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及其侧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533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及其侧墙,所述侧墙固定于底架上,所述底架为整体发泡的,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枕柱加强座,所述侧墙包括:内侧墙;侧墙钢结构,包括外墙板和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侧墙相对的表面上的枕柱;以及发泡于所述侧墙钢结构和所述内侧墙之间聚氨酯发泡层;其中,所述外墙板靠近所述底架的边缘处开设有与所述枕柱的端部位置对应的焊接窗口,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将所述枕柱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枕柱加强座内。通过直接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将所述枕柱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枕柱加强座内,实现了整体发泡的侧墙和整体发泡的底架之间的连接,从而保证运输车的气密性,提升运输车的保温性能。

A railway heat preservation transport vehicle and its sid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及其侧墙
本技术涉及运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及其侧墙。
技术介绍
铁路保温运输车主要用于鲜活易腐货物的长途运输。铁路保温运输车与一般的铁路车辆具不同,一般铁路车辆均为全钢结构焊接,铁路保温运输车不仅具有全钢结构焊接,并且其底架、侧墙、端墙、车顶、车门等各大部件均为聚氨酯整体发泡结构,特别是侧墙发泡层厚度达到150mm以上,因此,侧墙钢结构的枕柱与底架焊接时,会被内侧较厚的聚氨酯发泡层阻挡,从而无法进行焊接。为了解决侧墙钢结构与底架的焊接问题,现有的方法是底架不采用整体发泡结构,在侧墙整体发泡完成后,将侧墙钢结构的枕柱与底架钢结构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为整体发泡的侧墙钢结构的枕柱与底架钢结构的焊接留出了空间,在焊接组装完成后,再在底架钢结构上填装聚氨酯发泡块。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现,该现有的方式施工工艺复杂,且存在填装间隙而导致气密性差、漏热严重,影响整车的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及其侧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工艺复杂,且存在填装间隙而导致气密性差、漏热严重,影响整车的保温性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所述侧墙固定于底架上,所述底架为整体发泡的,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枕柱加强座,所述侧墙包括:内侧墙;侧墙钢结构,包括外墙板和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侧墙相对的表面上的枕柱;以及发泡于所述侧墙钢结构和所述内侧墙之间聚氨酯发泡层;其中,所述外墙板靠近所述底架的边缘处开设有与所述枕柱的端部位置对应的焊接窗口,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将所述枕柱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枕柱加强座内。优选地,所述内侧墙与所述外墙板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内板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内板加强筋的数目为多个,且所述内板加强筋为长条状,所述内板加强筋间隔设置在所述内侧墙的长度方向上。优选地,所述内板加强筋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悬部,所述悬部为弯折形状。优选地,所述侧墙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侧墙相对的表面上的外板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内侧墙与所述外墙板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内板加强筋;多个所述外板加强筋的每两个外板加强筋并列设置在所述侧墙钢结构高度方向上,且位置与所述内板加强筋的位置对应。优选地,所述侧墙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墙板的四周且与所述铁路保温运输车的车顶固定连接的上边框、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的下边框、与所述铁路保温运输车的端墙固定连接的左边框和右边框。优选地,所述侧墙钢结构还包括与所述铁路保温运输车的车顶固定连接的上边框、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的下边框;所述侧墙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侧墙相对的表面上的并列设置的多根侧柱,每根所述侧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边框和所述下边框连接。优选地,所述侧墙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侧墙相对的表面上的外板加强筋,多个所述外板加强筋的每两个外板加强筋并列设置在所述侧墙钢结构高度方向上;所述侧墙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侧墙相对的表面上的并列设置的多根侧柱,多根所述侧柱与所述外板加强筋相互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侧墙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焊接窗口处的侧墙封板,所述侧墙封板用于封闭所述焊接窗口。优选地,所述外墙板的内表面位于所述焊接窗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封板加强板,所述封板加强板固定与所述外墙板的内表面上,且部分可通过焊接窗口外露,所述侧墙封板固定于所述侧墙加强板上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外露的部分上。优选地,所述侧墙钢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的下边框;所述侧墙钢结构还包括枕柱加强板,所述枕柱加强板固定于所述枕柱加强座和所述下边框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包括底架和侧墙,所述底架为整体发泡的,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枕柱加强座,所述侧墙固定于底架上,所述侧墙为所述的侧墙。