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料回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75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料回送装置,包括设置于加工位置上方的三道交错布置的输送装置,三道输送装置分别为分离输送装置、转向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其中水平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转向输送装置和分离输送装置及返回输送装置非垂直,竖向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转向输送装置头部上方,转向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返回输送装置头部上方。分离输送装置主要完成脱料工作,由转向输送装置改变其移动的方向,返回输送装置将周边料重新回送到布料端进行布料,将脱料重复使用,避免浪费,整个过程完全实现无接触操作。

Stripper retur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料回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料回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工领域,材料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全部被用完,总是会存在一些脱料,而这些脱料脱离后又可以返回继续使用。比如食品行业,原材料在一次加工中会产生较多的脱料,这些脱料完全可以作为原料再次进行使用,不能当做废料处理,否则容易产生较大的浪费。一般出现可再次利用的脱料后都是返回进行利用的,这些返回的手段比较多,但是对于食品这种卫生要求较高的行业,常规的回送手段就不能再使用,食品行业的脱料回送需要全程无接触操作,这就要求一种新的脱料回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脱料回送装置,通过几道交错布置的输送带,将分离的脱料经输送带再次回送到布料端重新布料,将脱料重复使用,避免浪费,整个过程完全实现无接触操作;而且脱料在返回过程中重叠少,避免重叠堆积太多造成掉落。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脱料回送装置,包括设置于加工位置上方的三道交错布置的输送装置,三道输送装置分别为分离输送装置、转向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其中水平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转向输送装置和分离输送装置及返回输送装置非垂直,竖向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转向输送装置头部上方,转向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返回输送装置头部上方。分离输送装置主要完成脱料工作,将周边料与产品料相分离,周边料在分离输送装置的牵引下向前移动并落到转向输送装置上,此时水平方向上,周边料的前进方向与产品料的前进方向相同,周边料落到转向输送装置上,由转向输送装置改变其移动的方向,也就是将周边料的前进方向与产品料的前进方向相分离,从转向输送装置上落到返回输送装置上,返回输送装置将周边料重新回送到布料端进行布料,将脱料重复使用,避免浪费,整个过程完全实现无接触操作;转向输送装置与分离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非垂直式交错,这样脱料在返回过程中重叠少,避免重叠堆积太多造成掉落。进一步优选,分离输送装置呈倾斜状,分离输送装置的头部在下,分离输送装置的尾部在上,分离输送装置的头部靠近加工脱料位置上方。进一步优选,分离输送装置包括带辊及缠绕在带辊上的分离输送带,分离输送装置在尾部的位置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部呈楔形,挡板的上侧边为尖部,尖部处于分离输送装置尾部的带辊下方并与分离输送带相抵接。进一步优选,分离输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布的鼓包,鼓包呈球冠状。进一步优选,转向输送装置包括转向架、设置于转向架上的带辊及缠绕在带辊上的转向输送带,转向架上设置有两条弯曲的挡边,挡边分处于转向输送带两侧,挡边的弯曲部相对且均朝向转向输送带。进一步优选,转向输送装置与分离输送装置之间呈钝角,即脱料从分离输送装置落到转向输送装置上时呈钝角转向;转向输送装置与返回输送装置之间呈锐角,及脱离从转向输送装置落到返回输送装置上时呈锐角转向。转向输送装置与分离输送装置之间的钝角,使得周边料落到转向输送装置上不会重叠堆积,避免掉落到产品料的加工位置上。进一步优选,分离输送装置的有效分离宽度大于材料脱料的宽度,转向输送装置的最大输送长度大于分离输送装置的有效分离宽度。进一步优选,返回输送装置包括返回架、设置于返回架上的带辊及缠绕在带辊上的返回输送带。