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及举升装置组合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57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8:08
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包括第一内板匹配面和第二内板匹配面、加强板匹配面、加强筋,第二内板匹配面连接于第一内板匹配面与加强板匹配面之间,且第二内板匹配面相较于所述第一内板匹配面与加强板匹配面倾斜设置,加强筋沿门槛举升连接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自第一内板匹配面延伸至所述加强板匹配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门槛举升连接板结构简单易成型,且左右件通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扩大了门槛截面适配性的同时,也满足了举升对于车辆举升点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在提升了车辆举升安全系数的同时,缩减了零件和模具预算。

A combination of lifting connecting plate and lifting device for doors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及举升装置组合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尤其涉及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及举升装置组合。
技术介绍
举托汽车是汽车生产以及维护过程中常见的工况。此种工况要求举升点处的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避免举升过程中汽车钣金变形失效,导致安全事故等。目前市场中绝大多数车型举托时的主要受力点在左右门槛边梁,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与下A柱下加强板料边平齐,因此往往需要在门槛内板以及门槛外板或者A柱下加强板之间增加门槛加强板。此种门槛加强结构在开发平台车型以及后续改款车型中,在保证门槛截面通用的前提下,难以满足侧裙装饰板Z向下延的造型变更需求。如果通过延长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等大零件的料边来满足需求,则单个零件的材料利用率较低,造成成本浪费,且对于辊压成型的门槛外板或者热成型的A柱下加强板,料边延长还会增加模具设计难度;如果仅仅延长零件料边,则难以在被延长的零件料边上做出加强特征;如果加长举升处的悬臂,则难以满足举升处的强度刚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及举升装置组合。<br>本技术提供的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板匹配面(21)和第二内板匹配面(22)、加强板匹配面(3)、加强筋(5),所述第二内板匹配面(22)连接于所述第一内板匹配面(21)与所述加强板匹配面(3)之间,且所述第二内板匹配面(22)相较于所述第一内板匹配面(21)与所述加强板匹配面(3)倾斜设置,所述加强筋(5)沿所述门槛举升连接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自所述第一内板匹配面(21)延伸至所述加强板匹配面(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槛举升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板匹配面(21)和第二内板匹配面(22)、加强板匹配面(3)、加强筋(5),所述第二内板匹配面(22)连接于所述第一内板匹配面(21)与所述加强板匹配面(3)之间,且所述第二内板匹配面(22)相较于所述第一内板匹配面(21)与所述加强板匹配面(3)倾斜设置,所述加强筋(5)沿所述门槛举升连接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自所述第一内板匹配面(21)延伸至所述加强板匹配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举升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5)为自所述门槛举升连接板(1)的一个表面向另一个表面冲压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举升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举升连接板还包括连接面(4),所述连接面(4)与所述第一内板匹配面(21)、所述第二内板匹配面(22)和所述加强板匹配面(3)相连,且所述连接面(4)相较于所述内板匹配面(2)的内侧表面向内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槛举升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4)为自所述门槛举升连接板(1)中部的内侧表面向外侧表面冲压形成,且所述连接面(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门槛举升连接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槛举升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5)为自所述门槛举升连接板(1)中部的外侧表面向内侧表面冲压形成,且所述加强筋(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门槛举升连接板(1)的宽度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举升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举升连接板(1)的所有匹配面的结构以所述加强筋(5)为中心法向面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举升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匹配面(3)上设有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包括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琼严翔唐君俊彭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