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整体发泡的底架上设置有枕柱加强座,并在整体发泡的侧墙的外墙板上靠近所述底架的边缘处开设与所述枕柱的端部位置对应的焊接窗口,在需要将侧墙和底架整体发泡完成后,直接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将所述枕柱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枕柱加强座内,实现了整体发泡的侧墙和整体发泡的底架之间的连接,从而保证运输车的气密性,提升运输车的保温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工艺复杂,且存在填装间隙而导致气密性差、漏热严重,影响整车的保温性能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的B-B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侧墙的侧墙钢结构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侧墙钢结构中I部的立体图;图6为本申请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组装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及其侧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工艺复杂,且存在填装间隙而导致气密性差、漏热严重,影响整车的保温性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通过在整体发泡的底架上设置有枕柱加强座,并在整体发泡的侧墙的外墙板上靠近所述底架的边缘处开设与所述枕柱的端部位置对应的焊接窗口,在需要将侧墙和底架整体发泡完成后,直接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将所述枕柱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枕柱加强座内,实现了整体发泡的侧墙和整体发泡的底架之间的连接,从而保证运输车的气密性,提升运输车的保温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工艺复杂,且存在填装间隙而导致气密性差、漏热严重,影响整车的保温性能的技术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工艺复杂,且存在填装间隙而导致气密性差、漏热严重,影响整车的保温性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及其侧墙。实施例一首先对本申请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进行介绍。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申请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主视图、B-B向剖视图和A-A向剖视图。侧墙包括侧墙钢结构10、内侧墙20以及聚氨酯发泡层30,聚氨酯发泡层30整体发泡于侧墙钢结构10和内侧墙20之间。同时参阅图4和图5,侧墙钢结构10包括外墙板15和设置在外墙板15与内侧墙20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外板加强筋11,内侧墙20与外墙板15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内板加强筋21。在聚氨酯发泡层30整体发泡于侧墙钢结构10和内侧墙20之间后,外板加强筋11可加强侧墙钢结构10和聚氨酯发泡层30之间的粘结度,内板加强筋21可加强内侧墙20和聚氨酯发泡层30之间的粘结度,同时,内板加强筋21可增加内侧墙20刚度,增加承受力,比如在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固定于底架上,所述底架为整体发泡的,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枕柱加强座,所述侧墙包括:/n内侧墙;/n侧墙钢结构,包括外墙板和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侧墙相对的表面上的枕柱;/n以及发泡于所述侧墙钢结构和所述内侧墙之间聚氨酯发泡层;/n其中,所述外墙板靠近所述底架的边缘处开设有与所述枕柱的端部位置对应的焊接窗口,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将所述枕柱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枕柱加强座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固定于底架上,所述底架为整体发泡的,所述底架上设置有枕柱加强座,所述侧墙包括:
内侧墙;
侧墙钢结构,包括外墙板和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侧墙相对的表面上的枕柱;
以及发泡于所述侧墙钢结构和所述内侧墙之间聚氨酯发泡层;
其中,所述外墙板靠近所述底架的边缘处开设有与所述枕柱的端部位置对应的焊接窗口,通过所述焊接窗口将所述枕柱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枕柱加强座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墙与所述外墙板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内板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筋的数目为多个,且所述内板加强筋为长条状,所述内板加强筋间隔设置在所述内侧墙的长度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筋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悬部,所述悬部为弯折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钢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侧墙相对的表面上的外板加强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墙与所述外墙板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内板加强筋;
多个所述外板加强筋的每两个外板加强筋并列设置在所述侧墙钢结构高度方向上,且位置与所述内板加强筋的位置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保温运输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墙板的四周且与所述铁路保温运输车的车顶固定连接的上边框、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的下边框、与所述铁路保温运输车的端墙固定连接的左边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传峰高建华何远新刘凤伟金晓平张敏罗桂琼孙纯旭谢斌舒麟刘丹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