进一步优选,返回输送带呈中间凹、两边高的弯曲状,返回架上的带辊为分段式结构并形成与返回输送带相适配的弯曲支撑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离输送装置主要完成脱料工作,将周边料与产品料相分离,周边料在分离输送装置的牵引下向前移动并落到转向输送装置上,此时水平方向上,周边料的前进方向与产品料的前进方向相同,周边料落到转向输送装置上,由转向输送装置改变其移动的方向,也就是将周边料的前进方向与产品料的前进方向相分离,从转向输送装置上落到返回输送装置上,返回输送装置将周边料重新回送到布料端进行布料,将脱料重复使用,避免浪费,整个过程完全实现无接触操作;转向输送装置与分离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非垂直式交错,这样脱料在返回过程中重叠少,避免重叠堆积太多造成掉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布置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分离输送带及周边料示意图;图中:1、转向架,2、转向输送带,3、落料罩,4、分离架,5、分离输送带,6、带辊,7、挡板,8、挡边,9、周边料,10、返回输送带,11、鼓包,12、产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脱料回送装置,包括设置于加工位置上方的三道交错布置的输送装置,三道输送装置分别为分离输送装置、转向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其中水平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转向输送装置和分离输送装置及返回输送装置非垂直,竖向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转向输送装置头部上方,转向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返回输送装置头部上方。分离输送装置呈倾斜状,分离输送装置的头部在下,分离输送装置的尾部在上,分离输送装置的头部靠近加工脱料位置上方。分离输送装置包括分离架4、设置于分离架上的带辊6及缠绕在带辊上的分离输送带5,分离输送装置在尾部的位置设置有挡板7,挡板的上部呈楔形,挡板的上侧边为尖部,尖部处于分离输送装置尾部的带辊下方并与分离输送带相抵接。分离输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布的鼓包11,鼓包呈球冠状。材料布料后被压平呈带状,经过模具后形成周边料9和产品料,在分离输送装置的头部位置,将周边料与产品料分离并将周边料引上分离输送带,此时周边料上形成一个个产品孔12,产品孔的尺寸大于分离输送带上的鼓包尺寸,从而提高分离输送带对周边料的牵引力。转向输送装置与分离输送装置之间呈钝角,即脱料从分离输送装置落到转向输送装置上时呈钝角转向;转向输送装置与返回输送装置之间呈锐角,及脱离从转向输送装置落到返回输送装置上时呈锐角转向。转向输送装置包括转向架1、设置于转向架上的带辊及缠绕在带辊上的转向输送带2,转向架上设置有两条弯曲的挡边8,挡边分处于转向输送带两侧,挡边的弯曲部相对且均朝向转向输送带。转向输送装置的尾部设置有落料罩3,落料罩上设置有落料孔。落料罩远离逐项输送装置的侧边可以对周边料进行阻挡,避免周边料冲出从返回输送带上掉落。分离输送装置的有效分离宽度大于材料脱料的宽度,转向输送装置的最大输送长度大于分离输送装置的有效分离宽度。返回输送装置包括返回架、设置于返回架上的带辊及缠绕在带辊上的返回输送带10。返回输送带呈中间凹、两边高的弯曲状,返回架上的带辊为分段式结构并形成与返回输送带相适配的弯曲支撑结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料回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加工位置上方的三道交错布置的输送装置,三道输送装置分别为分离输送装置、转向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其中水平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转向输送装置和分离输送装置及返回输送装置非垂直,竖向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转向输送装置头部上方,转向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返回输送装置头部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料回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加工位置上方的三道交错布置的输送装置,三道输送装置分别为分离输送装置、转向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其中水平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和返回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转向输送装置和分离输送装置及返回输送装置非垂直,竖向方向上,分离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转向输送装置头部上方,转向输送装置的尾部处于返回输送装置头部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料回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输送装置呈倾斜状,分离输送装置的头部在下,分离输送装置的尾部在上,分离输送装置的头部靠近加工脱料位置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料回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输送装置包括带辊(6)及缠绕在带辊上的分离输送带(5),分离输送装置在尾部的位置设置有挡板(7),挡板的上部呈楔形,挡板的上侧边为尖部,尖部处于分离输送装置尾部的带辊下方并与分离输送带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料回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输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布的鼓包(11),鼓包呈球冠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麦爽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