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61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8:18
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涉及电子元件散热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呈矩阵分布,且每列鳍片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列间通风通道,每行鳍片间也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行间通风通道,在每片鳍片的中上部都设有通风孔,所述的通风孔位于鳍片上的位置相同。本新型通过对鳍片结构和通风结构的改进,可以有效增强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A fin heat sink with v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
本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散热片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有部分电能转换为热能。电子元件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散热,就会降低电子元件的效能,减少使用寿命。目前电子产品散热主要是依靠散热片,其中鳍片散热片是主要的散热片形式,其工作原理在于通过鳍片加大散热面积,通过设置通风通道来提高热传导的速率。由此,可以看到,散热片的散热面积是否够大、通风通道的通风效果是否足够好,是一种鳍片散热片能否起到良好散热效果的关键。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鳍片散热片的设计思路多有局限,鳍片的布局和结构设计不合理、通风通道的通风效果不理想,导致了散热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新型公开了鳍片的布局和结构设计合理、通风通道的通风效果理想的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呈矩阵分布,且每列鳍片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列间通风通道,每行鳍片间也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行间通风通道,在每片鳍片的中上部都设有通风孔,所述的通风孔位于鳍片上的位置相同。优选的,所述的通风孔为圆形、且位于通风孔的内缘固定设有外圈,在外圈的内缘还设有内圈,所述的内圈与外圈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内圈的内缘均匀分布有齿形扇叶。优选的,所述的内圈的内缘设有沿内圈圆心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的扇叶的窄端在圆心处固定连接,扇叶的弧形宽端与内圈内缘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鳍片为顶端开口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的立方体结构形成母鳍片,所述的母鳍片内还套设有子鳍片。优选的,所述的子鳍片为板状结构,在板状结构的两侧壁表面的下部分别设有弹性卡片,所述的子鳍片与母鳍片的内侧壁表面弹性卡接;所述的子鳍片的中部还设有贯穿前后端面的方形通孔,所述的方形通孔的宽度与外圈的外径相同。优选的,所述的母鳍片的侧壁内表面还设有波浪纹,所述的波浪纹的波谷的走向与母鳍片的侧壁高度方向垂直。优选的,所述的母鳍片上端的前后壁边缘设有对称的豁口。优选的,所述的母鳍片和子鳍片表面均涂有纳米碳材料。本新型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通过对鳍片结构和通风结构的改进,可以有效增强散热片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新型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新型母鳍片与子鳍片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4:本新型带有齿形扇叶的鳍片结构示意图;1:底板,2:鳍片,3:安装孔,4:行间通风通道,5:列间通风通道,6:通风孔,7:齿形扇叶,201:母鳍片,2011:波浪纹,2012:豁口,202:子鳍片,2021:方形通孔,2022:弹性卡片,601:外圈,602:内圈,603: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1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2,所述的鳍片2呈矩阵分布,且每列鳍片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列间通风通道5,每行鳍片间也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行间通风通道4,在每片鳍片2的中上部都设有通风孔6,所述的通风孔6位于鳍片2上的位置相同。在散热片的设计中,密集排列鳍片,虽然可以增大散热面积,但由于不利于通风,其散热效率反而会下降,进而导致对电子元件的损害。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对鳍片的通风结构进行了改进,鳍片2呈矩阵排列,形成了行间通风通道4、列间通风通道5,自然风或者风扇风可以沿着行间通风通道4、列间通风通道5穿行,从而加快了散热效率;进一步的,自然风或者风扇风也可以沿着鳍片2之间的倾斜的通道穿行,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鳍片过长或排列不均导致的挡风现象(现有技术的此类设计限制了风只能沿固定的方向吹,才能进入鳍片群内部,从而使非这些方向的风无法加快内部的鳍片散热),结合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到,本新型的风可以沿着各种方向进入鳍片2排列成的矩阵,能有效加快散热;进一步的,在每片鳍片2的中上部都设有通风孔6,所述的通风孔6位于鳍片2上的位置相同,通风孔的设计使每个鳍片2具有了位于鳍片本身的中上部的散热点,从而使原来仅仅依赖边缘或表面散热的鳍片,也可以通过中上部的通风孔散热,加快了散热速度,而且,通风孔之间形成沿直线或者斜线排列的通风孔通道,可以使自然风或者风扇风沿着直线或斜线自由穿行,进一步加快散热。综上所述,本新型的鳍片在列间及行间均以均匀的距离分布,既能够保持鳍片的密集度,又通过对通风通道的改进增加了通风散热的效果。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具体为: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通风孔6为圆形、且位于通风孔6的内缘固定设有外圈601,在外圈601的内缘还设有内圈602,所述的内圈602与外圈601转动连接;所述的内圈602的内缘均匀分布有齿形扇叶7。为了进一步改进鳍片的通风效果,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内圈602的内缘设置了齿形扇叶7,所述的齿形扇叶7如门牙形状,且一侧向内倾斜;当自然风或者风扇风吹过通风孔6时,会带动齿形扇叶7旋转,从而产生螺旋形的气流,由于齿形扇叶7带动的气流的搅动,从而有利于空气中的热量快速传播(犹如液体搅拌散热的效果),从而加速了散热效率;另外,由于惯性作用,当自然风或者风扇风减弱或者停止时,齿形扇叶7依然会旋转一定时间,从而将风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续;进一步的,由于通风孔6所在位置位于鳍片2的中上部,因此通过齿形扇叶7带动,可以使鳍片中上部所在的空间层的气流流动加速,从而产生负压,有利于位于鳍片底层及底板上表面的热量上行,进一步加快了散热效率。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为:如图2所示,所述的通风孔6为圆形、且位于通风孔6的内缘固定设有外圈601,在外圈601的内缘还设有内圈602,所述的内圈602与外圈601转动连接;所述的内圈602的内缘设有沿内圈圆心均匀分布的扇叶603,所述的扇叶603的窄端在圆心处固定连接,扇叶603的弧形宽端与内圈602内缘固定连接。为了兼顾加强通风和保持较大散热面积,本实施例在通风孔6内设置了如图2所示的扇叶603,在具备自然风或者风扇风的情况下,如实施例2所述,本实施例可以起到很好的通风散热的效果;在缺乏自然风或者风扇风的情况下,扇叶603(内圈、外圈、扇叶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起到加大散热面积的作用。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3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为: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呈矩阵分布,且每列鳍片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列间通风通道,每行鳍片间也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行间通风通道,在每片鳍片的中上部都设有通风孔,所述的通风孔位于鳍片上的位置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为: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呈矩阵分布,且每列鳍片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列间通风通道,每行鳍片间也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行间通风通道,在每片鳍片的中上部都设有通风孔,所述的通风孔位于鳍片上的位置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通风孔为圆形、且位于通风孔的内缘固定设有外圈,在外圈的内缘还设有内圈,所述的内圈与外圈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内圈的内缘均匀分布有齿形扇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内圈的内缘设有沿内圈圆心均匀分布的扇叶,所述的扇叶的窄端在圆心处固定连接,扇叶的弧形宽端与内圈内缘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仁乐张野
申请(专利权)人:导晶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