、以及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上的托杆;所述伸缩杆、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下方两侧;所述插杆的下端和所述拨杆的末端均设置有锥形尖端,所述插杆与所述拨杆连接的拐角处设置有拨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材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吊装组件上的限位组件;
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吊装车体、吊杆、滑轮、钢丝绳以及吊钩;所述吊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吊装车体顶部,所述吊杆的另一端通过悬杆固定连接所述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吊装车体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与所述吊钩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吊装壳体、吊耳、若干吊装臂、若干支撑板、若干限位件;所述吊耳固定连接在所述吊装壳体顶部,且与所述吊钩连接;所述吊装壳体内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吊装臂通过限位弹簧分别连接在两侧所述滑槽内顶部,相邻两侧的所述吊装臂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下方的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插杆、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插杆上的拨杆、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转杆、以及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上的托杆;所述伸缩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挚诚石化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